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0日上午,在东胜区第一小学二部举行了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材培训,针对课标与课本,对五年级的数学老师进行一个专业的培训,福兴小学的几位老师,通过对每个单元中每一课的详细分析,紧抓课标理念,提醒注意事项等,让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图形与几何教学,教师教学时,不仅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与发现,更要重视学生从被动的听讲向一起动手、一起操作、共同参与的学习方式转变。多种形式的操作,能使他们的视觉、触觉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内化的功能,以丰富其空间观念。</p><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真实问题的解决,有效勾联数学学科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感受到数学学习价值的同时,也巩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了解到: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像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在计算中出现错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教材把长、正方体展开图与表面积概念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强几何直观。</p> <p class="ql-block"> 关于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学习,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图形的展开图,学生不亲自动手操作的话是根本想象不到的,所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展开图观察后,给予一些有意义的顺口溜总结,帮助学生验证想法,加深理解。</p> <p class="ql-block"> 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时,利用板书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整理,含金量特别高。</p> <p class="ql-block"> 分析完图形与几何内容后,继而分析了统计与概率中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的学习,所以教师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重难点。纵观上面“折线统计图”前的教材编排,不难看出,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编排,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画图、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在第二阶段,学生已经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能用合适的方式描述数据、分析与表达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能用条形统计图合理表示数据,说明数据的真实意义。学生已经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数量的多少,借助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比较不同类别事物的数量。</p> <p class="ql-block"> 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要贴近生活,从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数据的变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知道针对不同问题应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数据、绘制统计图。</p> <p class="ql-block"> 对于数与代数这部分的教学,以因数和倍数教学开始,福兴小学的老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整理了系统的单元知识点,让我们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p> <p class="ql-block">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拓展思路,同时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条理性和顺序性。</p> <p class="ql-block"> 本册关于分数的知识分为两个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知识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重中之重,本单元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力求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为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应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分化。 </p> <p class="ql-block"> 教材从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背景出发,帮助学生领会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概念。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数是用来表示量的,在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可以分割,但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分数正是为了比较精确地测量这类需要分割的量而引入的。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分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在整数集合里除法不是总能实施的矛盾。教材通过分蛋糕、分月饼等情境,抽象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悟:利用分数可以解决整数除法除不尽的矛盾。教材就是从分数的现实来源和数学内部来源两方面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的认识。这是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p><p class="ql-block"> 每次学习,每次都有收获,希望通过学习,可以让自己在教学中一步步突破,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铁路学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杨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