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折翼天使的自我疗愈

竹林雨潇潇

<p class="ql-block">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折翼天使的自我疗愈 </p><p class="ql-block">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书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于1986年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17岁前从她从未接受学校教育,17岁后她通过自学,考入杨百翰大学,随后争取到剑桥大学读硕士的名额,又赴哈佛大学访学,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最终成为历史学家、作家。听上去奇葩的像个励志故事,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被极端宗教信仰和精神障碍家庭双重伤害下觉醒、逃离和救赎的个人纪传。每一个情节都真实严肃,充满血泪。 </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中的很多细节描写,让普通人难以相信 感觉太过离奇。其实理解不了的人应该庆幸,起码这说明从童年到现在你一直生活在正常的家庭氛围中,让你对这些人与事从未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能理解的人在心底都有不愿言说的故事,不愿回首…… </p><p class="ql-block"> 读这本书第一部分脑海里闪现最多的一个词:逃离。</p><p class="ql-block"> 作者热爱她生活的大山,也有过童年家庭的快乐,最初的她,并不喜欢学习,她热爱自己的父母,也相信自己父母笃信的宗教。如果没有后来一次次惊心动魄的不幸,也许她会和姐姐一样,嫁人生子,继续依赖父母,忠诚上帝。但是一次次死里逃生的可怕记忆:车祸、摔落、骨折、烧伤……充斥的生活,使逃离成为一种本能。父亲一次次浮躁轻率的操作让母亲、哥哥和她伤痕累累,有一次甚至差点把她活埋在垃圾车里;肖恩一次次对她变态的家暴和心理折磨最终促成了她上大学的决心。走上了逃离之路。可以说她想上大学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逃离这个多次伤害过她,而且伤害还会随时发生的家庭。这时的她还不明白她一切不幸的根源,而考上大学逃离这个原生家庭后,她开始认知和觉醒自己家庭的不幸。</p> <p class="ql-block">  所以读到书的第二部分想到最多的词是觉醒。 </p><p class="ql-block"> 她以28分高出杨百翰大学入取线1分,考入大学,在这里她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逐渐认识到父亲对的宗教认识是偏执的,是摩门教的原教旨主义者。摩门教是诞生于美国本土的基督教,早期教义赞同一夫多妻制(后被废止)男尊女卑,女人不能穿暴露的衣服,不能化妆。认为生老病死都是上帝的安排,对抗政府、反对到医院看病和学校教育。他为此编造了许多虚假或夸张的故事,反复的讲给孩子听,目的是让孩子忠于他心中那个无比崇高的上帝。塔拉在大学期间逐渐接受了文明的生活方式、西药,医院,甚至政府助学金(一开始她是宁可去卖血也不接受的),获得了金钱的自由。可以开始考虑金钱以外的东西,于是她又认识了什么叫做“双相情感障碍”。她意识到他的父亲和哥哥肖恩其实都有精神障碍。父亲的轻率、浮躁、自我感觉良好、滥用金钱、被害妄想症、紧张、偏执;哥哥肖恩的偏执、暴力、和控制欲都是精神障碍的症状。家人的一次次受伤都是在父亲轻率急躁状态下的操作所致,而原教旨主义又把这些伤害看成是上帝赋予的痛苦,应该全部接受,不应该去医院治疗。包括肖恩对家人的伤害,也在宗教信仰的前提下被父母忽略。</p><p class="ql-block"> 就如《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中一个片段中讲的,这种精神障碍在不发作时往往无异常人,甚至聪明,风趣,多才多艺,象个天才。所以在摩门教的原教旨掩盖下,他们的病态却可以解释为对上帝的信仰与忠诚,更具备欺骗性,这就是爸爸和哥哥的言行偏激甚至暴力,却被家庭中大多数人谅解,而发现真相的哥哥泰勒和作者却被看作异类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于是她不再相信“世界上只有父亲是对的,其它都是错的”,改变了“十九年来一直都按父亲的要求生活”要尝试用自己方式生活。她开始觉悟偏执狂和原教旨主义瓜分了她的人生,它们把自己从亲人身边带走,只留下学位和证书——一种体面的虚空。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年外祖母与自己的母亲也形同路人,而现在母女分离再度重演(因为父亲的原因母亲也不肯见她)。为了改变一个畸形家庭现状,也为了可以正常的回到“印第安公主”的家乡,更是为了修复自己伤痕累累的内心,她开始了自己的抗争和救赎。</p> <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抗争与救赎。</p><p class="ql-block"> 作者写道:“双相情感障碍”的家庭对孩子有有双重危险因素的打击:首先,在基因上更容易患上情绪障碍;其次,因为充满压力的生活环境和患病父母糟糕的教育方式。所以这里的抗争与救赎首先就是与自我的抗争,以及自我的救赎。长期错误的心理暗示,使作者很难融入群体,极度缺乏自信,曾一度出现心理问题。就如《卖花姑娘》的主人公,虽然身处名牌大学,内心却是自卑的,认为自己不属于这里。这时她的导师告诉她,“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内心”“她只是一个穿着漂亮衣服的伦敦人,直到她相信自己,那时,她穿什么衣服都不重要了”。教育让她找到了“积极的自由”,实现了内心的蜕变,将自己从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p><p class="ql-block"> 对家人的救赎:她与母亲谈了对父亲精神疾病的看法,为了让家人明白哥哥肖恩的精神障碍,她对父亲说出了肖恩要枪杀姐姐想法(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其他和肖恩接触过的人也都觉得他有问题)。但偏执的父亲却不愿相信,他打电话让肖恩过来当面对峙。肖恩拿着带血的刀过来,作者顿时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只得否认自己所讲的一切,才逃得一劫。塔拉当时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一个被她轻信的来自母亲的谎言(也许是为了让父女俩和解),母亲说曾和父亲谈起他的精神障碍问题以及肖恩的问题,并告诉她父亲已经找肖恩谈过这些事了。一年以后她才明白,母亲的那些话只是说给她听的,父亲根本就没承认过自己有躁郁症,更没有和肖恩谈过类似的任何问题。精神疾病在美国也是被人讳莫如深的,更何况她有一个偏执的摩门教家庭。所以从那晚以后,支持她的妈妈和姐姐仿佛一夜倒戈,所有的真相都成了她的编造。于是在家人的认知里,“肖恩已经重生,精神得到净化。赎罪已治愈了我们一家人,一切都已恢复如初,除了我”。显然,她还救赎不了她的家人。这让作者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记忆,开始自我怀疑,在书中作者在有些事情上反复取证、重复细节,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真实。幸而哥哥泰勒洞悉这其中的一切,坚定的和她站在一起。当然这要有一个在真相和家庭间艰难抉择的过程,本书的第一页中间四个字“献给泰勒”,表达的是一种别人体味不到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深远,有人说“回不去的故乡和童年”,但有时却是“走不出的故乡和童年”,当回忆成为梦魇,当故乡和童年成为羁绊时,“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的原名如果直译为“受过教育的”,因为作者认为自己的蜕变来自于教育,是教育改变了她的信仰,她的思想、她的人生。但直译无法表达书的深刻内涵,任爱红老师译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自《圣经.诗篇》,既有逃离的意思,又有寻找新的信仰的含义,可谓神来之笔。塔拉如同折翼的天使,用教育修复了自己的翅膀,成为自由飞翔的自我,飞向自己向往的山。</p> <p class="ql-block">  虽然塔拉的家庭如此不堪,在充满痛苦与无情的文字间却又深深感到作者的依恋与深情。最残暴的哥哥肖恩,在正常时与她愉快的玩游戏,并称她“小妹”,在她的马受惊时,奋不顾身的去救她;哥哥泰勒第一个鼓励她读大学,并在她受全家人排斥的时候,给了她坚定的支持;当她在因父亲反对,为上不去上学犹豫时,母亲果断的鼓励她,“去吧,你不应该属于这里”。父亲最反对她上学,但在她远赴剑桥时:“如果你在美国”,他低声说“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p><p class="ql-block"> 对于家庭每个人在逃离的时候,都有潜意识里的眷恋,那种感觉很复杂……。书中说她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列举父亲的缺点,其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只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她就会从压抑的负罪感里解脱。但她的负罪感源于她从小潜意识里对父亲的服从(爸爸永远是对的,没有服从就是错的),源于她童年记忆里的不幸与恐惧,真正的摆脱是和内心世界里那个受伤的小孩和解。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感觉到她是正确的,但这一点她并不自信,对于自己全新的选择她也想象出两个负面的词“虚伪”“背叛”。塔拉最终选择不再与父亲相见,但她也不再在内心与父亲耿耿于怀,终于和自己的内心和解,摆脱了对家庭的负罪感。父亲对她的影响还会长久存在,不过她会平静地接纳与共处。</p><p class="ql-block"> 我的一点感受:作者在写这本书时32岁,我没有查出她的个人情况,感觉她应该还没有自己的家庭。以她这个年龄和阅历,还没到可以真正理解亲情,放得下仇恨的时候。她选择性的更多地记录了父亲的负面的东西,刻意忘记“小时候,他笑起来全身抖动、眼镜闪闪发亮的样子……”那些与父亲的美好的回忆,其实说明她还是在选择性的逃避过去。她担心如果在她内心父亲美好的一面一旦占据上风,她的负罪感就会重来。真正的接纳是在接纳自我的时候,也会从实质上去理解他人,实现对自己和他人的客观观照。从而和自己,和他人都做到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解。塔拉并没有失去她对父亲的爱,而父亲也深爱着他的孩子们。亲情、疾病和信仰的矛盾冲突交汇在一起,这个结还是留给时光去解开吧。如果真有某个契机,化干戈为玉帛,我倒想作者应该再用笔写出来,书名就叫《你当像鸟飞回你的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