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徐总说在和平收费站下高速,可以去和平古镇逛逛,我们准备出发哦</p> <p class="ql-block">和平古镇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地处闽西北,面积192平方公里,建置始于唐朝,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国家级的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还打着张三丰故里的牌子哟</p> <p class="ql-block">和平是块宝地</p> <p class="ql-block">和平,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和平亦称“禾坪”,宋以后也称“旧市街”。明为三十三都,清乾隆设“禾坪分县”置“县丞署”、“把署”,委武官,驻兵防守。</p> <p class="ql-block">南门谯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平古镇本有四门,至今依然保留东、南、北三门,其中位于南门的谯楼相当雄伟。门前还有一棵百年古树,与巍峨的门楼共同守护着这座千年古镇。</p><p class="ql-block">和平古镇北面有一座武阳峰,武阳峰上一条“骝狮岭”,岭上一条山高路险、崎岖难行的古隘道直通江西,被称为“愁思岭”。唐至明清时期,中原人士多经此隘道进入福建,而和平古镇的这座南门又是必经之处,因而古镇成为商贾和文人聚集的地方,带来中原文化在八闽大地繁衍生息,故有“福建八府,殊山起祖”之说。宋至民国时期,江西德兴二十都盛产的竹制纸、笋干等大多由此南门进入和平,再由和平越过“愁思岭”隘道抵达黎川,由黎川走水路船运至南、北方各大城市和港口。数百年的商业轨迹,由此延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平境内的“愁思岭”古隘道是古代入画的三条通道之一,是福建连接中原文化的纽带,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平成为交通枢纽、兵家要地和商贸集镇。明万历十六年(1585年),和平建城堡。高墙环城,城内以石板卵石铺面的街巷交错,近300幢独具风格的民居建筑鳞次比,被专家称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p> <p class="ql-block">因为今天遇到下雨,我们就钻到小店里吃一些当地美食,包糍和鸭血汤</p> <p class="ql-block">恰逢小年,店家穿着喜气服装,不停的在做包糍,就是有点我们清明粿的形状,里面有肉和笋等食材,酸笋有一股怪味,我们吃不习惯</p> <p class="ql-block">小镇文脉深厚,人才辈出,杨时等著名学者曾到此讲学传道,自宋至清进士百余名,仅两宋间上官家族就有进士7名且有一名“榜眼”故和平号称"进士之乡”。仕至尚书、侍郎、侍制、中大夫者代不乏人,不胜枚举。</p> <p class="ql-block">小镇上有一家十里八乡有名的豆神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亲自做豆腐,现做现吃,我们干脆饱饱眼福,满足一下口服</p> <p class="ql-block">豆腐花装入模子</p> <p class="ql-block">压水</p> <p class="ql-block">成型</p> <p class="ql-block">下油锅</p> <p class="ql-block">两面金黄</p> <p class="ql-block">下午14:00左右我们又去了小布镇,小布是小布尔什维克的简称</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查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红色教育非常有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