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庐山观音寺

糊涂

<p class="ql-block">东庐山原名庐山,早在隋以前的史籍中就有记载。庐山得名原因一是东汉的隐士严子陵在此结庐,一是山的形状像庐舍。后人又以此山在丹阳县东面,而称其为“东庐山”</p> <p class="ql-block">东庐观音寺</p><p class="ql-block">东庐山观音寺则始建于元代,位于东庐山西麓半山腰,原名“东庐山西麓观音庵”,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后毁。1999年,位于溧水城区分龙岗的尼姑庵,因城市建设需要搬迁至东庐山西麓观音庵遗址,更名为南京市溧水县东庐观音寺。东庐观音寺建有圆通宝殿、天王殿、钟鼓楼、斋房、寮房等,总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东庐观音寺背倚东庐山,面临中山湖,每逢节假日、观音菩萨重要纪念日,善男信女及游览者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东庐山观音寺全景</p> <p class="ql-block">东庐山观音寺的半身佛像,观音寺是南京鸡鸣寺前后捐资达100余万,修建了坍墀、丹陛及斋房等附属房舍。</p> <p class="ql-block">秦淮源头</p><p class="ql-block">在东庐山观音寺的东边山坡上立有一块碑,上书“秦淮之源”四个大字。南宋周应合编撰的《景定建康志》,是南京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官修志书,其卷之十八,有这样一段记载,“其上有二源,一发自华山,经句容西南流;一发自东庐山,经溧水西北流入江宁界,二源合自方山埭,西注大江”。也就是说,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面发源于句容市宝华山南麓,南面发源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两源在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向北流入南京城,终注入长江。所以说,东庐山是南京秦淮河两大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秦淮源头碑记</p><p class="ql-block">东庐山“秦淮源头”四字旁边,耸立着一幅大型石碑,刻有《秦淮源头碑记》,文章以“川泽江流,靡不有源。秦淮河悠悠千载,蜿蜒百里……”开头,介绍了东庐山与秦淮河、观音寺的渊源。此文系作家、书法家、原溧水县文联主席恽建新先生撰写,著名作家、南京市文联原副主席、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俞律先生书丹。</p> <p class="ql-block">此次东庐山之行是意外收获。原本去溧水宝塔公园观灯会(已连续举办六年了)。时间上按排下午3、4点到。谁知兴头头赶过去,全无往年灯会踪影。咱有点懵了,驱车来回100多公里,总不能白跑一趟吧!溧水这地方来过十多次,一时半会也想不到什么地方可去,于是手机上寻找,查到东庐观音寺,也没细想就直奔而去。</p><p class="ql-block">原本对寺庙兴趣不大,但到了观音寺却被其建筑、场景所震撼,再加时至日落,金光照射,那感觉难以言表,心想太值了!只是时间晚了点,急匆匆爬上爬下,天一会就黑了。所拍片子比较粗糙,望各位多多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