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瑛碑》蚕无头雁有尾(4)

隶书学友会

<p class="ql-block">成熟时期的汉隶,同西汉以前的古隶最大的区别特征就是出现了波磔笔画,也就是长横笔画的“一波三折”,即,在笔画中要写出“蚕头”和“雁尾”。《乙瑛碑》是成熟汉隶的典型,自然也具有今隶的一切代表特征。但是,《乙瑛碑》里有些长横笔画的“一波三折”却明显地淡化了蚕头,强化了雁尾。</p> <p class="ql-block">这个特征在其他汉碑中是不多见的,是《乙瑛碑》的代表性笔画。下面的字例就是这种情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基本笔法:逆锋起笔,但笔锋只在左右重复轨迹上调锋,不向左下顿笔;调锋后向右行笔,或逐渐按笔,或至中间位置提笔再按笔,至尾部重按并用侧锋出雁尾。《乙瑛碑》的雁尾,有的出尖,有的不出尖,不出尖时往往写的圆润、厚重,看起来比较有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