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9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我在江阴东门外的东风西街8号,被胡山源称为半村的老宅里,生生地被我母亲唤醒并快速地穿好衣裤,透过床横头那盏带白色灯罩的电灯,眼见擦黑的窗洞之外,还没有一点天亮的意思,我在睏涩朦胧中,跟着大人走出七跷八裂的地板房间,再顺着室内走廊向西走,当打开朝向院落的大门的刹那间,凛冽的寒风迎面扑来,让我猛地清醒过来。</p><p class="ql-block">原来,我是昨天随母亲从乡下到江阴城里的姨婆家来投宿的,前两天,我那远在云贵高原的舅舅借道来探望自己的亲姐,舅舅要走了,母亲准备送舅舅到无锡去乘火车,为了赶乘江阴去无锡的头班汽车,我们只能隔夜投宿到江阴的亲戚家,便于当天一大早,从江阴东门亲戚家赶赴西门的长途汽车站。</p><p class="ql-block">我这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屁孩,在县城大街上昏黄的路灯下,紧跟着大人的脚步不敢有一丝懈怠,舅舅边走边夸我,使我更加地起劲起来,经过近一小时的步行,我们顺利赶上了江阴去往无锡的头班汽车。</p><p class="ql-block">江阴去无锡的班车破旧且肮脏,乘客满满当当的,大家正七嘴八舌中,一会儿就过了西门的大洋桥,向南拐弯后,汽车开始行驶在用弹石铺筑的马路上,汽车剧烈地颠波振荡,发出振耳欲聋的声响,所过之处,车尾随即翻卷起滚滚黄尘,而我的双眼则紧盯着车窗外急速向后远去的树木、农田和村庄,兴奋而好奇,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远行”,那个年代,对一个身处乡下的孩子而言,是绝无仅有的经历——至少对于和我在一起的小伙伴们来说,这条锡澄公路是当年江阴往返无锡唯一便捷的陆路通道,这是我对锡澄公路的最初记忆。</p><p class="ql-block">1975年暑假,我小学毕业去苏州叔父家,汽车照例途经锡澄公路,而之前用弹石铺筑的路面,也已全部改铺成了黄砂,成了一条真正的黄砂公路,路两侧栽种的成排杨柳树,绵延远去一眼望不到头,开在路上的汽车,比之前的弹石路平稳了许多,汽车驶过后的滚滚长龙,如影随形,一如已往。</p><p class="ql-block">1980年代初,我和二位相好的工友,决定在厂休日,骑自行车去无锡逛逛,小年轻劲头足,说走就走,当天一大早出发,人手一辆自行车,三个人骑行在锡澄公路黑色的柏油路上,你追我赶到也轻松畅快,中途在青阳汽车站休息歇脚,中午时分抵达了无锡北栅口。在无锡兜兜转转了大半天,迹近下班高峰,才想起要打道回江阴。</p><p class="ql-block">回程骑行到堰桥,太阳已落山,天暗下来,大家停下,找了家路边小吃店,吃碗面继续赶路,这时,每个人已全然没有了早晨出门时的劲头。旷野里的公路上,没有一盏路灯,摸黑在公路上骑车,对面疾驶而来的汽车开着车灯,刺的睁不开双眼,三人同行的队伍,逐渐拉开了距离,等到了江阴会合,已经是晚上的八、九点钟。</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我在无锡求学,有一年学校放寒假,有二位江阴的同学,说是一起骑车回江阴,那天下午出发,天气晴好,但老西北风刮得呼呼响,我们三个顶着寒风,足足骑行了有三、四个小时才到江阴,实在累的够呛,其中一位同学,据说到家后,整整休息了一星期才恢复过来。</p><p class="ql-block">之后改革开放,商海弄潮,我从锡澄公路出发,去往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千禧之年,我因工作需要,购置了第一辆私家车,开始几年,锡澄公路还算通畅,交通也便捷高效,但没过几年,私家车数量猛增,锡澄公路变的拥堵起来,以至于越来越堵,锡澄间交通一度成为了瓶颈,很是令人头痛,好在后来的几年,逐渐有锡澄高速公路、霞客大道等相继通车,才使得锡澄之间的交通得到改观。</p><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31日,无锡首条市域轨道交通线S1线正式开通运营,这对锡澄两地来说,无疑是深具历史意义的大事件!从此,“通江达湖”不再是梦想,从地理意义上讲,S1线不仅让长江和太湖两片自然水域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握手”,同时也以120km/h的最高时速构筑起锡澄两地的“半小时通勤圈”。</p><p class="ql-block">这条从2009年便开始规划的S1线,现如今正式开通运营,前后历经了15个春秋,锡澄两地市民翘首企盼了太久太久,开通试乘天天曝满,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p><p class="ql-block">S1线的开通一方面在市域范围内极大地增强了锡澄两地之间市场资源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壮大,加速锡澄一体化;另一方面也将促使锡澄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接轨长三角,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铺路筑桥”。</p><p class="ql-block">这条纵贯南北的线路,像穿针引线一般将江阴外滩、鹅鼻嘴公园、中山公园、徐霞客故居以及无锡市区的惠山古镇、南禅寺、崇安寺、小娄巷历史街区等数十个文旅景区串联起来,让吴地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在新的时代融汇贯通,让人们的文化归属感、认同感不断加深。</p><p class="ql-block">S1线对于锡澄两地而言,更有着独特而又深刻的情感价值,极大地方便改善了锡澄两地市民长期以来旺盛的互通和往来需求。或旅游观光、或团建联谊、或探亲访友……火热开通的S1线串联起多个站点,连接着无数的家庭;飞驰而过的轨交列车满载着往来的乘客,牵动着浓浓的乡情,让远隔数十公里的人们心更近、情更深,锡澄协同发展,共同去奔赴、拥抱一个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怀自明</p><p class="ql-block"> 于2024年新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