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区戴村镇骆家舍村,萧山第一高峰船坞山爬山。

CMU难得糊涂

<p class="ql-block">2023年五一假期杭州人太多了,选了个小众爬山景区:杭州萧山戴村骆家舍村,爬萧山区第一高峰船坞山,观女娲补天石。 走了8.6公里,其中在山谷公路上走了大约6公里,真正爬山走山路大概来回走了不到3公里。 公路可达千年唐代古寺白云庵,海拔460米左右。 从白云庵上山,一公里多点儿山路,升高不到300米就登顶到船坞山顶女娲补天石。 全程非常容易走,今天是来探路的,挑了最容易走的路线。 本打算走個小环线,在骆家舍村附近下山。 但在女娲石遇到位独行美女,应该是位老驴,走的飞快。她说山谷两边都被铁网封起来了,有可能下山后走不出去。要想不走回头路,只能走大环,大环路程长,以我的爬山速度夠呛能在天黑前赶到山下。 只好临时改变计划,原路返回。 返回时仔细看了,几公里长的山谷两边的房屋和路确实都封了,整个骆家舍村的人都搬迁了,听说是防地质灾害泥石流。公交车也不进来了,终点站移到山谷外的亿年火山景点。骆家舍村还是有点历史文化传承的,可惜现属于地质灾害区,因泥石流风险。 全村已搬迁了,剩下个空城。 网上查了一下骆家舍村,2021年前的介绍还真不错,真可惜。 骆家舍村地处萧山区西南部,戴村镇的西南角,位于海拔700多米的船坞山脚下。村庄坐落在山间狭长低谷处,绵延几千米,农宅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景致。村四周群山环绕,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全村面积有5.34平方公里,其中山林6841亩,茶园400亩,果园300于亩,围垦土地400亩。村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历史悠久。 有始建于唐代的白云庵,因年代久远,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 白云庵香火旺盛,尤其是每年的六月十八,很多香客都会慕名而来,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骆家舍村也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讨武则天兵败后的避难隐居之所。 骆家舍村的名字据说就源于骆宾王。 史载骆宾王七岁时就能作诗, 最初为道王府属官,乾封二年(公元667年),骆宾王因对策入选,被授予奉礼郎不久担任东台详正学士,坐事免官,后从军西域,回京后历任武功主簿、明堂主簿、长安主簿,不久又擢升为侍御史。因武则天当政,骆宾王多次上书讽刺,因此获罪,最终被贬为临海县丞。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 跟随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 并撰写了千古名檄《讨武曌檄》。 据说当武则天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不禁感叹,如此大才,当重用之。 武则天登基后还时常于大殿上高声朗诵这篇骂自己的檄文, 也曾派人去寻找骆宾王的下落, 想请他做官治世, 只是都无终而果。徐敬业败亡后, 骆宾王不知所踪,唐中宗继位后,下诏求骆宾王的文章,被人整理成文集十卷传世。 北宋官员计有功评价骆宾王, 写文喜欢使用数对, 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人号为“算博士”。 南宋诗人魏庆之评价骆宾王为诗, 格高致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 现在看来骆宾王当年是逃到杭州萧山骆家舍村了。 骆家舍村内有萧山区海拔最高峰船坞山744米。 2014年,村民就地取材, 在船坞山上设立地理标志“船坞山”石碑。村内还有老鹰石, 这块天然形成形似一只老鹰, 像一只老鹰在空中翱翔累了后在那里休息。另外还有桃花洞、蟒蛇潭瀑布等等,数不胜数。目前骆家舍村连绵的群山已经成为了很多登山爱好者必须问鼎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