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

朱振涛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各地乡村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展现出繁荣发展的蓬勃气象。“村BA”“村超”等乡村文化体育活动火热开展,特色“村晚”颇受欢迎,非遗展演引游客驻足……绚丽绽放的乡村文化之花,扮靓村民文化生活空间,充实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但也应看到,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解答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激发文化活力,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p><p class="ql-block">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是基础。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广袤的乡村大地蕴藏着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从物质文化层面来看,乡村有着大量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以及自然风光、田园景观等;从非物质文化层面而言,乡村在民族文化、传统民俗、戏曲曲艺等方面,也有着十分丰富的特色资源。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能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各地要依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就能形成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p><p class="ql-block"> 从实践来看,无论是聚众力保护好文化资源,还是集众智推动传承创新,都需要不断扩充文化传承队伍。以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人是关键因素。各地要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实施文化和旅游创客行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支持文化和旅游从业者、相关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乡土人才等创新创业。注重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产业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领头作用,挖掘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p><p class="ql-block"> 针线流转,绣出“锦绣”生活;歌声嘹亮,咏唱浓厚乡情;戏曲悠扬,诠释价值观念……乡村文化蕴含着培养文明风尚、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培育更多乡村文化人才,强化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将被更好激活,乡亲们的日子将越过越有滋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