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年夜饭

巢松良(阳光归巢)

<p class="ql-block">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顿年夜饭。平常百姓吃的是普通的年夜饭,简单、热络;富贵人家吃的是奢侈的年夜饭,豪华、铺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年夜饭是全家的团圆饭,热闹、开心!</p><p class="ql-block"> 书上说,我国最早的年夜饭是从年终祭祀仪式开始的,这一点可以从我父母多年前的做法中得到证实。</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家的祭祀是从大年三十下午三点左右开始的,父母先在客堂间摆开八仙桌,插上香烛,端上几样荤素菜肴,然后在桌子的左右两边各放四个酒盅、四双筷子,父亲在每个盅内倒上小半盅自酿的米酒。一切准备妥当后,母亲就去屋角的铁锅内点燃一堆纸钱,嘴里念念有词,虔诚邀请历代祖宗进屋享用年夜饭,农村称为“请太太”。</p> <p class="ql-block">  随后,母亲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塞着棉絮的垫子放在桌子前,让我们兄弟姐妹六人依次向祖宗太太们叩头拜揖,最后才轮到父母自己叩拜。</p><p class="ql-block"> 请太太时,屋里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吵闹,以免打扰到祖宗太太们用餐兴致。每隔一段时间,父亲就往酒盅里添加酒水,劝祖宗太太们多吃菜、多喝酒,来年保佑全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病无灾、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祖宗太太们酒足饭饱,祭祀仪式结束,母亲再次在铁锅内加上纸钱点燃,父亲赶紧去门外放鞭炮。在袅袅青烟中,祖宗太太们各自带上纸钱,一家人到门口恭送他们各回各家。</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属于我们的年夜饭才正式开始。父亲撤去祖宗们用过的酒盅筷子和菜肴,重新换上碗筷,母亲则忙着去厨房炒菜。</p> <p class="ql-block">   年夜饭上桌的每道菜都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母亲每端上一道菜父亲都要唱上一句,这叫“讨口彩(讲吉利话)”。鸡肉上桌了,父亲唱道:“一年之鸡(计)在于春,来年定是好年成”;肉丝炒年糕来了,父说:“全家收入一年更比一年高,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红烧鱼端上时,父亲说:“年年有鱼(余)不缺粮,缸里有米心不慌”。</p><p class="ql-block"> 接下去是大葱炒肉片,父亲说“出入平安无葱(冲)碰,左邻右舍互相帮”、大蒜炒肉丝父亲说“生产队里分红多,扳着手指蒜(算)得出”、茨菇烧肉父亲说“大事小事不用慌,凡事件件有抵装(有准备)”、毛烧芋艿父亲说“来年收入毛两千,一年四季都有钱”、对着汤圆父亲说“团团圆圆一家亲,弟兄齐心门前泥土变黄金”、蜜枣八宝饭父亲说“开开心心迎新年,来年生活比密甜”。</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厨房“唰啦唰啦 ”炒菜,父亲开开心心“讨口彩”,我们兄弟姐妹则放开肚皮吃。等到母亲上齐了菜,我们几个孩子都已经吃得肚皮滚滚圆,于是几双小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了还在喝酒的老父亲。</p><p class="ql-block"> 微醺的父亲自然是心知肚明“有抵装”,只见他用手抺了抺油落落的嘴,慢悠悠地地从衣袋里摸出早已准备好的小红包“压岁钱”说:“人人有份,别嫌多少。”</p><p class="ql-block">  拿了压岁钱的兄弟姐妹们急不可待地去一旁拆开看多少。哥哥姐姐在生产队里争工分,每人得两元。我还在读初中,节假日也会帮着家里割羊草,我的压岁钱是一元。两个弟弟未成年,每人各得5毛钱。 </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机,自然也就没有央视和春晚,吃好年夜饭的各家孩子们都拿了压岁钱,高高兴兴地去生产队里的晒谷场上玩游戏,看天上星星,听远近鞭炮。 </p><p class="ql-block"> 大桥文化学会 巢松良 </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4年2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