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平湖似画中

张兴容

<p class="ql-block">  嘉兴平湖历史悠久,自春秋以来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享有“鱼米之乡、瓜灯之城、文化之邦”的美誉。去年冬季我们又一次来此自驾游。</p> 东湖 <p class="ql-block">  东湖是平湖市的母亲河,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东湖风景秀丽,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因此来平湖首先游东湖。</p><p class="ql-block"> 东湖由九条河流汇聚而成,古时喻为“九龙港”,俯噉犹如一幅“九龙戏珠”图,古诗赞日“九里湖光九里城,九川环碧霭烟生。支流远帶群龙合,巨浸中开一槛平”。</p><p class="ql-block"> 进入东湖景区首先看到一座高一人的“含珠凝暉”主雕塑,二位青春健美的男女青年奋力高擎一条腾起的巨龙象征着平湖的腾飞和未来,这座雕塑也成为平湖的标志物。</p><p class="ql-block"> 游东湖我们从北端叔同公园起到南边报本塔寺止环东湖观赏著名的八景,“八景风光各不同,四时宜游似画中”。</p><p class="ql-block"> 叔同公园位于东湖中之大瀛洲,是现存最古老而蕴含丰厚平湖文化内涵的名胜景地,内有李叔同纪念馆和中山林纪念塔等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  李叔同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近代史上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人们尊称其为弘一法师。他那首写给友人许幻园的离别歌词传唱至今,“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留下了后人对他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的整个建筑犹如一朵高雅洁白的莲花,绽放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象征了李叔同濯清莲而不妖的宽广胸怀和高洁品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主体分上下两层,二楼设有七个陈列室和一个展示上百件书面作品的环形展厅。中间是一尊用九寨沟汉白玉石雕琢的李叔同——弘一法师塑像,重达20吨。</p> <p class="ql-block">  李叔同一生在音乐、戏曲、美术、教育等著多领域均有较高建树。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趙朴初先生总结其一生“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p> <p class="ql-block">  李叔同作为著名教育家先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馆外有李叔同和他的学生丰子恺、刘质平、潘天寿在一起以及李叔同正在指导学生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离开李叔同纪念馆我们继续环湖游览。 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曾经亲临平湖,指导和鼓舞革命志士的反清活动,为此,平湖人民建立“中山林纪念塔”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古时东湖原有一座“弄珠楼”是文化名士吟诗作画、品茗赏月的雅集地。清代张云锦的“东湖弄珠楼志”中收集有明代董其昌、清代高士奇等著名学者、诗人在此赞美东湖美景的诗篇。其中宋朝诗人吴蒂赞其“四围山绕舍,一带太平湖。远近俱堪画,登临自足娱”。眼下“弄珠楼”虽不复存在,但重建的“九峯一览楼”气势恢宏,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上“九峯一览楼”的顶层,平湖市区全景尽收眼底,均有唐朝诗人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东湖湖上桥樑颇多,如建于清代的三元桥就是2006年经南移百米至此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  东湖景区新建了不少长廊、院落、滨海平台使人耳目一新,犹如进入“全新”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报本禅寺和东西塔桥也是东湖风景区的主要景观之一。报本塔和禅寺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刑部主事陸杲历经三年建成。陸杲受“天地万物之本”“忠孝以为报”的思想影响,取塔名为“报本塔”。</p> <p class="ql-block">  迈步在东西塔桥上观看湖景,感觉如入仙境,迟迟不愿离开,颇有“踏破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感受。</p> 莫氏庄园 <p class="ql-block">  到平湖有个非去不可的地方就是“莫氏庄园”。</p><p class="ql-block"> 莫氏庄园系清末平湖豪绅莫放梅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所建,具有江南民居小巧玲珑、布局紧凑、园居合一的特色;由于莫氏族人逐渐引进西洋文化风采和建筑艺术,使其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介质。正如俄国作家果戈里所说的,建筑同时还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莫氏庄园享有“中华民居一绝”“江南第一大庄园”和“江南故宫”等美誉。</p> <p class="ql-block">  莫家的正门是在沿河老街南河头。南河头设有水码头方便客人行船而来在此登堂入室,门前街路也方便桥夫行走。</p> <p class="ql-block">  仪门是一座水磨磚雕门楼,门罩的正反面刻有“德正应和”和“金镂垂基”字碑,两扇黑漆楠木大门和七十厘米高的门坎显示出来莫家的显赫门第。</p> <p class="ql-block">  进入仪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套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典型的园林风格和丰富的清代原物都堪称江南独有。</p> <p class="ql-block">  正厅是整个庄园的主体建筑物,名曰“春暉堂”。春暉堂三字是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的手笔,堂上的对联为“五伦之中自有乐趣,六经以外别无文章”。当年庄园的主人在这里议事、典礼、宴请宾朋、进行家族大典。</p> <p class="ql-block">  花厅是主人邀朋集友之客堂。</p> <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物分为两层,楼上的房间之间有走马楼相连。走马楼是江南民居建筑中特有的建筑形式,十分罕见。它四周走廊均可通行。由于楼阁相连,甚至骑马也可以在里面畅行无阻,故称走马楼。</p> <p class="ql-block">  各个卧室陈列的精致又古色古香的家具、字画、古玩器皿既是建筑构件,本身也是一道艺术与人文的风景线;室内雕刻技术的应用也尽善尽美,精美的梁檐,华丽的廊前挂落,精湛细腻的磚雕等;又由于这幢建筑物的完工已经到清朝后期,所以西方的先进设计设施诸如沙发、电唱机等也已渗入房间里,综上所述整个建筑物已经显示出了南北兼容、中西合璧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雪浦草堂是莫家女士的卧室与活动场所,它的布局和展示表明了当时女性的从属地位。</p> <p class="ql-block">  长廊与八角门把房屋与花园隔开。</p> <p class="ql-block">  莫氏庄园的三座花园构成了东、前、后鼎足之势。东、前二园拳石勺水、移天缩地、以玲珑空间见长;有法无式、因地制宜、以意境比兴取胜。布局皆以山石为骨骼、以水池为血脉、花草树木为衣冠、笋石依墙而立,随势赋形,各得其所。而各种山石小品又都以神似取胜,如石猴回眸、天狗呑日、雄鹰窥池、报晓雄鸡等。另外配上一丛芭蕉、几支幽篁的点缀、使园林构成了江南特有的清秀和雅淡之风格。</p> <p class="ql-block">  后花园小巧玲珑是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别致庭院。园内厅堂回廊、碧池青石、翠竹红鲤、秀色醉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江南地区罕见的微型石拱桥,小得只要一步即可跨越,却设了几级石阶。这里的星星点点都具有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莫园虽历经滄桑依然秀美而庄重。我们抱着“惊奇”来游平湖,东湖与莫园都使我们满载而归。</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