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的突想

丁维春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正月初五,财神日,同时又是西方的“情人节”。朋友圈有称“双节”的说法。(其实是不伦不类的。一个是中国的传统春节,一个是西方的“洋垃圾”,不可同一而语的。)</p> <p class="ql-block">对于财神日,这是咱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我没必要去评说。对于“情人节”,我到有一点自己浅薄的见解。想说出来,得到亲们的指教。</p> <p class="ql-block">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去上海过年,每天一个地方,一个花样,功课做得好,天天有美篇。但给我最大收获的,还是看了两部电影:《飞驰人生2》和《麻辣滚烫》。</p> <p class="ql-block">想必亲们也关注了,这是今年春节票房最突出的两部贺岁片,一部是韩寒导演,沈腾主演;一部是贾玲导演且主演的。如果让我评价哪部比较好?我的回答是:伯仲之间,各有千秋。两部励志片,都是正能量;明星吸眼球,文宣如轰炸;故事讲得好,催人泪花流;导演功夫深,演员可圈点。</p> <p class="ql-block">再引入一个话题,最近都快网爆了,梅西在香港与在日本两个态度,引发中国球迷的滔天愤怒。其实,背后的真相,可能仅仅是钱在作怪,在香港没给到位。</p> <p class="ql-block">朋么,我到底想说什么呢?只因看了法国华侨何宇红女士(著名策展人、作家、评论家)的《”惰人节”说事儿》的文章,让我突发其想罢了。</p> <p class="ql-block">其一,何必崇洋迷外。这是我说的第一个观点。泱泱中华有五千年文明史,有关爱情的精典故事,如《红楼梦》《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和欧美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茶花女》《简爱》等比较,都很感人,同在一个级别上。中国人的七夕节(牛郎与织女)其实就是“情人节”。何必去讨好人家的这些“洋垃圾〝,让中国的年轻人对于“爱情观”变得这么低俗,不.伦不类。</p><p class="ql-block">其二,积极活在当下。两部贺岁片,是春节档期的,正月初五影院里正放映着呢。我建议,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去看一看。它们可以激发人内心对生活的勇气,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富含很深的人生哲理,“双节”去看这样的电影汲取营养,比送花花草草或金银珠宝给所谓”老情人〝或“小情人”强百倍。</p><p class="ql-block">其三,学会独立思考。对于梅西铺天盖地的评论,其实许多人是跟风走的,自已不动脑子的。本来是一个小小的“商演”足球,被上纲上线,变成“政治”站队,不禁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与人相处,我们待人之道,常常是为了取悦别人,不惜违心说话,甚至违心做事。</p> <p class="ql-block">做“美篇”,本来是基本用图片展示的一种形式,可我现在把它作为“日记”了。我的小观点也不展开叙述了,权当是与观众商榷交流,也算是对我挚亲好友的“双节”慰问和答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