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故事>随聊一下〈家〉

会人

<p class="ql-block">文字:本人</p><p class="ql-block">图片:除自拍俺们几姊妹最近的合影,其它采自网络,鸣谢!</p><p class="ql-block">翻唱:本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已是大年初十,好多人已结束假期上班了,若按传统说法要过完十五吃了元宵才算把年过完,值此千家万户还沉浸在年味中,俺来聊聊<家>凑个热闹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据介绍家字可了得,俺天朝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这字,不过还是象形阶段,据文字学家介绍,家字上面是指住人的房屋,包括窑洞,下面有指驯养的猪,或指用来祭祀的野猪,不管家的野的,反正是猪,这一点毫无异议,说明最早的房子即家是用来祭祀祖先、家族议事,圈养家畜之所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看来人类集中开会的历史相当久远哈,直至现在的联合国大厦、各国议会大楼、天朝大会堂、俺家的迷你客厅,敢情都是用来开大小会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只不过眼下各家客厅除了`开会',平时是用来看`电视'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简而言之这家,说白了就是指住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倘若形而上去看这个字,或指心理的归宿地,或指温暖的岸,或是漂泊的船,一句话,家的确是个温馨可人之处,是供人们遮风挡雨的,因为在这儿,有俺们最亲最爱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古诗中含有家的诗句多得很,而最为耳熟能详的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莫属,正是杜老师当年在&lt;春望&gt;一诗中的千古名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敢情那时候通讯落后,全靠驿站传书,前方战火中生死难料的亲人,一旦获取家信,那可真是不容易,薄薄的一封信纸,因乘载着亲人的信息而千金难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俺知了青的那些年,下放村落地处省内,来往信件也得好多天,那些去往边疆的插友收寄信,想必更为不易,加上某些难以预料的客观原因,与家里通信,去来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是常事,加上在单调乏味苦逼的山乡,尤其是刚下去那两年特想家,一旦收到家里来信,甚或母亲还偶尔汇点钱、寄点食品,知道俺抽烟,虽说家里母亲也抽烟,得按烟票计划供应,甚至还将她省下的寄几包过来,打开包裹看见这`希缺'之物,以及信上母亲的絮叨叮嘱,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辣种幸福感无以言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就是家给俺这颗漂泊在外的游子,曾带来过的,无以替代的,唯一的温暖和慰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现如今多好,资讯发达,千里眼、顺风耳早已不是神话,要想与远方的家人友人通个信,发个邮,不仅听其音还可见其面,分分钟玩似的,反倒没了`抵万金'的感受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当然毕竟时代不同了,老的旧的落后的,终将会被新的好的现代的东东所取代,挺正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不过有些情感也应与时俱进,有所改变,来适应这不断变化着的世界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据说丑帝这个国家的家庭,眼下单亲家庭,私生子缺少完整爱的家庭,甚至无家可归的,残缺的家庭日益增多,相比较俺天朝家庭的稳固率,尽管婚姻法建全以后,离婚的较多,但旋即重组的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包括俺们这辈在内的传统式家庭,其几率还是相当高的,难怪有老外特羡慕俺天朝国泰民安,家庭合谐稳定,满满的人情味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就拿俺们两家来说,尽管各有各的事与业,但並不影响相互间的亲情互动,或微信或电话问个好,逢年过节,各小家汇拢来一次`全聚得',也是极普遍的现象,只是近几年因疫而减少甚至暂停了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人们十分熟悉的名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就出自托尔斯泰老师之笔下,古往今来的现状也的确是酱紫,总体上家庭的绝大多数,看上去都是幸福的美滿的,而少数的家庭因了各种主客观原因,或贫、或困、或病、或亡导致不同的伤心事,在家庭中上演,换句俗话说就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落实到家庭中的每个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谁都难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wg开始不久,父亲就因莫须有的罪名遭受精神上的无情打击,而厌世离去,无妄之灾倾刻将俺们的家打入黑洞,顿时陷入极度的悲哀与困境之中,多亏母亲以一己绵薄柔弱之力,挽家庭大厦于既倒,带领劫后余生的全家逃出生天,让俺们家,这一普通的社会细胞之一免于凋亡。足见母爱的力量何其伟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隔壁街坊有家两口子,男的不务正业,成天与三两社会闲杂人打晃晃,酒后便拿老婆孩子出气,闹得家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甚至他老兄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唆使才几岁的么儿子,到某处墙上贴`反标',那年头这挡子事时有所闻,你刷打倒谁都不碍事,他可好,偏偏教其子去贴打倒g什么的标语!这不是找s吗,还好大概这家伙关进去,态度不错,加上非M蒋特嫌,也无其它正字背景,就一个无业人员,关了些时就给放了,在那极左年头,他老兄简直就是捡了条命,女方原本就在家暴之下忍无可忍,他一进局子,这边便理所当然与之打了脱离,两儿两女四个孩子,法院判决女随母,男随父,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就此解了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就是在俺家中发生的不幸之中的大幸,及同时期在身边发生的这件不幸事,窃以为当可作托老师名言的,很有典型性的注脚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可见得一个社会肌体与一个人一样,需有许多健全的细胞,否则就会出问题,换句话说一个国家若有了更多的,如俺与周围这样的幸福小家,这个大家庭不合谐都难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背景音乐:我想有个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