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lyq 15645979</p> <p class="ql-block">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她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令人向往。今年春节前,我们全家从1000公里外的重庆驱车两天,终于来到了这里睹其芳容。</p> <p class="ql-block"> 冬日可爱,日上三竿,沐浴着和煦的阳光,离开湖边的民宿之家,向草海进发。草海是泸沽湖东北角地势低洼而形成的一片湿地,长300米的走婚桥横跨草海,过去的摩梭人踩着此桥去走婚,因此而得名。何谓走婚?摩梭人盛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走婚的男女双方分别叫“阿注”、“阿夏”,故称阿夏婚,即走婚。建立阿夏关系的男女双方各居母家,男子暮来晨往,只在女方家过夜,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家族抚养,男子与女方在生产、生活、财产上没有必然联系。阿夏婚以感情为主,结合自由,离散随心,不受财产和子女以及老人供养等约束。走婚桥最早建于土司时代,即元、明、清三个朝代,由木头建造而成,是摩梭青年男女羞涩初会的浪漫步道,被誉为“天下第一爱情鹊桥”。湿地里的芦苇呈金黄色,在冬季更显得突出和美丽,开出的白花随风飘荡,为冬季的走婚桥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美感。走婚之人虽披星戴月,但嗅着花香,向心上之人的花楼趋步而去,一定乐呵呵美滋滋的。</p> <p class="ql-block"> 离开走婚桥,1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女神湾。女神湾又叫赵家湾,是泸沽湖最美的湖湾之一。到达这里时,湖面升腾起的袅袅晨雾在阳光下缥缈缭绕,泸沽湖神秘的面纱若隐若现……不久后,雾气散尽,湖面灿若星河,泸沽湖的纯真模样展现在世人面前。蓝天之下,白云缓缓飘浮,清润的凉风使湛蓝的湖水荡起层层柔波,轻轻地拍打着嶙峋的石滩。石滩上铺积着无数大小均称、色泽金黄、纹理如画的精美石片,行走于上,如同漫步在雨花石铺成的金光大道上,令人顿觉高雅,此系泸沽湖一绝。湛蓝清透的湖面上飘零着几艘古老的猪槽船。猪槽船即独木舟,因其形状像一只长长的猪槽而得其名,最早见于清代道光年间的《盐源县志》,“夷民挎巨木中空,桦短以济,曰:猪槽船”。坐在岸边,遥望对面的格姆神山,听清风拂浪,浮想联翩……两个孙女迎着阳光,享受着这绝色美景。</p> <p class="ql-block"> 带着不舍的心情,离开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女神湾,登上爱车,左转行5.2公里、环湖路上行2.8公里、宁沪公路上再行8.2公里后,到达洼垮湖湾。这里视野开阔,美丽的十里沙岸便是情人滩,这里因在四川省盐源县境内,便被称为“四川情人滩”。树木成双成对生长,神似情侣,是这里的标志之一。据介绍,夏季来临,情人滩上开满了粉红色、紫红色和白色的格桑花,整个湖湾如同一个美丽的花园。相传每年农历7月15日,后龙山神和格姆女神就会来此相会,每当风清月淡的时候,就会听到他们在情人滩上窃窃私语,互诉衷肠。这里也是每年一度转山转海情人节的主要场所。十里沙岸,杨柳依依,每个季节的黄昏时分,常见双双情侣或携手漫步,甜言蜜语;或勾肩搭背,无语而行,爱意尽在不言中……。</p> <p class="ql-block"> 在泸沽湖南岸的宁沪公路旁的一个小山丘上,有一座形似金字塔的石垒建筑,表面盖有经幡,摩梭人称其为“玛尼堆”。周围的山崖、风口等处经幡猎猎,煞是壮观。我们登上山丘,体会这里浓厚的宗教气息。在场的一个摩梭女子告诉我,摩梭人全民信教,相传在元代,藏传佛教传入泸沽湖地区。摩梭人在崇信本民族原始宗教达巴教的同时,也接纳了藏传佛教。玛尼堆是藏族,当然也是摩梭人传统祭祀中使用的信仰象征,通常用石头或木头制成。在他们心中,玛尼堆象征着祈福,常置于山顶、山口、渡口、湖边或寺庙,用于祈福,成为当地人的保护神。那个摩梭女子还给我讲,从玛尼堆旁经过时,人们应摘下帽子、双手合十顶礼,并在石堆上添加一块小石头,以求出行平安。我不折不扣地照做了,以示对摩梭人的尊重和对全家人出行平安的期盼。经幡是藏人和摩梭人祈福和祝愿的象征物,他们认为,当其随风摇摆时,经文和佛像所蕴含的智慧和祝福会传达到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心中,带来好运和福祉。经幡的颜色和形状代表着4大元素和5个方向。蓝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云、红色代表火、绿色代表水、黄色代表土。这些颜色与5个元素相对应,同时也代表5个方向: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中心。玛尼堆旁的摩梭女子给我们上了一堂摩梭人的宗教课,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离开宁沪公路旁的玛尼堆,驱车24公里后,便来到了宁蒗县尼赛村,不远处便是泸沽湖格姆女神索道。该索道是通往摩梭人的神山格姆女神山的唯一通道,也是泸沽湖唯一的索道,全长1500米,垂直落差642米,双向循环运行,单向运行需20分钟,运行速度1.25米/秒,不快不慢,十分平稳。先进入280米的提升道,徐徐升高,渐入山林,满目葱绿。然后进入1500米索道,攀升上行,湖光山色,一览无遗,令人心旷神怡。从轿厢出来,爬400级登山栈道,两侧古树斜立,对年长者确实是个考验,但一路上山猴蹦跳,与人嬉戏,让人解乏。两个孙女雄赳赳、气昂昂,不时与山猴招呼,野趣横生。不知不觉间,终抵海拔3450米的神祗女神洞。站在洞前的观景台,山下泸沽湖全貌尽收眼底。观景台四周挂满了风铃,我们在此驻足许愿,并将祈福风铃挂于迎风面的树枝上。步入洞内,另一番奇观进入眼帘:洞中有洞,洞洞相连,神秘莫测,鬼斧神工的钟乳石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形状,有的经过摩梭人的想象和加工,变成了一个个具有神话和宗教色彩的故事。这些故事浓缩了摩梭人的文化与智慧,劝善惩恶,警示世人。每年农历7月25日是摩梭人的转山节,摩梭人都会登女神山、入女神洞、朝拜格姆女神。</p> <p class="ql-block"> 在格姆女神山脚下不远处,是泸沽湖观景平台,由这里俯视远眺,可见里格半岛,传说是格姆女神滴下的泪珠。早上的里格半岛被晨雾围绕,很神秘,若隐若现,宛若仙景。远眺湖面,女神格姆的传说浮现在眼前:摩梭人尊崇的格姆女神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富有风情。格姆女神与后龙山神幽会只能在天黑之后、天亮之前,否则会受到天神惩罚。二人情深意重,时常一起幽会。一夜,格姆和后龙纵情欢乐,玩得忘了时间,天色渐渐变亮!后龙慌忙跳上马背,没想到慌乱之中,他从马背上摔了下来,马儿在地面上留下了巨大的马蹄印。天色已经大亮,后龙的身子开始变得僵硬不能动弹,最后化作了一座山。格姆伤心欲绝,哭了7天7夜,泪水将马蹄印填满了,变成了现在摩梭人称的“谢纳米”,即泸沽湖。后龙听到哭喊,用尽最后的力气,将身上的珍珠向格姆甩去,没想到丝线断开,珍珠落入湖中,成了一座座小岛……我不禁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 离开泸沽湖观景平台,开车25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泸沽湖的另一个情人滩,因地处云南宁蒗县永宁乡,故称“云南情人滩”。这个情人滩坐落于格姆女神山和后龙山之间的山脚下,远离尘嚣,湖水湛蓝,蜿蜒的湖岸线是粗粝的沙滩。传说自从天神施魔法,格姆女神变成山之后,他与其情人后龙只能隔湖相望。天神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7月15日相会1次。每到这天,他们便相会于此,互诉衷肠,并共同祈愿。游人到此,或情人相誓、或遥寄思念、或重温初心……心中都有一个情人梦。</p> <p class="ql-block"> 离永宁乡的云南情人滩约30公里处,便是大落水村,也称大洛水村,是泸沽湖沿岸最大的村落。该村以公路为界,分为上落水和下落水两部分,前者在公路西侧,房屋较矮小;后者在东侧,紧邻湖畔,房屋高大,店铺甚多,服务设施完善,此片区的整幢房屋全是木结构,不用砖瓦,冬暖夏凉,是摩梭人特有的木楞房。在靠近湖边的地方,有许多猪槽船,游客可付费乘船游湖。临湖处,有一巨型转经筒,我徐徐转之,以示对佛的虔诚,希冀佛让我脱轮回之苦。旁边的塔叫“和谐塔”,为大落水村高僧所建。佛经记载,昔王舍城中提婆达多挑动僧侣争斗。佛陀派两位圣使前往调解,实现了和谐,摩羯陀人特建“息争塔”,以感谢佛陀恩泽。为配合国家和谐社会建设,祈愿众生平安、世界和平,大落水村多位高僧大德以此佛教故事为典故,建和谐塔,并于2014年12月16日落成。和谐塔是大落水村的地标建筑,塔的意义也体现了当地多民族团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p> <p class="ql-block"> 夕阳已西下,夜幕快降临了,我们跨进了大落水村的阿妈野生菌土鸡火锅店。野生菌土鸡火锅是云南泸沽湖畔的传统佳肴,以其独特的鲜美味道和滋补功效而备受赞誉。这家店服务周到,特别之处是有一沙漏计时,确保食材的极佳口感。当火锅端上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金黄色的野菌汤底,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鸡肉被煮得恰到好处,每一块都保持了鲜嫩的口感,肉质鲜美无比。鸡肉与野菌的碰撞,使得火锅的味道更加浓郁,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犹如一曲高山流水般的乐章,优雅而激昂,让人陶醉其中。火锅中的生菜、土豆等蔬菜,吸满了鲜美的汤汁,口感更加丰富;自调的酱汁,让火锅的味道增添了更多的层次,让人回味无穷。这道汤品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当地人在过节、喜庆等场合常常会用这道汤品,寓意着团圆、和谐和美满。这个夜晚,饮馔丰厚,热气腾腾,我们家团团圆圆,其乐融融,餐毕,虽不像有的食客扶墙离去,但也酒足饭饱,腆肚而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16日于重庆两江新区恒大华府小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