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路运动”到辛亥首义

高野海青

<p class="ql-block">文/二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绝大部分国人学过的历史都是这么说的: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是击垮满清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实际上,辛亥-革-命只是“果”,它不是“因”,实事求是的说,在武昌起义几个月前发生在四川的“保路运动”,才是那根最后的稻草,而这根导致满清帝国崩溃的稻草,却是由一场啼笑皆非的股灾引发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川一直都是一个很有味道的地方,不仅仅是只有袍哥和美女,在历史研究里有这么一句老话:“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四川盆地由于在地理上的天然隔绝,它让四川人有一些别样的气质,在这里发生的事也总是出乎意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想富先修路”这种口号在满清末年的时候,就已经喊得震天响了。铁路开发带来的巨大收益,让曾经瞧不起洋人的奇技淫巧的满清也转变了认识,决心花大力气来修路。但要命的是,满清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经历了甲午的战败和“庚子拳乱”的赔款之后,一屁股烂账的满清朝廷在财政上真的揭不开锅了,对于修路这种不仅需要巨额投资,还需要技术和人才的事情是有心无力。而洋人也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在这个时候就抛来了借款借人修路的绣球。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是求之不得的招商引资的良机,以一部分的路权利益为交换,引进洋人的资金和技术,这无论对于满清朝廷还是对于普通的民众,其实都是好事儿。但是在八国联军之后,风起云涌的民族主义思潮下,跟洋人合作,不管你怎么合作,都成了一个政-治-不正确的大问题,满清只有把眼光投向内部集资,铁路商办的做法也就出台了。所谓的铁路商办,其实就是民间集资,而事实证明,盲目自信的“自力-更生”,很多时候会成为凄凉的笑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英国人在1876年修建的,从上海的闸北到吴淞口的吴淞铁路,这段只有14.5公里的铁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开通不到一年就被强拆了。原因说起来很搞笑,满清担心洋人利用铁路来深入内地,很难掌控。而民间则担心这条铁路穿过了田地和墓地,破坏了风水,同时,铁路巨大的运力可能让沿途的那些舟车挑夫通通失业,结果部分的底层民众就在满清官-员的挑动下,利用一些交通事故阻止火车运行。没有办法运营下去的英国人最后就只能以28.5万两银子的价格把这条铁路卖给了满清,结果满清把这条铁路直接给拆掉了,把铁轨直接都扔进了海里。二十多年后,满清又耗巨资在原路的基础上,修建了淞沪铁路,你看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真正建成投入营运的铁路,比如京汉、沪宁、汴洛铁路等等,都是外资办成的,大部分交给自己人办的受限于内部利益的纠葛,行政效率的低下,以及技术的匮乏,“自-力-更生”的商办铁路几乎都没有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种“拒外债、费成约、收路自办”的风潮下,当时广东成立了潮汕铁路公司,集资1400万两白银,湖南成立了全省铁路总公司,集资500万两,四川也成立了川汉铁路公司,集资1400万两,但是十几年过去了,别说建成,连开工的影子都没有。而成都到汉口的川汉铁路,又是其中最悲催的项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川人集资修铁路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广东湖南这些地方,由于本身经济的底子比较好,集资主要是面向有钱的士绅阶层,和老百姓关系不大。四川修路的条件非常恶劣,但是它的经济又非常糟糕,只有把巨大的资金缺口瞄向了加税,就采用了田租入股的方式,强制性的征收三年农业收成的3%入股铁路,等铁路建成之后,以股权作为交换。四川在1903年就成立了相当于国资公司的“川汉铁路公司”,前后募款1400万两,这其中有八成是田租入股,只有两成来自大户募款。整整七年过去了,到1911年,这个公司已经花了700万两白银,结果成绩只不过是从宜昌到万县修了一段15公里的铁路,弄得大名鼎鼎的总设计师詹天佑气的都要辞职。更要命的是,这款项之中有300两白银,被一个叫做施典章的经理,挪到上海去炒股,亏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你没有听错,中国并不是今天才有股市,一百年前的满清已经有股市了。清朝的股市出现,甚至是在银行出现之前,早在1860年,洋行的股票就已经在上海问世了。1869年,上海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买卖洋行股票的商号,当时叫做“钱客总会”。所谓的钱客其实就是股票经纪人,收取佣金促成交易。之后,在洋务运动的驱动下,第一支华商股票——轮船招商局的股票在1872年底开始交易。接下来,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等企业也相继发行了股票。为了方便交易,在1891年的时候,外商在上海就成立了“上海股份公所”,专门用来交易股票。1905年的时候,这个公所定名为“上海众业公所”,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所。这个证券交易所主要的交易对象是外国企业的股票债券以及公债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说回来,1910年上海的股市迎来了一波牛市。由于工业上的需求陡增,当时全球的橡胶市场出现了暴涨,跟橡胶有关的股票鸡犬升天,一时间风光无限,仅仅在1910年的6月,就有30支新的橡胶股票在上海挂牌交易,卷走的资金量高达1350万两白银。这个交易量令老牌的伦敦交易所都自愧不如,这其中不乏很多实际上并没有实际业务,完全是靠讲故事来骗钱的垃圾公司。结果,到了当年的7月22日,随着美国宣布橡胶需求紧缩,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玩不下去了,国际橡胶的价格突然大跳水,相关的股票也突然崩盘,一泻千里,一场空前的股灾就这么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川汉铁路公司”的经理施典章原来当过广州知府,接触过很多的洋商,所以思维比较活络,由于川汉铁路推进缓慢,这家伙看着自己掌管的巨额资金睡在账面上,就动了歪心思。他前后动用了350万两白银,通过不同的钱庄进入上海的股市,去炒作橡胶股票,结果在泡沫破灭之后,其中有300万两白银灰飞烟灭。这场股灾其实不是上海的第一次股灾,却是最要命的一次。四川人的血汗钱被收来修路,结果铁路还没见着,就亏的只剩下400万两了。这个悲催的事实,当时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地雷就这么埋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0年,满清朝廷一看铁路商办这么多年了,管理混乱,毛都没建成,就很着急,当时负责这个工作的是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他也是当时的中国首富,他就推出了一个铁路国有计划,“你们这些人干不成事儿,就不要瞎逼逼了,修路这件事还是国-家来吧”。至于钱,那我还是跟洋人借算了,他跟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四国银行集团订立了借款合同,就准备举债来修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事求是的说,盛宣怀的铁路国有计划完全是从权衡现实利弊来出发的,想要加快铁路建设,这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但这在民族主义风潮很浓厚的当时,就相当于先天的政-治-不-正确,等于所谓向洋人出卖路权,这就给人留下了攻击的伏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怎么处理原来那些民间的集资呢?盛宣怀的办法是用原价赎买的方式。在广东湖南,这个方法比较落实,因为出资的股东不多,基本上都是上层的乡绅,这些有头有脸的社会上层也不会跟朝廷作对,你反正原价赎回,对于我经济上也没有什么损失,一经动员也就退股了。但这个方法在四川就比较麻烦了。四川的大部分集资是用全-民-加税的方式收起来的,理论上所有四川的纳税人都是川汉铁路项目的股东,这个动员工作就很难做了。更要命的是,在上海炒股亏空的那300万两,谁来填补?“川汉铁路公司”的高-层不敢把这亊公之于众,怕引起众怒,就想利用国-家赎回的机会,神不知鬼不觉,敷衍过去算了。但是盛宣怀不干,他在了解到“川汉铁路公司”想利用国-家的资金来填补亏空之后,非常愤怒,“你们这些无能之辈路没修成,自己炒股亏了300万,还想让朝廷来擦屁股,哪有这种好事儿?”所以就死活不答应由国-家来承担这笔烂账。盛宣怀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既然你亏空了这么多,已经没有钱退给股东了,干脆就由清廷一律换发成国-家-铁路的股票,以股权抵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00万银两只修了十五公里的路,还炒股亏了300万,这种消息如果公之于众,恐怕“川汉铁路公司”的高-层一个都活不下来,既然达不到目的,公司-高-层就只能从舆-论-中煽风点火,转移社会各界对于集资款去向的质疑,而一些花了巨资入股的商人大户虽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按照盛宣怀的办法,他们的损失是永远找不回来了,所以也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借助民间的压力,让朝廷把这个损失全给扛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1年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喊出了“拒借洋款,废约保路”的口号,一时间整个四川都沸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就是这么吊诡,本来是千夫所指的混蛋,一穿上“爱-国-主-义”的袈裟,立马就变成了“正义”的代表,但之所以能成就这种吊诡,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满清早就丧失了民心,所以人民宁愿相信谣-言,也不愿意相信官-方。因为所有的四川人都是股东,路权的变更,就成了每一个四川人都利益攸关的事情,无论老少,无关阶层,舆情高度关注,但是信息的不对称,加上“爱-国-主-义”的加持,让人们无从思考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所以很多人都归结为“满清出卖路权”,你“出卖路权”还不给钱,叔可忍嫂不可忍啊,随后,市民-罢-市,学生-罢-课,一场如火如荼的“保路运动”就迅速蔓延开来了。四川不同于其他省份的地方,还在于它的会党势力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尤其是袍哥和革-命-党借此机会令旗一举,应者云集,山呼海啸的局势即将到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小插曲在事发之初,跟全国各地层出不穷的起-义-暗-杀比起来,其实算不上特别,所以满清也不把这个事放在心上,满清在这件事上也确实比较郁闷,明明是你们炒股亏了钱,不给你堵窟窿,你还有理由闹-事啦?所以,咽不下这口气的满清,一开始态度就非常强硬,错过了平息事态的最佳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九月份的时候,“川汉铁路公司”号召全川“不纳粮不纳税”,满清就只能把刚刚收复-西-藏的“能臣”赵尔丰调回四川平息事态,结果他开枪打死了几十个请-愿的群众,造成了成都-血-案。从此之后,没有人再愿意跟满清对话,事态也就不可收拾了。全川有十几个地方,同时起事,“保路同志军”围攻成都,满清在无奈之下,只有“拆东墙补西墙”,命令端方率领最精锐的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正是利用清军主力从湖北调走的时机,武昌起义才获得了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满清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武昌点起了独-立的星火,自己手中能够力挽狂澜的两个“能臣”赵尔丰和端方又相继在革-命的大潮中殒命,最后迫于无奈,只有启用千防万防的袁世凯。如果满清知道区区三百万两银子的亏空,最终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我想就是三千万两,它都愿意补上,但历史没有如果。这里要多说一句,当年已经开工的“川汉铁路”宜昌到万县段铁路,直到一百年后的2012年才开通,所以当年四川人誓死保卫的“路权”是一个画了一百年的大饼都没有画成的“路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王朝的崩塌往往是在内忧外患之中,由一些很意外的小事件引发的。大清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死”于一场股灾引发的闹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