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木伦河与巴林桥

潢水牧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此文旨在兴趣中,但又觉是一份公益责任,弘扬历史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斗志。如果您喜欢此文,不用送花,请用您发财的手点个赞吧!您的鼓励就是我的动力!欢迎您的光临!感恩遇见!感恩有您!谢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西拉木伦河与巴林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开篇曲中的歌词,意境悲壮、令人回味,仿佛记载了无数英雄的史诗。然而,位于我国北方内蒙古赤峰市的西拉木伦河也同样,记载了宋辽活动等一系列的悲壮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西拉木伦河,蒙古语的意思是“黄色的河”,此名称自清代开始已沿用到今天。西拉木伦河与我国的珠江、长江、黄河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摇篮之一,被誉为“祖母河”。这里孕育了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是华夏史前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据史料溯源,刘安的《淮南子•地形训》记载,"辽•(水)出砥石。”高诱注也记载了"砥石山名在塞外,辽水所出,南入海。”西拉木伦河属西辽河上游河流之一,文中提到的砥石指今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方向的白岔山,系西拉木伦河的源头,由此可以得出我国汉代时期对这条河流就有了系统的考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河流东汉时期称之为“落水”,西汉时期称之为“饶乐水”,唐代至明代称之为“潢水”。清代至今称之为西拉木伦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坐标,东经118.622238、北纬43.264878,这里或许是个古渡口,到了辽圣宗时期,一桥飞架南北,从而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  根据史料及网络资料记载,笔者按着时间的变迁将石桥的更替介绍如下:</p><p class="ql-block">【辽代建造了潢水石桥】</p><p class="ql-block"> 潢水石桥被确认为辽圣宗时期,辽圣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提到他的母亲萧太后一定是耳熟能详。</p><p class="ql-block"> 辽代的后系贵族都姓萧,但和杨家将一起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萧太后就是辽圣宗的母亲萧绰。</p><p class="ql-block"> 潢水石桥位 于上京临潢府(今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南,当时是联系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的要冲。萧太后对这座新建的石桥一定偏爱有加,它对上京的交通大有裨益。站立在石桥之上环视四周,大漠美景竟收眼底,滔滔河水奔腾东去,气势磅礴,云卷云舒!</p><p class="ql-block"> 辽圣宗即位时年幼,实际上掌权人是萧太后,她带兵南下,迫使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并且采取了稳定政权、发展经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兴修水利、农牧融合等一系列措施,将辽国带入了鼎盛时期。</p><p class="ql-block"> 此后,宋辽之间的和平长达一百多年,互派使节三百八十余次。</p> <p class="ql-block">  以上是辽朝萧太后</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辽上京遗址(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城南)</p> <p class="ql-block">  《辽史》地理志载:(约在1016年)“宋大中祥符九年薛映记曰:上京者,中京正北八十里至松山馆,七十里至崇信馆,……三十里渡潢水石桥,旁有饶州”,唐于契丹尝置饶乐,今勃海人居之”。《契丹国志》富郑公行程录记:“自中京正北八十里至临都馆、又四十里至官窖馆……又三十里渡潢水石桥,旁有饶州”。据上述记载古潢水石桥即建在饶州附近,(饶州遗址位于今林西县双井乡黄土坑村,南距西拉木伦河二百五十四米)。1075年,沈括初使辽国,在《熙宁使虏图抄》中考察了潢水:</p><p class="ql-block"> “北过大碛二十余里,至潢河……至璜水迎河行数里,以乘桥济河,至中顿河广数百步,今其流广数丈而已。附中顿有潭,潭南沙涸,潭北流广四丈,岸皆密石,峻立如壁,长数十步,虽回曲数折而广狭如此,疑为人力为之,河出峡中有声如雷,桁沟以桥”。</p><p class="ql-block"> 澶渊之盟以后,辽与北宋两国修好,社会安定,这就使两国之间开辟的古道显得异常的繁华,据查资料:从辽都到北宋就设有古道驿馆32处,第一站是长泰馆,第二站是宣化馆,第三站是保和馆(今赤峰市巴林右旗白音敖包乡,五十里过潢水石桥)第四站咸宁馆(今赤峰市翁牛特旗五分地镇东他拉村)第五站是姚家寨馆(今赤峰市翁牛特旗四道仗房乡老牛槽沟),第六站是广宁馆(今赤峰市翁牛特旗山嘴子乡山嘴子村)………。 当时宋朝的使节到上京都必须要经过潢水石桥。可以说,潢水石桥见证了宋辽之间的和平岁月。</p> <p class="ql-block">  【清朝的公主桥】</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随着时代的变迁,已步入到清朝时期。在当时,满清统治者奉行与蒙古各部联姻的政策,利用血缘关系巩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巴林部是较早归附清庭的部落,在清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做出过贡献。</p><p class="ql-block"> 固伦淑慧公主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女,母亲是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后,她被嫁给了巴林部辐国公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p><p class="ql-block"> 公主出嫁路过潢水石桥,见桥体年久失修,已是破裂不堪,岌岌可危,为方便来往车辆、行人,淑慧公主向王爷色布腾提出建桥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清朝固伦淑慧公主</p> <p class="ql-block">  1660年,桥就建在了原潢水石桥的基址上,由淑慧公主从内地带来的工匠进行施工。桥体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料砌成,拱桥被河中岛礁连为南北两个部分,每部分均为单孔桥,南面为主河道,孔宽二丈五尺,北面孔宽二丈八尺,两桥间利用岛礁岩石的地理条件衔联构成“两桥横锁两岸,中为行坡”的天然幽雅格局。桥上两侧是石雕栏杆, 侧板雕有 龙、蜘蛛、花瓶等图案,桥体在滔滔河水的衫托下,吐露出古朴、精美的神韵。</p><p class="ql-block"> 此石桥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出于对公主的热爱,被人们深切地称之为“公主桥”。</p><p class="ql-block"> 1701~1711年,康熙皇帝6次巡幸巴林时,均从公主桥进抵巴林旗,解放初期,据当地人讲:巴林石桥南端路旁仍有康熙爷当年巡视巴林时的上马石,石上刻有康熙爷的脚印,这可能是当时工匠们留下的历史纪念吧?这块上马石在建国后新建巴林桥时,可能挪做它用了。</p> <p class="ql-block">  时间就像公主桥下滔滔的河水一样一去不复反。到了咸丰时期,公主桥已变成了危桥。咸丰六年,(1856年)春,时任昭乌达盟盟长的巴林右翼旗王爷那木济勒旺楚克组织人力、物力重新修建了此桥。此桥以五座赭黑色礁石为桥墎,其中外侧两座礁石起到路基和水坝作用。两个桥孔长度受礁石距离影响不均等,南侧桥孔长六米,北侧桥孔长八米,桥全长二十五米,宽四米。桥两侧石栏以花岗岩为柱子,桥上以花岗岩为面,除了两侧的石栏面外,其他花岗岩均为公母卯榫,互相榫接,石条厚五十厘米,宽四十厘米,一共用二十二块花岗岩石组成,石栏高一米二十,桥两岸修建四个炮楼,炮楼高三米,直径三米,桥头蹲有石狮。巴林右旗人仍将此桥称之为"公主桥"。</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一位日本画家笔下的巴林桥</p> <p class="ql-block">  【巴林桥】</p><p class="ql-block"> 同治四年(1865年)秋,巴林右翼旗捐款集资加固桥体,将此桥称为巴林桥,并建立巴林桥碑堂,立碑纪念。</p><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记载,公元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夏,西拉木伦河暴发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洪水,巴林原桥址处超常水位达到四米五十,洪水漫过桥面,将岛南石桥的侧墙冲出了洞穴,这场洪峰过后,改变了原有河床的面貌。河面宽度由原来的三百多米泛滥成一千五百米。河床逐渐向南岸滚动。</p><p class="ql-block"> 巴林桥原本是南、北两座单孔桥,有"联驾石桥二"的说法。到了1920年,英国籍神甫牟里考察所见,巴林桥的南桥为一孔,北桥为两孔。1931年又有石桥三孔分立,位于中间一孔的拱腹上镌刻着“巴林主桥"四个字的记载。从1913年到1920年间,连接北桥新建一孔跨径四米四十的石拱桥,究竟是何年由谁修建,尚未收集到证实史料。</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的巴林桥】</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赤峰地区被日军占领,属于伪满州国的管辖范围。日伪建赤峰至林西公路时,为便利汽车行驶,曾在巴林桥南端修筑混凝土过水路面,将巴林桥南北两侧的引路增高,减小坡度。在桥南端提高路基的同时,还修筑了一道涵洞。</p><p class="ql-block">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不断胜利,德国战败已是时间问题,日本关东军为防备苏联战胜德国后,将军力投入东方,加紧构建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 由于巴林桥的过载量不能满足军事运输所需,日军酝酿在西拉木伦河上新建一座桥梁做为交流补给线的重要环节。</p><p class="ql-block"> 日军新建桥址选在了巴林桥下游约一公里处,在物质资源严重匮乏的年代,他们用六辆卡车运来了水泥、钢筋、砂子等,在当地(今五分地镇一带)抓壮丁、受日本人指使的韩国人还用雪里洼根子抽打壮丁,增加劳动量,昼夜劳作,剥削贫苦人民。他们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施工中,桥墎采用从两岸向中间增加,历时三年的时间,矗立起十四个桥墎,但最中间的那根桥墎由于流沙严重曾几次建起,几次沉没,使日军工事屡屡受挫。</span></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1934年4月驻赤峰日本第七骑兵联队长大贺茂率领的车队通过巴林桥时的野蛮情景</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不会给侵略者更多的时间,1945年8月,苏联红军开进了林西,盘踞在林西的日寇和正在巴林桥(洋灰桥)施工的日、韩人狼狈南逃,为防止苏军追击南下,将巴林桥炸毁一孔,当苏联红军敢到后,见桥已被炸断,他们仰仗着坦克强大的马力和链轨的优势,当即下令强行渡河,然而,第一辆坦克刚进入河水中央,就被滔滔的河水及流沙沉没得无影无踪。后来他们运来了钢轨,采用在桥梁上密排钢轨的方法车辆才得以顺利通过。</p><p class="ql-block"> 关于沉没的坦克,现已有79个年头了,仍在河底。</p><p class="ql-block"> 1951年6月、1952年由昭乌达盟民政、巴林右旗交通、内蒙古自治区等部门先后两次对桥面进行铺设和修建。</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日本鬼子修建半成品的“洋灰桥墎"</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建的巴林新桥和高速桥】</p><p class="ql-block"> 1962年至1963年间,内蒙古交通厅组织在巴林石桥(公主桥)东侧八十米处兴建一所新桥,将原来的巴林石桥(公主桥)遗弃,当年炸毁其筑桥和桥墎礁石。新建的巴林桥,完全以花岗岩石条公母卵榫结构砌筑,桥梁结构为六孔石拱桥,中间设有两个大孔,跨径均为三十米,两侧均有两个小孔,计四个小孔,跨径分别为十五米,桥面净宽七米,人行道二条,每条七十五公分,载重量:汽__十五吨,挂__八十吨。桥长一百四十五米三十,造价九十六万元。桥头两端分别建有石材岗楼,与巴林大桥呼应一体,雄伟壮观,大桥于1963年10月20日竣工,新建起的巴林桥是赤锡公路的交通中枢,咽喉要地,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军事价值,此桥现仍在使用中。 </p><p class="ql-block"> 2007年12月竣工通车的西拉木伦大桥,位于巴林桥下游废弃的日本鬼子洋灰桥墎东侧,是赤大高速公路跨越西拉木伦河的一座新型高速路大桥,该桥结构形式为箱型梁,跨径组合是二十米乘以十二孔,桥梁全长二百四十七延长米,桥梁全宽二十六米,桥面净宽二十三米,设计负荷为公路1级,该桥技术状况定为一类。</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建国后建筑的新巴林桥</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西拉木伦高速路桥</p> <p class="ql-block">【后记】滔滔的西拉木伦河水东去永不复反,冲走了难忘的时光岁月。古老的潢水石桥被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断的接力着。它为当时沟通南北交通、经济、文化、军事等提供了有力条件,也见证了古代澶渊之盟后的宋辽使者来往、清代三位公主下嫁蒙古巴林部、康熙爷巴林巡视以及与噶尔丹的乌兰布统大战,巴林石桥还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覆灭!</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字/•毕贵晨(参考网络资料)</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摄影/网络</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注:诚谢有关网络作者的支持</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