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园博苑迎甲辰新春

董蜗牛先生(董启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甲辰大年初五,厦门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南风3级,气候14℃至24℃。在闽南早春的明媚春光里,与家人带小孙子到闻名遐迩的厦门园博苑(厦门园林博览苑(Xiamen Horticulture Expo Garden)游览观光。虽然曾经去过多次,但这个位于厦门集杏海堤内,总面积比鼓浪屿大多了,达3.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1.7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1.54平方公里的“水上大观园”岂能走马观花,一览无余?且每次来都有新花样,新内容,令人眼花缭乱,耳目一新。这个国内绝无仅有的免费市民公园有地铁和多条公交线路直达,停車方便,周边有温泉度假村和酒店宾馆商铺,旅游配套齐全,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厦门理工大学、集美学村等院校林立、居民住宅楼鳞次栉比……园博苑现在是国家重点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厦门市综合公园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节假日游客熙来攘往,多为本市居民,也有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厦门园博苑位于集美杏林湾,杏林湾水域面积6.9平方千米,岸线总长20.6千米。原为苎溪(后溪)入海口,苎溪是厦门第二大河流。全长23公里,流域面积146.2平方公里。由东溪流至后溪长房村,与苎溪、西溪汇合后经后溪农场,注入杏林湾。在东溪上游建有坂头水库和石兜水库,总库容为6572万立方米。周边山林茂盛,环境静谧,为东部战区73集团军(原31集团军)军部所在地。杏林湾原面积8.1万亩,原称银湾、银江,后以西岸的杏林自然村而取名杏林湾。顾名思义,据史料说古早明代杏林村(周姓为主)有许多杏树,后来可能是因海滨自然环境条件而只开花不结果,经济价值不高而逐渐消失了……建议园博苑可种部分杏树,哪怕真的有花无果,春天杏花盛开也是一道美丽风景。而古人称杏坛为教书育人之地,集美能成为国家重要教育基地也是自然天成和历代人们的努力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杏林湾水库是当年由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建议,省市政府鼎力,毛主席亲自批准兴建鹰厦铁路,厦门军民众志成城,移山填海,集杏海堤(与厦集海堤连贯)于1955年10月开工,1956年12月建成长2800米的花岗岩石砌海堤。1966年后在大堤内侧抛填沙石作为反滤层,培土封闭,把杏林湾内沿岸的孙厝、英埭头、后溪、锦园、杏林一带的浅水滩地,围垦3万多亩泡淡改造成为稻田。为何集美后溪一带我较为熟悉,因为我夫人谭建光高中毕业后曾经下乡在后溪英埭头当知青,她在英村小学当了两年民办教师,在那有不少学生。好友林龙光先生在后溪公社当过副主任,堂兄董启秀在后溪供销社工作多年……当年的后溪一派田园风光,如今沧海桑田,城镇化了,火車北站和许多院校、科研单位就在那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厦门本岛缺淡水,1972年动工,1980年通水的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中,在堤上兴建1条每秒流量5.3立方米的大水渠。现在堤顶宽度达60多米,高7.3米,长1112米,长堤上胸墙、铁轨、公路、人行道、引水渠并排而设,并间植绿化林木,美丽壮观而实用耐用。苎溪(后溪)等淡水入湖加海水污水妥善处理,久而久之,杏林湾已形成厦门重要淡水备用水源,成为厦门的“西湖”,杏林湖面积为6.9平方千米,与6.38平方千米的杭州西湖面积相当。当然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的西子湖不能同日而语,而杏林湖的湖光苑色别具一格,是市民游客的休闲度假好去处。正因为有杏林湾(湖),才有厦门园博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北陂杏花 </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宋代 王安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年园博苑的郁金香花海,五彩缤纷、繁花似锦的郁金香美不胜收,令游客们目不暇接,叹为观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两岁多的小外孙女柠柠(曾若柠)头一回见到如此赏心悦目的郁金香,欣喜若狂如同飞舞在花丛中的小蝴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厦门园林博览苑的设计施工很合理,由原杏林湾中洲及附近岛屿和湾西、湾北海岸线上的部分地区组成;人工开凿河道,把中洲及附近岛屿统一规划为九个岛,由16座桥梁相互连接,形成“水上园博苑”。由九个岛屿和两个半岛进行总体布局。其中五个为展园岛屿,四个为生态景观岛。以此为基础,分期规划建设东边的自然原生岛、西侧的杏林苑、中部的教育之园、石文化园和北侧的山林休闲园,形成一片中央公园式的大绿地和布局合理的颇有八闽地方特色风貌建筑。多年来已绿树成荫,绿草如茵,花团锦簇,道路宽敞,服务配套齐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现厦门上世纪民国初的骑楼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一群黑衣“斧头帮”挥舞双斧,拉着黄包車,节奏分明地跳着“斧头舞”,邀游人照相,可租服装道具拍摄,每人次十元。建议学日本著名的东京浅草寺(主供奉观音菩萨)景区,让一些勤工俭学的男女青年大学生节假日或课余可以在园博苑内专设区域线路内拉黄包車让游客乘坐体验来赚钱,甚至成为一种职业。据说日本大学生拉着黄包車一路小跑,每趟拉两人,20分钟可赚约人民币400元!与租車公司对半分,每天个人可赚上千元,青春靓丽服务优秀的大学生黄包車已成浅草寺景区一道风景!咱园博苑若每趟50至100元,应该也行!劳动光荣,不分贵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跑电瓶车送快递货物的多如牛毛,愿拉旅游黄包车肯定大有人在,放下身段和清高,人生历程中当过一段如“骆驼祥子”般的人力車夫,还能赚不菲的劳动所得,有啥面子问题?这不啻是一种体验!观念转变一下!各人见解不同很正常!可以各述己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偌大的园博苑内有电动小火車和电瓶車沿站停靠,每人20元,随站可自由上下,还有四轮自行車出租在指定区域骑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门岛上的闽南红砖民居和戏台、福德正神(土地公)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岁的外孙萌萌(曾翊轩)独自去看“虫返地球”自然博物馆(他妈妈专门为他网上预订了门票),这是大型爬虫科普场馆,有犀牛蜥、变色龙、大蜥蜴等种类丰富的爬虫,和“沙漠”“雨林”等自然生态风貌场景,让对自然生物和恐龙等古生物“颇有研究“的他兴趣盎然,留连忘返,他还敢让活灵活现的莽蛇缠绕在手臂上拍照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园博苑所处杏林湾因为自然环境优越,是野生水禽和越冬候鸟等鸟类的天堂,有成群结队的鸬鹚、鹭鸶、野鸭子,美丽活泼的紫水鸡,翩翩起舞的天鹅……正在人工打造“水下森林” ,上方构建75万平方米鸟类栖息地。拓挖深的泥土将把园博苑12万平方米的体育岛增高5米,广植芦竹、落羽杉、木麻黄等喜湿植物,“筑巢引凤”……园博苑将越来越美,越来越好!我们期待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