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大峰登顶

Helus

<p class="ql-block">最近LG刷介绍四姑娘山登山和长穿毕的徒步视频,唤醒了我们的回忆。现在景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和我们当初去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令人唏嘘感慨。屈指一算,我们去爬大峰和长穿毕已是十九年前了。</p><p class="ql-block">想当初,去大峰和长坪沟就是走路或者骑马,没有公路没有旅游车也没手机信号;毕棚沟倒是通了一段公路,终点在二海子湖边,搭了一些棚棚,有人卖小吃做些小生意,但那个地方也没信号。登山穿越线路中,也没有国外那种庇护所基础设施,只能露营,吃的睡的都要设法抗进去。想想当时这么艰苦,我们也都走下来了,好像也勇得很!</p> <p class="ql-block">四姑娘山全景</p> <p class="ql-block">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这么勇,只是想去旅游而已,只是LG的一个同事(人家倒是正儿八经的业余登山爱好者)说可以去爬一下大峰,那个是业余级的,说我LG爬上去没问题。于是就这么被撺掇着动了念头。心动即刻行动。</p><p class="ql-block">我们一开始是按照爬一次大峰或者走一次长穿毕来计划的,结果到当地和冰石酒吧老板及登山向导四哥一商量,或者就变成并且了,一周两个徒步项目,挑战升级!</p> <p class="ql-block">大峰登山需两天,第一天进山到大本营,第二天一早爬山,下来后直接下撤回镇上。</p><p class="ql-block">四哥说有的来爬山的老外很厉害,体力很好,又是高个大长腿,一天就能来回。我们毕竟初次尝试,悠着来。进山到大本营这段路可以骑马,我们为了节约费用,租了两匹马,一匹驼行李,另一匹两个人轮流骑。早上进山除了我们两个客人,另外还有一个小队是去爬二峰的。</p><p class="ql-block">那天天气很好,金秋的阳光照在一片片金黄色树林上,雪山山峰闪着明晃晃的光,嵌在湛蓝的天空中,空气灿烂而明艳。</p> <p class="ql-block">四姑娘山四个山峰,最高的是幺妹</p> <p class="ql-block">幺妹</p> <p class="ql-block">我走了没多久就有些喘,跟不上速度,就开始骑马了。LG一直步行跟着。上午的路穿越树林翻过山坡,缓缓地上升。中午在一片开阔地休息吃午饭。我们很惊讶向导都不吃饭,四哥说他们爬山不吃中午饭。我们觉得我们可不行,吃了才有力气,于是按原来计划吃了压缩饼干火腿肠这些。我吃了一半觉得吃不下了,就把饼干收起来了,LG把他的份额都吃完了。</p> <p class="ql-block">回看来路</p> <p class="ql-block">喝水的牦牛</p> <p class="ql-block">我们吃午饭,马儿也吃饭</p> <p class="ql-block">下午再出发,LG的步伐就沉重起来,跟不上马的速度,远远落在后面。我骑一段,停下来等他。四哥说,你下来走,让他骑。下午LG骑得比较多了,我就慢慢走。这下我们才理解为什么向导爬山都不吃中饭,本来海拔就高,血液都冲到胃里了,还怎么走啊。</p> <p class="ql-block">幺妹看着越来越近</p> <p class="ql-block">到大本营后,支帐篷这些就有劳四哥了。我们用小气炉烧水煮了一点面,早早弄完休息了。这里海拔4500多,还是挺高的,晚上睡得总是半梦半醒。还有那匹马,不知道为啥栓的绳子松了,自由的踱来踱去吃草,都吃到帐篷边上来了,脖子上的铃铛在我们耳朵边叮当叮当,飘的忽远忽近,更让人迷迷瞪瞪了。</p> <p class="ql-block">登顶都是天没亮就起来爬山的。第二天天还黑着我们就起来了,也没精神头小气炉煮面煮粥了,喝了半罐冷的八宝粥,水壶灌满热水就出发了。</p><p class="ql-block">大本营还是一片草地,再往上爬,草越来越少,慢慢地就全是乱石坡。高山的清晨,黑暗与浓雾弥漫,白日亮光慢慢浸润进来。反正上了一个坡又一个坡,没有尽头。终于上了山脊,山那边特别亮,云雾也破开一个缺口,原来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顺着云雾缺口望去,山谷对面的山脉展开在眼底。四哥给我们指着,这个里面是什么什么冰川,那两个小小的蓝色是冰碛湖。</p> <p class="ql-block">垭口观云海</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冰碛湖</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山脊休整了一会儿,就开始冲顶了。大峰有5000多米,我们去的时候是金秋十月,还没下第一场雪,大峰顶上只有在背阴处还有一点积雪,碎石裸露。登顶就是爬乱石坡,无穷无尽。我越来越觉得使不上劲,突然觉得有点晕晕的。唉,大概吃得少,有点脱力了。“我不爬了,你们上吧,我在这里等你们。”四哥不由分说,“能上的”,一把拽住我,把我往上拽了五六步,到了。啊!到了!在绝望时刻迎来了最美好。</p> <p class="ql-block">登顶处的玛尼堆和经幡</p> <p class="ql-block">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顶小小一块地,离悬崖一步远的地方有一根石柱,只能站一个人。四哥一步跨过去,掏出包里的经幡,随手播撒,粉色的纸随风飘荡。我的腿一阵酸软,头晕目眩,一动也不敢动,直到四哥一步跨回来,我才松了口气。环顾四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旁边的二峰,二峰顶上有明显的积雪,需要穿冰爪雪套攀登。我们看到另一支队伍像一串蚂蚁蠕动向上。</p> <p class="ql-block">登顶留念</p> <p class="ql-block">下山更比上山难。我似乎不会走路了,下坡也不知道先迈左腿好,还是右腿好。磨磨蹭蹭地,好不容易回到大本营。收拾帐篷行李,捆到马上,出发。回程我一直骑马,一开始的的颠着觉得还挺有乐趣,直到中间休息的时候才发现膝盖都别住了,下马后疼得不行,路也不会走了。这才知道骑马不能随着颠,脚上要蹬着马蹬,尽量腿伸直。后半程尽量修正动作。但回到镇上真是浑身哪儿哪儿都疼,连屁股也疼。</p><p class="ql-block">我们好像有点像做梦,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又觉得事先认真准备,勇敢尝试,一切也不是不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