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梅电影镜头拍摄小记

風雅之間

<p class="ql-block"> 趁天气阳光好,在贵阳市场街头试了英伦小镜刀梅 Dallmeyer 1 1/2 inch (38㎜) f4,镜头比拇指还要小,感觉色彩独到,无愧为电影镜头之ACDK,尤如ccd成像风格而胜之有多,蓝调迷人,其实是佳能小微单eosm1,原片仅裁小尺寸,不做任何修理。</p><p class="ql-block"> 会陆陆续续增加图片……</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关于刀梅,其创始人是JH Dollarmeyer,英国历史悠久的镜头制造商之一的Dallmeyer[Dallmayr是达隆(Daron)152㎜F5.6隐形眼镜]Inc.在1930年代战争之前生产。Dallon的镜筒由黄铜制成,非常耐用,而且重量很重。手里的这只刀梅38㎜f4镜头也是铜制,头小量足。</p> <p class="ql-block">  约翰·亨利·多美尔(John Henry Dallmeyer,1830-1883年)是一位德籍英国人,于1830年出生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Loxten,是地主的儿子(次子)。他从小就有科学才华,他于1951年来到英国伦敦,并在安德鲁·罗斯(Andrew Ross)于1830年成立的镜头和望远镜公司找到了工作。Ross认为Dallmeyer是出色的下属,但他对公司的待遇并不满意,并且由于缺乏英语和谦虚的性格,他被同事们称为“绅士”,这很可笑。最终,他无法适应该组织,而是将工作转给了法国和德国的咖啡进口商。但是,一年后,罗斯说服他带回达尔梅耶,并重新以技术顾问而非正式工人的身份重新加入了罗斯的公司。后来,罗斯深信不疑的达美尔嫁给了他的第二个女儿汉娜·罗斯(Hannah Ross)。罗斯于1859年去世时,他继承了三分之一的遗产和一家望远镜工厂,并于1860年创立了达美尔(Dallmeyer)(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并开始制造摄影镜头。他热衷于研究和改进镜片,于1862年开发了消色差三联镜,并于1866年开发了广角视网膜和快速直线型相机,在风景和人像镜片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俄罗斯政府授予他“圣斯塔尼斯劳斯勋章”,法国政府授予他“荣誉荣誉勋章”。达米尔在晚年致力于治疗疾病,公司由他的第二个儿子托马斯·鲁道夫斯·达米尔(Thomas Rudolphus Dallmeyer)接管。后来,在1883年,他在一次航行中死于新西兰沿海岸的一艘船上。</p> <p class="ql-block">刀梅镜头,总的来讲,有以下几个特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成像细腻,色彩真实中带几分忧郁;</p><p class="ql-block"> 二是散景带圈,独特而似童话世界泡泡,旋转的散景也是“刀梅”被追捧的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 三是那个工业时代创造,设计缺陷,镜片简单,反而更具独特写真效果。</p><p class="ql-block"> 四是国际、国内玩家的炒作,刀梅“超六(super six)”系列已是天价稀品。</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德国人制镜技术,还是从英国人那里学来的,开句玩笑的话,那英国人就像是猫,爬树的本领没有教给老虎(德国人),话虽夸张,出色德镜渊源值得追溯倒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手上还准备了焦段差不多的德俄日镜头几只,试了几张,对刀梅更着迷。因行走中随遇取景,拍摄在非正常情况下进行,若光线充足,手持相机基本保证速度使影像清晰。</p><p class="ql-block"> 对拍摄的影像,感觉明快、通透,色彩鲜艳,红黄蓝均饱和,尤其蓝色在物体中特别突出。</p><p class="ql-block"> 此镜头是上世纪1930年生产的,如果说缺点,估计它是8㎜的电影机上使用的,D接口,当然镜头后半部可旋扭下来,然后通过转接,可以在数码微单上使用,仅使用f5.6光圈就,画面中中心成像极清晰,四角稍弱,这当然是以现代镜头的设计去看差不多百年前的东西,另一角度说,恰恰是优点,独特的人物描写手法,可防止表现的千篇一律。</p> <p class="ql-block">纵观英国镜头,以刀梅、库克等为代表,在摄影和科技史上是有其地位的,只是后来德国和日本后来居上,才淡出人们的视野,摄影表现力,在上世纪40~50年代,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其实无论是英、法为代表的古典派,还包括瑞士、意大利、西德等,以前苏联、东德、捷克等为典型、以及日本,在镜头设计上各展其绝活,镜头真可谓百花齐放,星光灿烂。</p><p class="ql-block"> 今天见到的德国蔡司、徕卡、施耐德镜头,成像扎实,色彩蓝调;英国库克、刀梅镜头的内敛、焦外独特;法国爱展能、坚无敌、博雅、索姆等镜头的色彩斑斓、浪漫;瑞士科恩电影镜头的精致、古典;东德梅耶、蔡司耶那等的迷人、空灵;苏联Lomo等镜头的梦幻……</p><p class="ql-block"> 既然千人有千面,镜头也应该像一支笔,风格决定气质,不过应当追溯到上世纪30~60年代中去理解,用了才知道,照片是作品。</p> <p class="ql-block">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评价一只镜头的特点,当然有成像曲线、分辨率、畸变、色彩表现等指标,还有它的拍摄表现、色系倾向、主观感受、夜景弱光等等。</p><p class="ql-block"> 此刀梅镜头突出的印象是色彩通透,三原色明快,弱光迷人。</p> <p class="ql-block">夜暮降临,灯光下的刀梅会有什么特点?弱光下小物品,正常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都市灯光在虚化的背景下,有一种霓裳诗意般的玲珑,许多欧洲镜头,均有这种类似的焦外,熟悉的梅耶、爱展能、东蔡、库克等,刀梅当然当仁不让。</p> <p class="ql-block">焦外的风格,对一些人还是蛮有吸引力的,以现代镜头去衡量有些偏颇,仍是那句话:萝卜白菜了。</p> <p class="ql-block">树荫阴天加散射光,焦外圈圈前的花朵已经醒目。</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花朵,刚从白雪和冰凝中练就出来。</p> <p class="ql-block">放一个显微物镜作前景,目的其实还是观察刀梅镜头的背景表现效果。</p> <p class="ql-block">喜欢都市夜色,就象《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唱的那样:在这迷人的晚上……</p> <p class="ql-block">近处观察眼镜标签,虚化与鲜明共存。</p> <p class="ql-block">包裝盒上的线条与色块如是这般……</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层次,是镜头表达的一项重要指标,刀梅电影镜头的红色表现令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阴天下的红色依然十足</p> <p class="ql-block">高侧逆光下的路人层次分明,并没充光的雾化,一点都没有!</p> <p class="ql-block">市场中的各种色彩对比,可以慢慢地细品观察。</p> <p class="ql-block">有一个情况须加以说明,选择镜头,会因品牌效应而爱屋及乌,也就是说,刀梅的每一只镜头都是出色的吗?回答是未必!因为厂家在设计镜头时,受市场定位、受众范围、品牌竞争、时代特色、材料选择等等诸多因素制约。</p> <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并非每只刀梅镜头都适合于你,想想,哪一个相机、手机、镜头不是这样呢,有一点可以肯定,一分钱一分货,贵的物品自有它的优点,但是这话千万别绝对,说便宜就没好货,拍出好的、有个性的作品,受影响的条件那就太多了,摄影者尚需善于学习和借鉴,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思考不停,“战斗”不止。</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一娘生九子,九子不相同。当然,玩镜头的人,由于接受信息、推荐认知、价格选择、镜头机缘等影响,要遇到一只或几只令自己满意的玩品,还真是一门学问,反正我的感觉,在做诸多的“补课”以及交“智商税”,还有多年拍摄的习惯,目前选择这只英伦电影镜头,做玩项或者创作,至少目前个见,还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在拍摄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孩子自己偏爱”的情结,但是,当你见到别人与众不同的作品时,总会暗自琢磨,自己也能用手中的镜头拍出别人的效果吗?</p> <p class="ql-block">正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窃笑之中……),有想法,这样理解摄影就对了!学无止境,艺无止境,想法才是创作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镜头的测试,疏于没有实验室的专业设备,其实更多是拍摄的多只镜头比较与解读,在不做类似Ps的前提下,怎么样既有主观感受,又有相对较客观的标准呢?方法略讲一二——</p><p class="ql-block"> 一是同一场景、光线,相似焦段、品牌的拍摄做直接比较,无论相机、镜头、手机等的测试通用。</p><p class="ql-block"> 二是逆向比较,结果反推走程。一幅照片,这人拍出奇特效果、视觉独特,那么你用逆向思维去追踪它是如何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别人使用与你不同的器材反复拍摄出风格作品,那么他的东西就是你要借鉴的方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