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一年:1970!</p><p class="ql-block">告别父辈的驻地,</p><p class="ql-block">我们风尘仆仆,</p><p class="ql-block">又走进另一个驻地一一广东潮安凤山。</p><p class="ql-block">脱掉父辈发白的旧军装,</p><p class="ql-block">换上簇绿的新军装,</p><p class="ql-block">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了大熔炉,</p><p class="ql-block">时刻准备百炼成钢。</p><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围墙,没有大门,</p><p class="ql-block">农村稻田环绕着四周,常闻声声蛙呜。</p><p class="ql-block">55军141野战医院——军旅生涯的第一个阵地,</p><p class="ql-block">它,见证了我们的年轻。</p><p class="ql-block">多少年以后,</p><p class="ql-block">才从院史馆里知道:</p><p class="ql-block">141医院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艰苦的边防基层单位,</p><p class="ql-block">正是这个最"艰苦"铸造了我们的胸襟!</p><p class="ql-block">与我们共同奔赴粤东的同年兵里,</p><p class="ql-block">有的战友分到了师医院。</p><p class="ql-block">馒头山的163,</p><p class="ql-block">莲塘的164,</p><p class="ql-block">龙川的165。</p><p class="ql-block">这熟悉的番号,</p><p class="ql-block">是局外人看不明白的数字,听不懂的声音。</p><p class="ql-block">那里更加艰苦,更为严格,</p><p class="ql-block">磨炼了战友们的意志,勇敢的心。</p><p class="ql-block">岁月在潮汕大地上绽放,</p><p class="ql-block">有多少动人的故事,时光巳经倾听。</p><p class="ql-block">五十四年后的今天,</p><p class="ql-block">虽不能相拥叙旧,</p><p class="ql-block">但微信沟通聚集了我们。</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共同纪念一起走过的岁月,</p><p class="ql-block">一起抒发我们共鸣的豪情!</p><p class="ql-block">回首当年,</p><p class="ql-block">多少往事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多少记忆在脑海中浮沉。</p><p class="ql-block">肥大的军装掩不住满脸稚气,</p><p class="ql-block">从父母呵护的孩子变为绝对服从纪律的兵。</p><p class="ql-block">出操,踢正步,叠被子、整内务,</p><p class="ql-block">那一切如同昨天的经历,</p><p class="ql-block">已成为我们血液中的成份。</p><p class="ql-block">立正、敬礼!</p><p class="ql-block">为我们从军的共同经历,为那不可磨灭的青春!</p><p class="ql-block">忘不了:</p><p class="ql-block">从护训队姐妹们晾晒绷带,</p><p class="ql-block">到刮台风停电值夜的孤灯;</p><p class="ql-block">从牛田洋双抢的挥汗如雨,</p><p class="ql-block">到医院的菜地里浇水淋粪;</p><p class="ql-block">从凤凰山采药的不辞劳苦,</p><p class="ql-block">到大拉练野营的奋不顾身,</p><p class="ql-block">从农村医疗队的救死扶伤,</p><p class="ql-block">到保障集训演习专业严谨。</p><p class="ql-block">年轻的我们,不辱使命!</p><p class="ql-block">忘不了,</p><p class="ql-block">一声轻轻地“起床了”的夜班唤醒,</p><p class="ql-block">立刻爬起来,工装上身。</p><p class="ql-block">寡油无肉的夜宵也那么甘美,</p><p class="ql-block">不眠之夜里忙碌,我们尽力尽心。</p><p class="ql-block">忘不了,</p><p class="ql-block">尽管有各种清规戒律,</p><p class="ql-block">姑娘们还是悄悄在宿舍里,</p><p class="ql-block">烹一锅鲜美的薄壳,</p><p class="ql-block">鲜甜的滋味伴随着热情的气氛。</p><p class="ql-block">至今无法忘怀,</p><p class="ql-block">每每想起还十分欢欣。</p><p class="ql-block">忘不了,</p><p class="ql-block">滿天星空下的小板凳上,</p><p class="ql-block">坐着年轻的姑娘含泪思念母亲。</p><p class="ql-block">宿舍前仰天感怀,</p><p class="ql-block">少小离家攒下的别绪愁情。</p><p class="ql-block">忘不了,</p><p class="ql-block">长长的韩江大堤,</p><p class="ql-block">潮州的金山公园,</p><p class="ql-block">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p><p class="ql-block">周末,我们在那里挥洒充沛的精力,</p><p class="ql-block">玩得尽兴。</p><p class="ql-block">更忘不了,</p><p class="ql-block">1979年参战自卫反击,</p><p class="ql-block">我们义无反顾,坚强勇敢,不惧牺牲。</p><p class="ql-block">无论是前线参战,</p><p class="ql-block">还是后方留守,</p><p class="ql-block">我们经受了考验,</p><p class="ql-block">交出了令父辈骄傲,让领导滿意的答卷,</p><p class="ql-block">这让我们引为自豪,</p><p class="ql-block">八一军旗上有我们的风采。</p><p class="ql-block">青春是那么美好,</p><p class="ql-block">不可复制的军旅生涯,</p><p class="ql-block">刻下我们共同的经历,</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人生!</p><p class="ql-block">在141,</p><p class="ql-block">我们学会了承受痛苦,委屈,误解,</p><p class="ql-block">我们学会了宽容,理解,顾全大局。</p><p class="ql-block">在141,</p><p class="ql-block">我们练就了责任心,集体荣誉感,</p><p class="ql-block">不论经历怎样的艰辛委屈,</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敢做敢当,绝不后退。</p><p class="ql-block">每一个醒来的清晨,</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朝气蓬勃面对新的崎岖!</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p><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p><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过的军旅岁月,</p><p class="ql-block">有热忱,有理想,</p><p class="ql-block">有迷惘,有孤独,</p><p class="ql-block">但无憾,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乐于投身军营的熔炉,</p><p class="ql-block">接受千锤百炼,</p><p class="ql-block">成为高标号的钢精!</p><p class="ql-block">战友之间的安慰,</p><p class="ql-block">同情、理解、支持,</p><p class="ql-block">是弥足珍贵的友谊,</p><p class="ql-block">是不可比拟的战友之情!</p><p class="ql-block">脱下军装,</p><p class="ql-block">战友们仍然生活的各自精彩,</p><p class="ql-block">不虚枉度日,保持军人的胸襟。</p><p class="ql-block">各自在不同的岗位,</p><p class="ql-block">仍然都是精英。</p><p class="ql-block">那是因为:我们是七零年的兵!</p><p class="ql-block">回首当年,</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放声地说:</p><p class="ql-block">在最美的年华,</p><p class="ql-block">我们拥有无悔的青春。</p><p class="ql-block">从少年到青年,</p><p class="ql-block">从青年到中、老年,</p><p class="ql-block">从豆蔻年华走向美美的黄昏。</p><p class="ql-block">这正是人生的金秋时节,</p><p class="ql-block">我们拥有成熟的从容,</p><p class="ql-block">我们懂得活出大度的心。</p><p class="ql-block">守护我们内心的清纯吧,</p><p class="ql-block">仍然挺直我们的脊梁,</p><p class="ql-block">不忘青葱岁月,</p><p class="ql-block">不惧白发苍苍,</p><p class="ql-block">满头白霜挡不住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满脸皱纹拦不住我们对新事物的学习渴望,</p><p class="ql-block">那是因为:</p><p class="ql-block">我们深知青春是一种态度,</p><p class="ql-block">无关年龄。</p><p class="ql-block">那是因为:</p><p class="ql-block">141的战斗岁月已赋予我们永葆青春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战友们,</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共同举杯,</p><p class="ql-block">为了我们共同的军旅岁月,</p><p class="ql-block">为了再重逢、相拥,</p><p class="ql-block">珍重!</p><p class="ql-block">战友们,</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共同举杯,</p><p class="ql-block">为了我们不老的青春,</p><p class="ql-block">为永远的军人情怀!</p><p class="ql-block">敬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作者:【姜萍】 耿继红</span></p> <p class="ql-block">1970年新兵队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141野战医院广播室播放员,70年的兵。</p> <p class="ql-block">141野战医院政治处干事,70年的兵。</p> <p class="ql-block">141野战医院医务处统计员,70年的兵。</p> <p class="ql-block">141野战医院一所70年的兵</p> <p class="ql-block">141野战医院二所70年的兵</p> <p class="ql-block">141野战医院三所70年的兵</p> <p class="ql-block">141野战医院手术室70年的兵</p> <p class="ql-block">141野战医院药剂科70年的兵</p> <p class="ql-block">141野战医院理疗室70年的兵</p> <p class="ql-block">1970年5月,70年的兵代表141医院到牛田洋参加纪念《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展览讲解结束后留影。</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1971年到北京军事博物馆讲解55军军史展览工作结束后,在军博天台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1年,70年的兵在二所病房前认真听韩献萍护士长讲护理知识。</p> <p class="ql-block">1971年,141野战医院救死扶伤牌匾前留影的70年兵。右下图:走在巡诊回来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1971年,70年的兵,上图:141医院一所女兵集体宿舍外留影。左下图:李楚华在141野战医院南山二所,三所女兵集体宿舍外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1年,141野战医院70年的兵,在五十五军军人服务社桥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1年,70年的兵,右上图:141医院汽车班油库外留影。右中、下图:141医院礼堂门前留影。左上图:141医院院机关所在地留影。左中、下图:141医院门诊部门外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1年10月,141野战医院二所参加55军组织的野营拉练,排第六位70年兵李丽娜,排第八位70年兵安信华。</p> <p class="ql-block">1972年,141野战医院短期护训班结业集体照(左图)。右图:一班照,第一排自右向左司徒少萍,孟沈松,张菊芳。第二排自右向左韩榕,耿继红,张玲(69年的兵),周敏。第三排自右向左刘桂花,刘玲娜,王玲,孙宁桂,安信华。</p> <p class="ql-block">1972年141野战医院70年的兵,仨人逛潮州公园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军中小花。</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战友情深。</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青春岁月友谊长存。</p> <p class="ql-block">1972年70年的兵,张菊芳随医院组织的医疗小组下到牛田洋所在部队巡医问诊。</p> <p class="ql-block">1973年,老护士李美音教我们如何操作输液,其中三名70年的兵:李丽娜,安信华,孙宁桂。</p> <p class="ql-block">1973年,70年的兵,炊事三人行。下图:劳动最光荣。</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141医院竹林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右上图:70年的兵,畅叙家常。左上图:55军露天游泳池跳台楼梯上咔嚓一张。右下图、左下图:青春的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1973年参加护训队学习的70年兵(上、下图左一均是潘春雷),认真听药农讲解草药知识。</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自娱自乐,生活情趣满满滴。</p> <p class="ql-block">上图、左中图:70年的兵,李楚华随141野战医院文副院长带队,下到牛田洋为部队指战员医疗服务后留影。右下图:1973年,70年的兵,李楚华在广东汤坑31野战医院参加护士长培训班学习留影。</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处处自然风光下有我们青春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右上、左上图:141医院二所猪圈池塘边留影。右中图:二所病房长廊外留影。左中图:二所营养食堂外留影。右下图、左下图:二所所部门前笑魇如花。</p> <p class="ql-block">141野战医院70年的兵,时刻准备着!</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我们是141医院篮球队队友。</p> <p class="ql-block">1974年141野战医院70年的兵,王素芳参加55军军游泳队集训比赛留影。</p> <p class="ql-block">右上图、左上图:70年的兵,在牛田洋参加劳动,休息中坐在稻谷堆上歇歇脚。右下图、左下图:瞧潘春雷不惜力干的是热火朝天。</p> <p class="ql-block">1975年,141野战医院传染科70年兵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潮州韩江堤上爽歪歪。</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闲庭信步在潮州韩江大堤上。</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潮州公园是我们常去玩耍游乐之地。</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1975年参加野营拉练。</p> <p class="ql-block">141医院二所70年的兵,欢送李丽娜上调广州军区第二门诊部合影留念。前排自右向左:杨赞红,潘春雷,刘玲娜。后排自右向左:安信华,李丽娜,王素芳,董玲珑。</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1976年141医院政治处门前来张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上图认真学习讨论中,右一耿继红,右二刘东升。下图,1977年,耿继红随141医院医疗队到牛田洋为指战员医疗服务。</p> <p class="ql-block">1978年底,141野战医院一所随55军军部来到广西宁明前线上石镇油隘村,距离中越边境线2里地,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线战救任务的70年兵,赵新,王丽,王玲,王红兵,韩榕,耿继红,周敏。</p> <p class="ql-block">1978年底,141野战医院一所随55军军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线战救任务的70年兵,耿継红,周敏。</p> <p class="ql-block">1978年底,141野战医院一所随55军军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线战救任务的70年兵,王红兵,韩榕。</p> <p class="ql-block">1978年底,141野战医院一所随55军军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线战救任务的70年兵,赵新。</p> <p class="ql-block">1979年1月,70年的兵,张菊芳在前线指挥部(广西凭祥布哢)与当地工作人员留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上图:1979年2月,70年的兵,在开战前夕从上石摸黑(不能开车灯)开拔到油隘村后,住进的猫耳洞,几天后设法拍下的珍贵照片。下图:油隘村留影。</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1979年2月,广西宁明物资转运站(当年141野战医院三所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二线战伤救治转运伤员驻地)。</p> <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广西宁眀县物资转运站,141野战医院三所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二线战救任务的70年兵,姜萍带领两名地方民兵在清洗瓶子为制液备用。</p> <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停战,在广西宁明县物资转运站,141野战医院三所抗休克小组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二线战救任务成员合影的70年兵孙宁桂,安信华。</p> <p class="ql-block">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停战后,70年的兵:韩榕,姜萍,王素芳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停战后,141野战医院三所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二线战救任务的70年兵,王素芳在前沿坑道瞭望。</p> <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停战后,70年的兵在广西宁明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停战后,70年的兵张菊芳随前线指挥部广州军区江變元副司令及随从人员在凭祥友谊关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停战后,70年的兵张菊芳随首长赴越南凉山考察。</p> <p class="ql-block">战后,70年的兵张菊芳与周延华军医,陪同中央慰问团团长王首道在凭祥金鸡山炮兵阵地参观后留影纪念。左下图张菊芳在友谊关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战后,70年的兵张菊芳,赵新与保健军医周延华、军区总医院男军医,陪同中央慰问团首长参观南宁军用机场后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停战后,70年的兵,被战争炮火洗礼过的友谊关傍建筑物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停战后,70年的兵,141野战医院一所手术组成员在广西宁明边境线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停战后,撤军前,141野战医院70年的兵与55军政治部主任留影。</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上图:在141医院传染科后建的两层医护办公楼前留影。右下图:在一所、二所病房连廊处留影。左中图:白衣天使的笑脸。</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上图:1983年,141医院手术室为术中病人输血。右下图、左下图:1980年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1986年,70年的兵与141医院三所及手术室医护人员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6年春节,70年的兵,转业后在广东电视台工作的刘东升记者,与战地采访小组,随广东省慰问团,赴广西法卡山报道边防三师守边卫国的广东籍官兵。上图:与边防三师边师长(广东籍)合影。下右、左图与边防三师指战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70年的兵,1979年以一名军人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86年重返参战地,是以一名记者来到广西边境法卡山阵地采访报道守疆卫国的将士们。并下战壕亲身体验前线守疆战士们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1998年,70年的兵在广州。自右向左:郭丽霞,王素芳,董玲珑,王丽,韩榕,王玲,刘秀娥。</p> <p class="ql-block">2010年长居广州的70年兵在二沙岛相聚。上图自右向左:董玲珑,刘东升,孟沈松,张菊芳,司徒少萍,赵新,耿继红。后排自右向左:李丽娜,王丽,王素芳,姜萍,周敏。中右图自右向左:王丽,李丽娜,张菊芳,司徒少萍,赵新,耿继红。中左图自右向左:李丽娜,张菊芳,司徒少萍。下图右一张菊芳,右三周敏,左二赵幼莉。</p> <p class="ql-block">2010年11月,70年的兵故地重游。</p> <p class="ql-block">2011年,70年的兵在广州相聚,上图右一耿继红,右二赵幼莉,左一王丽,左二赵新,左三姜萍。</p><p class="ql-block">下图自右向左:王丽,耿继红,赵新。</p> <p class="ql-block">2014年10月在广州的70年兵,右一王素芳,右二刘东升,右三安信华,左一孙宁桂。</p>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广州东江宾馆,出发前回潮州,141野战医院一、二、三所部分人员集体留个影。70年的兵第一排右一孙宁桂,右二王玲,右三李丽娜,右五安信华。第二排右三刘秀娥,右五董玲珑,左五王素芳。</p>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出发去潮州的广州南站高铁候车大厅,留影的70年兵,前排右一安信华,右二王素芳,后排左一耿继红。</p> <p class="ql-block">阔别了近40年的一一家,天南地北的70年兵在2014年11月回家了。孟沈松,王素芳,王雪萍,安信华,李楚华,张雅莉,董玲珑。当我们站在40年前成长的地方,心情即兴奋,又感慨,院貌早已换新颜,一栋栋的高楼门诊、病房,覆盖了我们豆蔻年华记忆中的瓦顶营房。还好原址方位没变,还能找到一、二、三所病房位置。80年代中期全军裁军合并,已将一四一野战医院更名为一八八医院。建起蓝色琉璃瓦顶围墙和门卫室,一八八医院五个大字金灿灿地刻印在围墙壁上、门诊大楼顶上。我们当年在医院没有围墙,只有稻田地里此起彼伏的蛙鸣,一四一野战医院更不会刻字在醒目之处,因为是野战医院,还有一定的保密性。</p>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回原141野战医院的70年兵,上图张雅莉,安信华,董玲珑。左下图安信华,刘东升。右下图分别是李丽娜,安信华,孙宁桂,李玉珍。</p>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70年的兵,上图潮州宾馆自右向左:刘秀娥,刘东升,耿继红,安信华,王素芳,李丽娜,孟沈松,潘春雷,张菊芳,李玉珍。</p><p class="ql-block">下图一八八医院自右向左:耿继红,孟沈松,王素芳,王雪萍,安信华,李楚华,张雅莉,董玲珑。</p>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在潮州宾馆相聚的部分70年兵,李玉珍,孙宁桂,潘春雷,王素芳,安信华,刘东升,刘秀娥,张菊芳,孟沈松,李丽娜,耿继红。</p>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左图在潮州宾馆外的70年兵,耿继红,安信华。右图在宾馆内的安信华,王素芳。</p>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潮州宾馆欢歌笑语的70年兵,李丽娜,李玉珍,潘春雷,孙宁桂,安信华,王素芳,王玲,张雅莉,耿继红。</p>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潮州凤凰山上的70年兵(曾经多次来到凤凰山采过药)前排右一王素芳,右二安信华,左三孙宁桂。中图李玉珍和安信华。左下图右一李丽娜,左一张菊芳。</p>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在凤凰山山庄上的70年兵,安信华,张菊芳,李丽娜。</p>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汕头南奥岛海滩潇洒一回的70年兵,张菊芳,孙宁桂,安信华,李丽娜。</p> <p class="ql-block">2016年,70年的兵随原参战一所,三所部分战友重返参战地留影。</p> <p class="ql-block">2016年,70年的兵孙宁桂,郭史晞随141野战医院一所、三所部分参战人员来到广西凭祥匠止烈士陵园祭拜英雄烈士。</p> <p class="ql-block">2017年5月,在广州部分的70年兵小聚一堂,前排自右向左:赵新,安信华,刘秀娥。后排自右向左:周敏,王素芳,耿继红,刘东升。</p> <p class="ql-block">从军半个世纪过后的2021年5月,部分70年兵在广州,相拥畅叙不老青春!特殊时期留下的特别珍贵照!第一排自右向左:赵新,司徒少萍,刘秀娥,安信华,耿继红,刘东升。第二排自右向左:韩榕,周敏,王素芳,董玲珑,李丽娜,孙宁桂。</p> <p class="ql-block">边品美食边叙军旅生涯的点点滴滴,瞧众人欢声笑语不休。</p> <p class="ql-block">70年兵的半个家庭成员照。前排自右向左:韩榕,耿继红,安信华,司徒少萍,刘秀娥,董玲珑,刘东升,赵新,王素芳,孙宁桂。后排自右向左:周敏,李丽娜,王丽。</p> <p class="ql-block">战友战友亲姐妹。上图自右向左:孙宁桂,周敏,王丽。右下图自右向左:司徒少萍,刘秀娥,耿继红。左下图自右向左:王素芳,耿继红。</p> <p class="ql-block">还是战友情深似海。上图自右向左:耿继红,赵新,王素芳,周敏,董玲珑。下图自右向左:李丽娜,孙宁桂,司徒少萍,安信华,王素芳,董玲珑。</p>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70年的兵安信华,重返参战地来到宁明火车站。当年广西宁明火车站是141野战医院三所,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二线战伤救治转运伤员任务中,120天里往来最频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重返参战地的70年兵,安信华来到1979年2月141医院三所承担二线战伤救治转运伤员驻地(战时广西宁明物资转运站上图简陋的手术室,下图现为广西宁明县物流货运公司仓库)。</p>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70年的兵安信华来到广西凭祥匠止烈士陵园。祭奠141野战医院一所曹护士长的爱人,55军164师侦察科科长刘稳岩烈士。右上图我与守墓人周卫高留影,他父亲1979年2月17日开战时作为担架员随55军164师过境参过战,战争结束后,建起烈士陵园,他父亲周大潘就在匠止烈士陵园成为第一代守墓人。周大潘去世后其子周卫高接班继续守护陵墓,子承父业两代人对英雄烈士的敬仰守护和无私奉献精神令我感动。</p>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70年的兵安信华来到广西凭祥友谊关。见证这座传奇、沧桑、承载了各个历史时期赋予它使命的雄伟古老关楼。1979年3月下令停战后,想来友谊关,但是当年三所仍然坚守收治伤病员,紧张繁忙的护理工作没有时间,直到同年6月接令撤军离开广西宁明,也没有去成,看看战时状态下的友谊关。2023年3月终于心愿达成。</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70年的兵赵幼莉,耿继红来到广西靖西烈士陵园祭拜(赵幼莉的弟弟赵幼林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荣立二等功)。</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70年的兵耿继红在广西宁明烈士陵园祭拜。</p> <p class="ql-block">2024年春节前夕,70年的兵刘东升故地重游。更名后的一八八医院,为适应新时期发展,国防战略任务的需要,整建制更名为海军陆战队医院,新的角色新的使命,继续奉献在强国强军的征程上!也为我们全体70年的兵曾在此院挥洒过热血青春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 70年的兵,在解放军的大熔炉里得到了锤炼,铸就了坚强的意志和信念!伴我们成长本色长青!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离开部队,但是一日戎装在身的军旅生涯,终身难忘!回首往事,最不后悔是这辈子当过兵参过战!敬爱的战友们,用我们余生敬过往,敬自己,敬永恒的战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