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新春游辰阳古镇》一一阳光男人

阳光男人

<p class="ql-block">  题外记:写此文,希望能善意提醒辰溪各界人士,着力传承辰州文化,真实还原历史典故,推崇大旅游业发展,再建美丽千年古镇。 </p><p class="ql-block"> 辰溪<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怀化北部,湖南西部, 古称“辰阳”,为历代郡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当川黔之通衢”和“扼云贵之锁钥”之誉称。</span>古镇辰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沅江河畔“辰阳”最早见于屈原《楚辞•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这里是中华龙文化发祥地、善卷归隐地、二酉藏书处、屈原涉江拜登处。</p><p class="ql-block">正文:</p><p class="ql-block"> 龙年正月初五,天气很好,中午去河边捡石头,先顺防洪堤走了一圈,回来时走辰阳古镇老街的沿着河边石板路,一边走一边看,拍了些照片,感触颇深。</p><p class="ql-block"> 辰阳古镇这里以前叫柳树湾村,现在更名柳树湾社区。应该是种了很多杨柳树,便利的码头,商贾云集,青石板路,高大的窨子屋,红墙连成一片,辰、锦两河交汇入沅江,美不胜收。现在这些如水中月,镜中花,不再呈现。</p><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防洪堤修好几年了,我今天还是第一次走。踏在青石板路上,左边已乱草丛生,到处种满了蔬菜,右边依在的房屋,也参差不齐,没有感觉到一丝古镇的厚重。</p><p class="ql-block"> 石板是后面新铺上去的,历史的痕迹与沧桑荡然无存,残檐断壁和零乱的建筑让人不敢驻足。</p><p class="ql-block"> 沿路走,偶尔还保留有一二段的红石围墙保坎,上面写满了无奈与悲伤,古老高大的围墙也只有杨任故居那里稍好点,其他地方也很难看到完整的了。</p><p class="ql-block"> 古辰阳景点很多,一路看来,没有指示牌,没有标注,很感遗憾,偶尔看到一、二块,档次也不高,新颖简单,没有古朴感。</p><p class="ql-block"> 据我了解,辰阳古镇人文故事较多,如:“从庄硚筑城到屈原涉江”;“从穆王置陵,到大酉藏书”;“从王阳明赋诗,到林则徐撰联”,东汉名将刘尚守城、民国内阁第一任总理熊希龄、近代文人沈从文等名人骚客往来其中,驻足、留宿古镇,畅古论今、吟诗作对、煮茶品酒、尝辰溪美食,乘船过渡等都没有在古镇中体现。</p><p class="ql-block"> 从历史古迹上看,辰阳古城文物古迹保护有七大古码头:私码头、官码头、新码头、灵官码头、凉水码头、大码头、渔船码头。</p><p class="ql-block"> 名人故居及旧址:杨任故居、马叔明将军故居、留日实业家马公武故居、陈策将军故居、湘乡会馆、大革命时期中共辰溪县委旧址、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等。</p><p class="ql-block"> 古街巷:柳树湾街、赵家巷、余家巷、磨坊巷、杨家巷、文昌巷。 </p><p class="ql-block"> 古商铺:“恒昌”商铺、“刘长太”杂货店、“春茂隆”中药号店铺等 。 </p><p class="ql-block"> 古寺庙:下郭庙、林官庙、福音堂、广恩寺、观音洞、水府庙、奎星阁;古码头古渡口、古水井,渔船摇曳。。。。</p><p class="ql-block"> 希望政府旅游部门负责人,就如何保护文物古迹,重在引导,广集良谏。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添砖加瓦,出谋划(话,加个字)策,待沿河大道修起时,让这些老的文化会说话,能够活起来,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 我的意见在今后建设中,就景取名,贯注一些文人的驻足点,加上耳口相传的故事,让小镇处处充满文化气息。</p><p class="ql-block"> 如:“将军岩”一一刘尚;“屈原宿辰处”;“明阳石”一一儒家第一完人王明阳(王守仁);</p><p class="ql-block"> 又如:沈从文坐在吊脚楼上,倚窗观景品茶,沅河里船帆往来穿梭,木排到了丹崖深潭,放任自流,悠然自得。木筏上的汉子们停下搬动的巨棹,身穿短小的裤衩,斜倚棹柄,三三两两互递喇叭烟,含在嘴角点燃,很是惬意。</p><p class="ql-block"> 逛完古镇,花了一个小时左右,带着复杂心绪,久久不能释怀!捡了三方奇石,也算小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管个人情,写篇文章,这一天就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沅江河边寻奇石。</p> <p class="ql-block">洗个脚是最舒服的。</p> <p class="ql-block">一中门口防洪大堤。</p> <p class="ql-block">​ 让人欣慰的是陡码头的石头还在,这也是近代文学家沈从文老先生写的“小小石头城”。河边大奇石,见证了历史,拍照片惊奇的发现,有个人头像,目前暂叫“将军石”,以怀东汉刘尚将军,</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乡下。。。</p> <p class="ql-block">古城风景不在。。。</p> <p class="ql-block">成菜地了,石板路在哭泣。</p> <p class="ql-block">为环卫工人点赞。</p> <p class="ql-block">破烂不堪。</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大码头不在。。。</p> <p class="ql-block">  杨任故居</p><p class="ql-block"> 辰阳柳树湾街,该建筑始建于明朝,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故居为矩形,四周修筑封火墙,里面为木质房屋,共有两个天井30余间房屋。以前破损严重,已修复。</p><p class="ql-block"> 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杨任(1880-1911),1905年东渡日本,先后在日本体育学校和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08年,由宋教仁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加入共进会,与谭人凤、焦达凤一起被称为“湘省三杰”。</p> <p class="ql-block">这些古墙能多点就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风水屋场宝地,一个是中共沅陵地区工委,一个辰溪新县委,紧挨着。是缘份更是巧合。</p> <p class="ql-block">目前保存最好的古建筑。如果加一些红色文化东西,搞个历史教育基地,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庄严。</p> <p class="ql-block">这个太小家子气,不用这样省材料吧?看个东西,拍个照片还得弯腰。</p> <p class="ql-block">古墙。</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大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厚重。</p> <p class="ql-block">人去楼空。</p> <p class="ql-block">沅水丹山风景1。</p> <p class="ql-block">沅水丹山风景2</p> <p class="ql-block">新旧变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自味一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