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腾冲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属云贵高原滇西峡谷区,是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侨乡、文献之邦和翡翠集散地。境内旅游景区众多,如和顺古镇、北海湿地、银杏村、热海风景区等。</p><p class="ql-block">腾冲距缅甸密支那200千米,距印度雷多602千米,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通往南亚的边境商贸重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对腾冲早有向往,一直没有机会来看看。这次和朋友们过来,大家都非常高兴。秀林大哥出发前还做了一条横幅,在我们到达的时候拿出,十双手一起拉起来,“相约腾冲 我们来了” 哈哈,多有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腾冲虽地处偏远,但腾冲人素来崇尚文化学识,素以“知书达理”为荣,文化渊源极深并且泽被极广,可谓是书香氤氲、人才辈出之地。仅明清两朝,就考中进士5人、举人62人、秀才421人。</p><p class="ql-block">举世闻名的和顺图书馆藏书更丰,因它,腾冲也被称为“文献之邦”。和顺图书馆是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藏书万余册,其中有许多珍贵古籍。馆内还有胡适,廖承志,李石曾等文化名人大家的题词。现今也有订阅各大报刊供人阅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近代,当地文学素养仍不逊色,</span>稻田垅中还走出了一位锄笔交耕的“农民作家”段培东。</p><p class="ql-block">段培东,1935年6月10日出生于云南腾冲,2016年7月31日去世,享年81岁。虽小学五年级学历,却通过多年实地走访、调查研究、不懈创作,著有《剑扫风烟》《松山大战》《怒水洪波》等纪实作品、杂文集《话里话外说抗战》等著作,并在报纸开设有“油灯夜话”等专栏。其作品饱含着昂扬斗志和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他早年生活清贫,曾于家中后山凿土洞为书房,潜心写作,其著作大多于其中完成,直至去世,都在兼顾农作与写作,是名副其实的农民作家。</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大门,牌匾上蓝底白字的题字出自和顺最后一位举人 张砺 之手。</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二门,门上的“和顺图书馆”由著名国学大师 胡适 先生题写。</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西南4公里,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的生态文化村之一。</p><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p><p class="ql-block">古镇的牌坊,宗祠,亭阁水榭,民居小巷,家风文化长廊,无不体现着古镇的民俗文化,而马帮博物馆,图书馆,滇缅抗战纪念馆,艾思奇故居又展示着古镇近代的风采。古镇的自然风景也是绝美,湖光山色,荷塘绿柳,秀丽多姿,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古丝绸之路的连接重地,游子们衣锦还乡后,一代又一代的在和顺修建宅院、宗祠,徽派青砖白瓦的神韵和西方建筑的元素相互交融,造就了繁荣贸易中心独特的建筑美学。</p> <p class="ql-block">最有名气的就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寸氏宗祠 了,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后来历经扩建,宗祠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门头融进了西方罗马式拱门和南亚风格,门前的两根高大标杆是中国传统风格。(此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寸 做姓氏时读作cuàn,来源于爨cuàn姓,现行较罕见的姓氏。(我想起在咱们北京的门头沟山里的著名景点——爨底下)</p><p class="ql-block">寸家是做过大马帮的,在腾冲八大家族中居首要位置。</p> <p class="ql-block">古街古巷的老房子,记录着茶马古道沧桑印记的石板路,建造它们的每一块砖石,仿佛都记载着古镇的悠悠岁月。它们见证了古镇的兴衰变迁,承载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记忆和文化传统。古镇因为拥有这样的石板路而显得更加古朴和珍贵。现今的人们仍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鲜活的古镇”。</p><p class="ql-block">白天,路边翠绿的竹林,形成天然的遮阳伞。</p><p class="ql-block">入夜,街畔点亮的红灯笼,增添了古镇的喜庆和热情。</p> <p class="ql-block">大水车是和顺古镇的标志性景物之一,与身后的大榕树,街上的青瓦古墙,石板路共同组成了古镇的特色美景,水车似乎留住了时光,使这一方天空宁静安详。</p> <p class="ql-block">古朴素静的和顺古镇,乌瓦白墙,绿树掩映,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当你在湖边伫立,可以看到镜子般的湖面上清晰的倒影,与地上的真实景物紧密相连,当水波微漾时,构成了一幅动静相依的美妙画面。</p> <p class="ql-block">野鸭湖三面环山,一堤为廊,湖水清澈透亮,宛若一面镜子反射着蓝天白云,站在野鸭湖畔,可以感受到古镇的宁静平和以及周围环境的秀丽多姿。野鸭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了古镇一道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龙潭:榕树和水车旁便是和顺 龙潭。传说古时和顺有龙为患,和顺先民修潭敬龙,因此风调雨顺。龙潭由地下涌泉形成,水面碧波荡漾,潭水澄澈,游鱼可见,周围有精美石栏,潭后的元龙阁背靠青山,潭畔古木参天。</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p><p class="ql-block">民国七年(1918年),艾思奇故居建立,当时是艾思奇之父李曰垓(曾做过爱国将领蔡锷先生的幕僚)任云南民政、司法两司司长及矿物督办时所建的新居。1980年2月,腾冲县人民政府正式接受艾思奇夫人王丹—的捐赠,成为艾思奇故居。1984年10月,艾思奇故居正式对外开馆,展出艾思奇的生平事迹。</p><p class="ql-block">艾思奇(1910年3月—1966年3月),蒙古族,原名李生萱,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共产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他青年时代所写的《大众哲学》和《哲学与生活》两部著作,曾引导了无数青年走上革命道路。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奉调延安,先后担任中央文委秘书长、《解放日报》总编辑、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解放后,历任中央党校哲学研究室主任、副校长。著有《大众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与生活》等哲学著作,发表哲学文章360余篇。</p> <p class="ql-block">走进故居大门,西楼和厅楼上陈列着展示艾思奇生平事迹的图片和相关文字。</p> <p class="ql-block">洗衣亭是走夷方的人为了让留在家中的女人洗衣时不被风吹日晒而建造的,像男人的臂膀一样,让她们感到温暖和依靠。</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街边小店,我们在这家用餐,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和菜品,虽然都是普通小菜,味道却不错,大家用餐很愉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晴空万里,暖意融融,</span>我们在镇上的沿河小街穿过家风文化长廊随意漫步,看到喜欢的首饰或小物件就买一两件,或者吃点小点心和水果饮料,真是惬意。看到河边这棵大树,像一条长椅,姐妹们就坐在上面拍张照,欢愉的心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先生和我说,能找机会在和顺古镇生活一段时间就好了。可以在百年菜街选购新鲜的果蔬,也可以去品尝当地各色美味。想必在和顺古镇旅居养老,是一件幸福的事儿。这里温暖的气候、古朴的建筑、宁静的夜晚,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都使人感到舒适倾心。</p> <p class="ql-block">云南腾冲北海湿地,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腾冲县城东北部,面积1628.94公顷。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火山堰塞湖湿地,由北海和青海两个湖泊组成。</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的是北海,蓝蓝的海面,绿色和黄色的草甸,色彩分明,秾丽壮观。</p><p class="ql-block">湿地号称“地球之肾”,专家说人类饮水100%来自湿地。北海湿地有大片漂浮于水面的陆地;看着是陆地,但游客是不可以下去的,只能在观光步道上行走。北海湿地生态良好植物繁多,远远望去犹如五彩缤纷的巨型花毯。植物多的地方空气总是特别好,吸一口试试,含氧量绝对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海为天然的常年性沼泽湿地,水面覆盖着巨大的草排,最厚可达2米,为全国罕见,而“浮毯”沼泽的形成,是由于火山喷发漂浮在湖面的火山灰,以其丰富的有机物质形成的基质,非常适合草本沼泽植物的生长,其发达的根系和丰富的腐殖基质,共同构成了多种草本植物生存的“浮岛”,形成“浮毯”型沼泽草甸。</p> <p class="ql-block">这片神奇湿地,青山做屏障,湖水环抱着草原,草原相拥着湖水。青山、绿水、草原,绘就了一幅天然图画,金黄色的“草毯”带着一股“温柔”的美感,是原生态的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北海火山堰塞湖和青海火口湖为核心的高原湖泊、湖滨“浮毯”型沼泽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雕、黑鹳、黑颈长尾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雕鸮、红瘰疣螈、穿山甲等15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夕阳余晖,仿佛是天空最美的签名,落日的余温洒满大地湖泊,渲染着无数生命的美丽。那一刻,岁月静好,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漫步北海湿地公园,听柔情风声,看芦苇和着微风在夕阳下摇曳生姿。</p> <p class="ql-block">银杏村,位于腾冲市固东镇,因村子周围种有3000余棵银杏古树,形成1万余亩的银杏林景观,所以称为银杏村。每年的初冬,这里的银杏树叶开始慢慢变黄,使整个古村沉醉在一片金黄中,有一种满村尽带黄金甲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但今年我们来的似乎不是最理想的观景时节哦,看看,好多叶子都落啦。</p> <p class="ql-block">虽然我们有点晚了,叶子落了不少,但也没影响我们的心情,租了两辆电动游览车,嘻嘻哈哈的开着,在村里游逛,捕捉拍照的景色,时不时的还会发生点儿“险情”,让大家笑的肚子疼,一路的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古村、农家小院、银杏树,游客交织在一起,让你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这家小院的银杏树,一片片黄叶随着秋风簌簌飘落,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毯”。</p> <p class="ql-block">好多银杏树的叶子都落了,但不知为什么,这棵树的叶子还没有黄呢,可惜我们也是等不到它变黄了,就和这些半綠半黄的叶子拍照留念吧。</p> <p class="ql-block">腾冲还是中国著名的地热风景区,全区发现有64个地热活动区,温泉群达80余处,最高水温达96.3℃。其中热力最猛、外部显示也最为奇妙的便是在城西的腾冲热海。这里青山环抱,一水喧腾,它是中国第二大热田。</p> <p class="ql-block">温泉群的水温达90℃以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热泉在呼呼喷涌。世界上有温泉的地方很多,但像腾冲热海这样面积之广、泉眼之多,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是最富创造力的,它也在绵雨不断的湿地腾冲,洒下了无可计数的地热奇观:碧汤撩人的温泉,倾吐热忱的沸泉,喷云吐雾的喷气泉……形形色色,不胜枚举。人们利用热气、热泉建池沐浴,成立疗养所,浴后通体爽快,疲劳尽消。</p> <p class="ql-block">这些温泉、汽泉,按化学成分来分,又可分为:第一种硫磺泉,含有硫化物,对皮肤病有治疗作用。而硫磺泉区,热气腾腾,到处是嘶嘶的响声,周边地表砂石裸露,寸草不生。一股浓浓的硫磺味迎面扑来。路旁随处可见黄晶晶的硫磺。</p><p class="ql-block">第二种是碳酸氢钠盐泉,也就是所谓的美肤泉,对皮肤有乳化清洁的作用,而且适合夏天泡。</p><p class="ql-block">第三种是氢氟泉,可调节人体内分泌,比如怀胎井。</p><p class="ql-block">第四种是氯化钠泉,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珍珠泉,因泉中升起的凝结型气泡在水中和水面形成串珠状徐徐升起,在水面如珍珠般轻滚动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在热海风景区有很多的景点,因为徒步较远,要上下台阶,考虑到大家的体力,我们没有到达。虽有遗憾,但对热泉的主要景色已了然。对于大自然的神奇和壮观我们只有赞叹,这一切,无不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令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