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年三十,在家吃了年夜饭,大年初一再看一场春节档的《飞驰人生2》,开开心心过个年!初一下午,开启了我的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甘肃行~</p> <p class="ql-block">两经周转,于大年初二凌晨到达兰州站。火车提前,三点多就到了,打车前往酒店😄</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休息好,前往步行可达的中山桥。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兰州黄河铁桥工程正式开工。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始称“中山桥”。中山桥是中国近代史上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这一特殊的建设背景及建设年代使兰州黄河铁桥成为研究近代历史的钥匙,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p><p class="ql-block">中山桥下,静静流淌着我们伟大祖国的母亲河~黄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公园~</p><p class="ql-block">兰州白塔山公园,紧邻百年老桥中山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白塔与兰州黄河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是甘肃省兰州市的象征之一。</span>白塔山上亭台楼阁、雕梁画柱、非常精美!</p><p class="ql-block">只因是冬天,如果在夏天,树木成林的白塔山公园一定是兰州市民消暑爬山以及健身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从白塔继续跟着指示牌往前走大概二里地,兰州碑林就坐落于此处~</p><p class="ql-block">兰州碑林,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兰州的重要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兰州碑林的三大精品,《淳化阁帖》、敦煌写经、秦汉简牍,尤其是敦煌写经和秦汉简牍,是第一次被刻成碑供游人观赏。 《肃府本淳化阁帖》因最得宋拓本的原貌,保存完好,而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部《淳化阁贴》刻石,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爬上兰州碑林最顶楼,视野非常开阔!兰州城市风光一览无余,整个兰州市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从白塔山下来,中山桥附近已经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人头攒动,忘了这是过年,此时的白塔山下中山桥头,年味十足!交警保安全体出动,以最大程度保证市民以及游客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来到兰州,想尝一尝闻名遐迩的兰州拉面。可惜放眼望去就没有看到兰州拉面,只有兰州牛肉面😆这是不是类似于在湖南没有湖南面卖一样?</p><p class="ql-block">这一天的美食呈上,兰州牛肉面,鸡蛋醪糟,甜坯子酸奶~</p> <p class="ql-block">用餐完毕,沿着黄河边走走逛逛,一路打卡我们的黄河母亲雕塑、兰州水车园,静静的、悠闲惬意地漫步于这黄河边,感受着来自黄河的微风轻拂~</p> <p class="ql-block">提前预约了甘肃省博物馆,记得一定要提前预约!</p><p class="ql-block">甘肃省博物馆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名为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改名为甘肃省博物馆,2012年甘肃省博物馆荣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文物涵括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其中尤其以馆藏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最为突出。自建馆以来,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获得历史文物藏品82000余件,精品的历史文物有3000余件,国宝级文物16件(组),国家一级文物720余件(组)。馆内收藏有各类新石器时代彩陶和石窟艺术珍宝,展示出甘肃历时7000-3000多年彩陶发展体系。珍贵的丝麻织品,经卷文书,木、漆、铜器,大量的汉简、长城文物,还有包括驰名中外的马踏飞燕“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其中的马踏飞燕,为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马踏飞燕”特写镜头来一组~</p> <p class="ql-block">兰州敦煌艺术馆~</p><p class="ql-block">敦煌艺术馆是兰州唯一一家传播博大精深的敦煌石窟艺术以及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专业艺术馆,由敦煌研究院精心策划、设计布展。</p><p class="ql-block">介绍讲解很详细,里面复刻了很多敦煌的壁画,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建议去莫高窟之前,先来敦煌艺术馆了解一下,会为莫高窟游览带来很多便利,提前为你解疑答惑!</p> <p class="ql-block">距离敦煌艺术馆大概两三百米处,就是大家熟知的《读者》出版社~</p><p class="ql-block">1980年12月,甘肃人民出版社成立丛刊编辑部,胡亚权和郑元绪正式开始此项工作。在一间大约6平方米的小屋里,开始筹备《读者文摘》杂志。1981年4月16日,《读者文摘》创刊,为半月刊。</p><p class="ql-block">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1993年3月,《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2000年,《读者》改为半月刊。</p><p class="ql-block">2004年8月27日,中央宣传部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中国期刊协会在北京召开“品位·质量·效益——《读者》之路研讨会”,李东升、石峰等领导同志和部分专家、读者代表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10月,《读者》推出原创版。</p><p class="ql-block">2005年8月,李长春同志视察读者杂志社,称赞《读者》是“大漠瑰宝”;2006年8月,在国家商务部组织开展的“商务新长征,品牌万里行”活动中,《读者》被列为知名品牌,成为“多彩甘肃、精品陇原”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读者》,是我们60~70后一代人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兰州,灯火辉煌!黄河边中山桥一带,烟花齐放,灯光璀璨夺目。来往的游客,忍不住驻足停留、拍照留影,欣赏、感叹和感受着来自这大西北省会城市不一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乘坐高铁前往张掖西站。打车到提前订好的汽车西站附近的酒店存好行李,再在汽车西站乘坐前往七彩丹霞的班车,由于是春节,班车停开,所幸还是可以在汽车站买到不算正规班次的车票,价格可能比平常稍微高一点,往返50元。过节期间能够理解。</p><p class="ql-block">去往七彩丹霞景区,会经过一个叫弱水的收费站,不知道这里和弱水三千的弱水,有没有什么关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景区春节期间实行免门票制度。只需要购买38元钱的景区观光车。虽时值冬日,在西北干燥的空气和烈日下,依然会热也很晒。</p><p class="ql-block">张掖七彩丹霞坐落于祁连山北麓,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色彩缤纷、观赏性强、面积大,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p><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第三届世界会长大会推选2023年首选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张掖镇远楼~</p><p class="ql-block">张掖镇远楼俗称鼓楼,又名靖远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张掖木塔~</p><p class="ql-block">张掖木塔位于张掖市有名的万寿寺内。木塔的来历,《重修万寿寺碑记》记曰:“释迦涅槃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千四百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据《甘州府志》载,张掖木塔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尉迟敬德又奉敕监修。据说木塔初时有15层,塔下有一地窖,中心直立一根铁柱,下接底座,上承塔顶,若用力旋转铁柱,整座塔即可随之转动。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神奇,但由此亦可想象出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和高超技艺。现存的张掖木塔,为九级砖木结构,塔高33米,象征着九重之意。木塔一、二层为四面四角,三层以上变为每级八面八角,塔体向上逐层渐次缩小。各层外檐呈楼阁式回廊,八方飞角皆有砖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塔身内壁为砖砌,塔内有阶梯扶摇而上,可沿梯登至塔顶。第九层内中为井式塔顶,原悬有铜钟一口,每到苍烟暮蔼的黄昏,几杵疏钟,使得“钟声隐约在天际,四野皆闻”,可谓“塔势凌霄汉,钟声扣白云”。因而,“木塔疏钟”成为有名的“甘州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p><p class="ql-block">张掖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又名“卧佛寺”,为历代皇室敕建的寺院,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张掖大佛寺景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古刹张掖大佛寺与西夏、元朝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所承载的历史、艺术价值是研究张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多民族融合的鲜活史书。在该寺发现中国的古钱币和波斯银币,尤其是罕见而品相精美的波斯银币,成为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繁盛情景的有力佐证。</p><p class="ql-block">大佛寺还是忽必烈的出生地,在金贞祐幼年间时,元睿宗的王妃来大佛殿祈福,在这里产下忽必烈,之后的忽必烈成为了大蒙古国的可汗和元朝时期的开国皇帝,受人尊敬,声名远播。</p><p class="ql-block">现在大佛殿里面的释迦牟尼涅槃泥雕像极其壮美华丽,是国内最大的卧佛,这个佛像<span style="font-size: 18px;">身长34.5米,肩宽7.5米,</span>光是脚长就有5米,安详卧于佛坛之上,令人极其震撼,其一个手指就可以躺下一个成年人,而它的耳朵可以使得8个人并排而坐,由此可见其庞大程度,后经统计,这一座室内卧佛的规模在整个亚洲也堪称第一。</p><p class="ql-block">在大佛寺内,除了这尊卧佛外,还留下了很多西夏时期的历史遗物,其中有30多尊的彩绘泥塑,艺术研究价值特别高,寺里还珍藏有现在世界极其罕见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它是一个孤本,是国家的一级历史文物。与之一起被保留下来的还有明代时手抄的罗密多心经,其总字数多达几十万字,被人们称为“稀世国宝”。</p> <p class="ql-block">2月13号,大年初四,从张掖西站高铁抵达嘉峪关南站,再公交前往嘉峪关关城景区。</p><p class="ql-block">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在嘉峪关流传一个歌颂古代工匠的传说。说是明朝修嘉峪关时,主管官员给工程主管人出难题,要求他预算用材必须准确无误。在工匠们的帮助下,工程主管人进行了精确的计算。结果工程竣工时,所备的砖瓦木石恰恰用完,只剩下一块城砖,称为“最后一块砖”。这块砖仍放在会极门(西瓮城门)门楼檐台上,旅游者慕名都要来看一看这“最后一块砖”,引起对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智慧的敬佩之情。</p> <p class="ql-block">位于嘉峪关景区内的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也很值得一看。它是我国第一座以长城历史文化为陈列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从嘉峪关关城返回火车站,搭上了去往敦煌的最后一趟高铁,于当晚抵达敦煌!敦煌火车站有到市区的班车,大约半小时车程,5块钱车费,很大的方便了前去敦煌旅游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安顿好已经晚上11点过了,吃个宵夜😄</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打卡敦煌丝路遗产城~</p><p class="ql-block">敦煌丝路遗产城是一座集文化、旅游、娱乐、购物、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遗产,包括敦煌莫高窟、玉门关、阳关等著名景点,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敦煌丝路遗产城以丝路文化为主题,通过仿古建筑、雕塑、壁画等多种形式,再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领略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p> <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p><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之西而得名,距离敦煌市区约35公里,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年代从北魏、西魏、北周一直延续到五代、回鹘时期。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藏于巴黎的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时期。</p><p class="ql-block">西千佛洞与莫高窟经历了类似的盛衰历程,受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艺术宝库损失惨重。近年来,人民政府全面加固、修缮了洞窟,使面临崩塌的崖体和洞窟恢复了整体性和稳定性,崖体回廊保证了游人的安全。西千佛洞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有10个洞窟开放,成为游人在敦煌至阳关旅游线上重要的参观内容。</p> <p class="ql-block">阳关~</p><p class="ql-block">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千米的古董滩附近。阳关是由汉唐历史遗迹、大漠自然风光、生态农业观光以及阳关博物馆等景观构成的具有文化价值型、旅游观光型、休闲体验型等多元素的特色景区。 现存有汉唐时期的古关、古城、古烽燧、古水源、古道、古塞墙、古墓葬、古陶窑等众多文物遗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从这首我们都熟悉的唐诗,就可以看出,古时候出了阳关,就等于出了关门。</span></p> <p class="ql-block">玉门关~</p><p class="ql-block">还记得学过的那首诗吗?</p><p class="ql-block">“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p><p class="ql-block">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p><p class="ql-block">玉门关故址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北小方盘城,始置于汉武帝时期,为汉时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至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p><p class="ql-block">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败匈奴。当年置武威郡、酒泉郡。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赵破奴出敦煌,破姑师。遂“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出玉门伐大宛,不果,退兵敦煌,上书请求罢兵。汉武帝怒,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斩之。”贰师恐,因留屯敦煌。</p><p class="ql-block">东汉建武元年(25年),窦融据河西,自称五郡大将军,敦煌属之。永平十七年(73年),班超带三十六吏士出使西域。永平十九年(75年),汉肃宗诏班超回都,被西域诸国抱马劝留。永元五年(93年),班超为西域都护。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奉诏由西域经敦煌返回洛阳。安帝永初元年(107年),丝绸之路历经三绝三通,复为安道。</p><p class="ql-block">西晋元年(266年),敦煌和尚竺法护西游归,始译经典。咸宁元年(275年),敦煌令狐丰建造河仓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现遗存包括城址2座,烽燧20座,长城遗址18段,已对游客开放有小方盘城遗址、大方盘城遗址和当谷燧周边汉长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雅丹~</p><p class="ql-block">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是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无人区。敦煌雅丹地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地质形态发育最成熟、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群落。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之一”。</p><p class="ql-block">这片雅丹地貌是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经长期风蚀而成。由于罗布泊的风口之处,风力极大,大风刮起时,沙子与沙子、沙子与土丘相互摩擦发出的声音像魔鬼的吼叫声一样。此外,这里曾经是疏勒河的古河道,河水干涸后,河床暴露,地形奇特,道路难以辨认。在公园还未开发之前,这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在雅丹,邂逅一场日落🌅~</p> <p class="ql-block">驴肉黄面,敦煌的特色美食之一~</p><p class="ql-block">过年期间,很多商家都不营业,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开门的店。</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记得一定一定要提前至少2天以上,通过“莫高窟参观预约”微信小程序预约门票。参观前,先到数字展示中心售票处取票,取完票才能排队观影参观。参观莫高窟前,先看两场电影,第二场是球幕电影。看完电影,再乘坐景区车前往洞窟参观。打算去的人,流程不要忘了😄</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p><p class="ql-block">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一位德行高超的前秦名僧和尚乐尊柱杖西游至此,见千佛闪耀,心有所悟,于是,凿下第一个石窟,他就是乐尊和尚,中国敦煌莫高窟的开创者。他在敦煌开凿的历史上第一个石窟,也开创了敦煌璀璨的佛教文化。</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7窟,人们习惯称之为“藏经洞”。20世纪初期1900年,人们在清理这个洞窟的流沙时发现了这个洞窟,里面藏有大量的古代佛教经典和社会文书等许多珍贵文物。里面出土了唐代经书典籍、刺绣、绢画、法器等五万余件,但大多数都被劫掠到了国外。</p> <p class="ql-block">在莫高窟耽搁的时间有点长,时间有点晚了,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下午18点停止游客入园,只好<span style="font-size: 18px;">打车前往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如果不赶时间,可以坐公交到市区,再从市区坐公交到鸣沙山月牙泉,交通方便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来鸣沙山月牙泉,骆驼🐫是必须骑的!这里的骆驼很可爱,价格也非常良心,100块钱一位可以骑到月牙泉。这应该是国内骑骆驼规模队伍最大最壮观,骑行人数最多的的地方了!</span></p><p class="ql-block">防沙鞋套一定要穿哦!否则估计你的脚里面都会灌满沙子😄</p> <p class="ql-block">驼儿们不会自己走,前面要有人牵着才会走的😄鸣沙山的红绿灯都是可爱的骆驼🐫</p> <p class="ql-block">从骆驼上下来,天边突然出现了这满天绚烂的彩霞,所有游客都被惊艳到!</p> <p class="ql-block">鸣沙山月牙泉~</p><p class="ql-block">月牙泉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主要景点有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因沙动成响而得名。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因形似一弯新月而得名。</p><p class="ql-block">1994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荣誉称号;2015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获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结束愉快而难忘的甘肃之旅,返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