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防洪纪念塔建于1958年,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1957年夏,松花江发生大洪水,比1932年最高水位高出0.56米。</p> <p class="ql-block">11月大水过后,党和政府决定修筑永久性江堤。哈尔滨人在风雪交加、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冬,全市军民昼夜奋战,知难奋进,筑起了坚固的百里长堤。</p> <p class="ql-block">设计手法十分高超,纪念塔由圆柱体的塔身和附属的半圆形回廊组成。半圆形的雕塑群没有死角,从任何角度观察,都能感受到不同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座22米高的抗洪英雄雕像,由20根7米高科林斯圆柱组成,上端环带连接,组成了长达35米的半圆回廊,成为哈尔滨市重要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雕塑由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应届毕业班集体创作。塔柱圈形浮雕为哈尔滨市民和社会各界及国际友人团结奋战抗击洪水的伟大场景,</p> <p class="ql-block">塔的顶端是防洪抗灾英雄,高举国旗、拎草袋子和拿着工具三男一女四位人物组成。象征着英勇的哈尔滨人不畏艰难、不可战胜的光辉形象。</p> <p class="ql-block">2017年,这座纪念塔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获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奖。</p> <p class="ql-block">设计师巴基赤是在哈尔滨长大的德国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培养的优秀毕业生。1958年12月31日,巴基赤一家取道广州离竟赴澳大利亚定居,从此再没回到过哈尔滨。</p> <p class="ql-block">巴基赤从1923年14岁来到哈尔滨,到1958年离开,他把人生最好的35年和最精彩的作品都留在了哈尔滨,2002年巴基赤在澳大利亚安然去世。享年93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