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的《热辣滚烫》与文艺片《隐入尘烟》哪个更够味?

南风化雨入春泥

<p class="ql-block"> 如果把贾玲的《热辣滚烫》与文艺片《隐入尘烟》进行对比的话,本人觉得他们两者确有一定的联系,但后者所反映的内容却更加地深刻,在人性揭示方面,前者与后者不可相比。</p> <p class="ql-block">  《热辣滚烫》是由贾玲执导,该片改编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讲述了宅家多年的杜乐莹(贾玲饰)结识了拳击教练昊坤(雷佳音饰)后,克服接踵而至的考验开启滚烫人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最近一部文艺片《隐入尘烟》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影片讲述的是西北农村一对朴实的夫妇,马有铁和曹贵英的故事。他们的命运艰辛而凄苦,他们的感情平凡而细腻,他们相濡以沫,真心相守,相依为命。片中两位老实人,每说出的一句句方言,本人觉得都是永恒的至理。</p> <p class="ql-block">  马家一门有四子,有金、有银、有铜,有铁。马有铁在家排行老四,村里人都叫他马老四,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他还有个大名叫“马有铁”,在跟曹贵英结婚之前是个老光棍,但他为人勤恳、实在,有骨气,一直跟他三哥一块生活,因为穷,没啥大本事,他并不受三哥家待见。因为侄子快结婚了,于是他便自己搬出去住了,还托媒人给自己讲了门亲事,这才认识了女主曹贵英,两人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p> <p class="ql-block"> 马有铁是一位勤劳善良、能干睿智的农民。他在农业劳动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建造房屋,并且对待家庭成员温柔体贴。他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周围的生命抱有敬意,不会与他人发生冲突,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p> <p class="ql-block">  曹贵英是哥嫂家出了名的累赘,经常受哥嫂打骂,没人疼爱,长年住木棚,打小烙下病根,手脚残疾不利索,随时小便失禁不说,还丧失了生育能力,但她是个明白人,知道心疼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马有铁和曹贵英结婚后,原本命苦的两个人逐渐对生活有了盼头,原本寄人篱下,居无定所,婚后的马有铁心态发生了改变,要给妻子曹贵英一个温暖安定的家,燕子都有个窝,何况是夫妻二人呢,于是在两口子共同努力下,他们亲手盖起了自己的新房,为了过上好日子,马有铁借麦种种地,借鸡蛋孵小鸡,日子开始慢慢的红火起来。</p> <p class="ql-block">  马有铁和曹贵英都是苦命的人,没钱没势,都属于社会的底层。按马有铁婚前的心态来说,啥人有啥人的命数,麦子也有麦子的命数,还不是到了夏天被镰刀割掉了。麦子任风吹,任雀啄,任刀割,任驴磨,人活着不也是任命运的摆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种麦子的时候,马有铁突然想起了以前村里一个疯婆子说的话,念叨的是麦子的命运,但这时候曹贵英却反驳到,麦子是长在土里的,不会走,不会动,所以就只能任人摆布了,马有铁这时也恍然大悟,对啊,人可以动,人比麦子要强得多了,农民虽然离不开土地,但农民可以做许多事情改变自己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他们认为每个人的出生时间和家庭背景是老天爷安排好的,没有谁可以更改,马有铁和曹贵英都是农民家庭出生,这是客观的现实,是命运的定数,无从选择,但人的命运不是就完全注定了。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说:吾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人生不同的境遇是会随着心态的变化而逐渐发生改变的。</p> <p class="ql-block">  所以,人的命运不是不能改变的,从马有铁婚前和婚后心态的改变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人一旦有了盼头,就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人有自主意识,命由天定,运由心生,改变命运的动力就在每个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尽管马有铁拥有许多美德,但他的一生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顺利。他被视为一个被嘲笑的对象,因为他的身体残疾、妻子的情况以及他自己的生活状态。尽管外界对他进行了种种质疑和讽刺,马有铁依然保持了他的态度,无论是选择沉默还是淡然处之,他都继续着自己的生活。然而,生活中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挚爱之人离世的打击,马有铁的爱人曹贵英不幸去世,这让他心灰意冷,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在他为爱人安排好后事之后,马有铁选择了跟随她一同隐入尘烟,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来的喧嚣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  个人认为电影《隐入尘烟》内容反应过于深沉,虽然反映的人性问题很深刻性,但不适合年轻人品味。相对于贾玲执导的《热辣滚烫》更加朝气蓬勃,更便于引导青年人积极向上。</p> <p class="ql-block">作者声明:本文插图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容若有雷同,纯属巧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