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杭州萧山进化镇萧绍古道行,访千年佛教禅宗曹洞宗曹山寺。</p> <p class="ql-block">萧绍古道也称山阴古道或湖进古道,曾是春秋战国时期越王栖兵之地。自古以来就是进化人来往绍兴的必经之路,"山阴道上行,如在画中游"。古道沿途风景秀丽,水库,翠竹,凉亭,溪瀑,梅林,无一不令人心醉。萧绍古道在文献记载里有很多,但进化镇华家垫村现存的这一段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遗迹,有2600多米长,用石料砌筑,掩映在竹林里。在进化镇华家垫村东北的古道过曹山山顶附近,有一座佛教禅宗曹洞宗古寺曹山寺,始建于北宋乾德四年(996年),名弥陀院。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赐为报恩院。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 僧人启元募资重新修建。这座寺院南面有一组僧人墓碑,其中一块是曹山寺一代始祖净生和尚的,这位和尚属曹洞正宗第二十九世,曹洞正宗是佛教禅宗中的一大支派,由唐代高僧良价在江西省高安县洞山弘法,在江西省吉水县曹山开宗,由此而得名曹洞正宗。 曹山寺依山而建, 前底后高,前后三进。现在该寺长年有人守护。离开曹山寺再走一段山路,来到一个岔口,一边连着萧山,一边通向绍兴。</p> <p class="ql-block">杭州萧山进化镇大岩山爬山,访千年古刹大岩寺。</p> <p class="ql-block">萧山进化镇大岩山以奇岩怪石著称,据说此山是千万年前喷发过的一个火山群的中心地带。大岩寺始建于隋朝,又名冕旒寺,在进化镇海拔450米的大岩山上。 至唐朝时规模最大,由唐代名将“护国公”尉迟恭之子宝琳督造。现为明末清初遗存,由前廊山门、左右厢房和大雄宝殿组成的四合院式建筑。大殿坐北朝南,五开间,两侧厢房各3间。始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历经毁建。</p><p class="ql-block">相传杭州中天竺开山祖师宝掌法师也曾掌管大岩寺。20世纪50年代初,中天竺寺当家和尚多次专程到大岩寺祭祖。历史上大岩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千手观音殿三进大殿,供四大天王、释迎牟尼、千手观音和十八罗汉,有寺僧百十,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梵音缭绕,颇为兴盛。大雄宝殿正门原悬挂“护国古刹”五代古匾。左侧置清乾隆年间所铸铜钟,钟高1.5米,重1.5吨,上铸寺史和当时盛况。右侧有寺碑数方。在佛祖莲座下有1块上镌“本寺第二代开山国师宝掌之莲座”的木质牌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