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4年2月10日06:35,开启甲辰新年自驾湘桂初行。</span></p> <p class="ql-block">今日行程727公里暨湖南岳阳临湘聂市古镇。</p> <p class="ql-block">聂市镇,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地处临湘市中北部,东抵羊楼司镇,南临五里牌街道,西与岳阳市云溪区文桥镇接壤,北与黄盖镇交界,行政区域面积259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截至2019年末,聂市镇户籍人口为58379人。</p><p class="ql-block">2019年1月,聂市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 <p class="ql-block"><b>历史文化</b></p><p class="ql-block"><b>地名由来</b></p><p class="ql-block">相传三国吴主孙权赴今黄盖湖巡视部将黄盖操练水军,附近官绅前往接驾,故称“接驾市”。后演变为“聂家市”,简称“聂市”。</p> <p class="ql-block">文字:网络</p><p class="ql-block"><b>《万里茶道之旅,岳阳聂市古镇》</b></p><p class="ql-block">聂市镇是黑茶的发源地之一,“茶马古道”和“中俄万里茶道”的南方起点。</p><p class="ql-block">聂市自唐宋以来即盛产茶叶,久负砖茶制作之盛名。明清时期,聂市本地人将茶房、茶庄租借给晋商,由当地人负责茶叶采摘、制作,而晋商负责茶叶销售。</p> <p class="ql-block">晋商将聂市茶就地加工成砖茶后,以鸡公车推至近在咫尺的聂市河边,装船,经黄盖湖入长江,运至汉口集中,溯汉水至樊城,经河南唐河、赊店(今南阳县社旗镇)。</p> <p class="ql-block">然后舍舟登陆,改用骡马驮运。从洛阳过黄河,经晋城、长治、太原、大同至张家口;或从晋北的玉右杀虎口入内蒙古的归化(今呼和浩特)。</p><p class="ql-block">再换作驼队在荒原沙漠中跋涉1000多公里,到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交易。</p><p class="ql-block">俄商们再将砖茶贩运至遥远的莫斯科、圣彼得堡乃至欧州多国。</p> <p class="ql-block">古镇因茶业而兴,外来文化不断汇入。(古镇存有西班牙风格的天主堂。)</p><p class="ql-block">各路茶商云集,依托长江便利的交通优势,边销茶得以源源不断从聂市河过黄盖湖入长江,运往北方。</p> <p class="ql-block">走进聂市老街,店铺鳞次栉比,可以想象昔日茶业的繁荣、商业的兴旺;茶船靠岸后,收帆落橹,晋商们上岸,顺便置办一些土货带去汉口。</p> <p class="ql-block">商号、店铺遵从着“前店后宅”的模式,具有江南徽派建筑的特征,杂糅着徽派的马头墙和晋商大院的风格,青砖碧檐,形式复杂,还挺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可惜抗战爆发,岳阳为中日拉锯战的最前线,战火纷飞,百业凋零,古镇从此由盛转衰;</p><p class="ql-block">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文旅业的发展能给这座文化多元、底蕴厚重的千年古镇带来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1638年,俄国使者瓦西里·斯塔里科夫奉命出使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以茶叶招待瓦西里一行,并拿出200包茶叶作为礼物,请瓦西里转交给沙皇,这是中国茶叶输入俄国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逐渐征服了俄国人,成为其生活必需品。</p> <p class="ql-block">当一种物资成为普通人的生活必需品后,它必将催生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链和繁荣的贸易网络。</p><p class="ql-block">以茶叶为载体,在中俄两国政府和商人的推动下,一条起于南中国产茶区,经陆路穿越蒙古高原最终到达俄国的茶叶贸易线——中俄万里茶路逐渐形成。</p><p class="ql-block">这是继15世纪丝绸之路彻底中断之后,亚欧大陆又兴起的一条国际贸易大动脉。</p> <p class="ql-block">聂市古镇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之一,聂市古街作为古镇的核心区域,早在明代中期的越州府之就有记载。</p><p class="ql-block">古镇因茶而心,涌入了许多外来文化。</p><p class="ql-block">因此,聂市古街的民居建筑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既有江南徽派建筑的特征,但又独具风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webkit-text-size-adjust: 100%;"><span class="ql-cursor"></span>《聂市古镇,茶香越千年》</b></p><p class="ql-block">每一座古镇都是一段历史,而每一段历史都有属于它的故事。在史迹众多的湖南,有一座“茶香四溢”的古镇——聂市古镇。</p> <p class="ql-block">聂市镇位于湖南省临湘市中北部,地处长安河(又称聂市河、源潭河)注入黄盖湖的入口处,东抵羊楼司镇,西接岳阳市云溪区,南与五里牌乡接壤,北与江南镇为邻。海拔高32米,全境属丘陵地貌,地形南高北低。境内山峦起伏,绿水潺浮,田园秀美,气候宜人。</p> <p class="ql-block">2019年1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中便有聂市古镇。</p><p class="ql-block">在古镇当中有一条凝聚了老聂市人智慧的聂市老街,它也是古镇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聂市老街南起鄢家桥,北至王爷庙,长约2公里。老街始建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但在明代中期已见诸的《岳州府志》中,可以知道是岳阳七个“古市”之一。清末民初,聂市茶产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集镇上有大小商铺200余家,街上常住人口5000余人,每逢茶叶开秤,茶农云集,茶商涌动,水泄不通,通宵达旦,灯火通明,使得这弹丸之地的古镇,一时繁华似锦,时人皆称“小汉口”。</p> <p class="ql-block">茶业的繁荣,商业的兴旺,直接带动了民居的修建、街道的铺设。“前店后宅”式的商号、店铺鳞次栉比,全为马头、金山高耸的封火墙,青砖碧檐,条石奠基,厅堂方砖铺地,居室木板镶就,使起流传有人从街上走过,“天晴不沾灰,下雨不沾泥”的响亮名号。</p> <p class="ql-block">作为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古镇因茶而兴,涌入了许多外来文化,因此聂市古街的民居建筑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体现了聂家市丰富的多元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据说,聂市古镇的建筑既有江南徽派建筑的特征,但又独具风韵。</p> <p class="ql-block">以现存的40多栋古建筑群来看,聂市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属于以多间并联而成的院落式民居。房屋双层、多进,第一层为人们经常活动场所,其功能则或作仓库、或作居室、或作游艺室,第二层一般是作仓库或女工活动地;每栋房屋之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天井;室内构建采取抬梁式或穿斗相结合的技术;视觉上简洁而流畅、紧凑而灵巧、密集而秀丽、集古雅、华丽、精巧于一身,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如今,时过境迁,镇上大大小小的茶铺也消失了不少,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在时光的流逝中只剩下“残垣断壁”。但也因此为留下来的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镇上依然有对茶道的坚守,比如永巨茶业。2018年,上海伟仁投资(集团)投资千万,对永巨茶业实行控股,为这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永巨”老字号又注入了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2021年,守白艺术与永巨茶业合作,艺术家李守白倾力打造大型浮雕作品《城市画卷·旭日东升》,将上海和湖南的情谊通过长江之水紧紧联系,以独特的视觉感染力,通过浓淡相间,虚实相生的形式,向世界发声,让世界读懂中国文化!</p><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守白艺术</p> <p class="ql-block">于2024年2月10日湖南岳阳聂市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