<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10日至12日,惠州巽寮湾+深圳中英街三日游,走进惠州巽寮湾看那片海,走进深圳中英街感受一街两制。</p><p class="ql-block"> 在惠州,有一个美丽的海滨小镇叫巽寮。相传乾隆年间,一群客家难民来到这荒僻之地,搭茅寮定居。后来茅寮失火烧毁,在重建新居时,村民用八卦中代表平安吉利的“巽”字,与意为小屋的“寮”字合起来得名巽寮,海湾亦以此称谓了。这座优雅的南方小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清澈的海水、美丽的沙滩和丰富的海洋活动,让巽寮湾成为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海滨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在巽寮湾看那片海,远处海天连成一线,海水清澈见底。海岸边停靠着一排排小游艇,静候出海观光的游客。这片美丽、水清沙细的乐土,不愧为粤东数百公里中海水最洁净的海湾之一。</p> <p class="ql-block"> 我们踏足沙滩,尽情享受阳光、海滩和海风,后搭乘游艇出海观景,享捕鱼虾之乐。游艇在海波中起伏跌宕,船边溅起晶莹的浪花,引起阵阵尖叫声。</p> <p class="ql-block"> 一座座小岛宛在海中央,在蓝色的海面点缀了点点翠绿,海中三个著名的小岛:第一站是美人鱼岛,美人鱼岛上没有美人鱼,只因岛上塑有一座美人鱼雕像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是海鸥岛,小岛不大且陡峭,据船老大说,每当海鸥在岛上出没之际,成千上万的海鸥在岛上盘旋,可惜我们没能看到这般壮观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是乌龟岛,岛上郁郁葱葱,整座岛就像一个潜水的乌龟。</p> <p class="ql-block"> 游览中我们与约莫40多岁的船老大聊家常,说起人民公社他一脸茫然;说起合作社,他感叹道:现在村里成立合作社搞旅游业,统筹安排出艇和分配,比以前干单干好多了,单干时船老大经常为抢客争吵不休,生意也做不好。</p> <p class="ql-block"> 回程依然是激动的,我们跟随船老大一起体验撒网、捕鱼虾作业的全过程。捕到的鱼虾是可以自己带到餐厅加工的,因我们捕到的鱼虾并不多,也就没有带。</p> <p class="ql-block"> 巽寮湾还有丰富多样的水上活动,如冲浪、帆板运动等。</p> <p class="ql-block">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巽寮湾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刹天后宫,蕴含着惠州的妈祖文化。天后宫入口前方的甬道中间地面上的四幅浮雕,画面精美,描述着妈祖得道成仙,保一方平安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恢弘大气,香火不绝,供奉的妈祖是沿海地带人民十分景仰的民间神祗,传说每逢有人海中遇险,妈祖便会显身救人。</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附近是一条巽寮湾最热闹的商业街,淡季期间店铺大多关张大吉,门可罗雀。</p> <p class="ql-block"> 巽寮湾16公里的原生态海岸线上奇石丛生,到处是浅海石林景观,磨子石公园就是浅海石林景观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在磨子石公园里,有一座天然巨石,两块巨石相叠而成,状若石磨,高4.37米,被称为“风涛推磨”,因奇、险、摇而被载入《中国地理之最》杂志。它是一块风动石,当大风袭来时,会随风摇摆,发出咿呀咿呀的声响,据说我国仅有60多块风动石。</p> <p class="ql-block"> 旁边还散落着各种各样形态奇特的石群,与沙滩融为一体,远远望去,仿佛是巨大的海龟、海狮、海象;沙滩上的蘑菇、灵芝;</p> <p class="ql-block"> 还有负重浮肿人脸石,均有鬼斧神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石化区高囱白烟如云袅袅。</p> <p class="ql-block"> 提起深圳沙头角的中英街,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生人都不会陌生,那里是被誉为“购物天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我一直想去看看,如今终于如愿以偿莅临参观。时至今日,出入中英街仍需办理中英街特定的通行证,一众导游带着一众游客到中英壹街等候办证。办好通行证便可持证过安检进入中英街。</p> <p class="ql-block"> 沿着中英街入口,跟随人流前行,中英街是一条长不过250米,宽约4米的狭窄小街。</p> <p class="ql-block"> 街心以“界碑”为界,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中国和港英政府各据一半,故名中英街。界碑的设立带来了“一街分治”;1997年7月1日,随着香港的回归,中英街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形成“一街两制”新格局。界碑既是外国列强瓜分中国历史的耻辱物证,也是香港回归祖国并实行“一国两制”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中英街两侧对开的商铺,香港一侧均为个体经营,店面多为单间,且低矮简陋;相比之下,深圳一侧的商店均为高大亮堂的骑楼建筑。</p> <p class="ql-block"> 古井乡情:这口古井具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居住在中英街两边居民的饮用水源,尽管当年古井划入中方一侧,但并不妨碍置身英界的乡民来挑水,直到现在中英街两边的人们还流传着“同走一条街,共饮一井水”的民谣,牵连着两边居民的乡情和亲情。</p> <p class="ql-block"> 古榕奇观:这棵百年古榕树根长在深圳一方,叶枝覆盖香港一方,构成奇妙的景观,喻为“根在祖国,叶覆香港”。</p> <p class="ql-block"> 边界警戒区:岗亭有军警值守,路口有“边界警戒区,严禁越界”的警示牌,这条小巷通往香港。</p> <p class="ql-block"> 街上有一道文化墙,以浮雕的形式描述着中英街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中英街连接深港两地,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街两制”的人文景观和“购物天堂”的美誉。如今内地经济繁荣,物质丰富,网上购物便捷、经济、实惠,我毫无购物欲望,仅仅为了重温中英街的历史,当作一个打卡的旅游景点,去体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街两制”的人文景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