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怀念小时候的春节,那时候虽然生活条件不如现在,但是那时候的春节确实幸福满满,值得回忆。那时候我是家中老小,同年龄段的孩子比起来,我家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那个年代,记得我同学有时上学都饿着肚子去上学,家里没有什么吃的,如果把这些事情讲给我们的后代听,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还会有挨饿的日子,不过这种事情的确存在!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农民的生活真的没有那么富足,能保持温饱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春节前夕,人们都在为过年忙碌着。在那热闹的包子铺里,妇女们忙碌地准备着蒸笼里的食物,那热气腾腾的景象仿佛能驱散冬日的寒冷,也预示着春节的热闹与丰盛。那时候,每家每户都在为春节做着准备,这种忙碌中充满了对新年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每逢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条件好一点的可以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还会每天吃一些平常日子吃不到的东西,鸡鸭鱼肉,糖果,应有尽有!那时候,孩子们春节那几天晚上,都会拎着灯笼,成群结队满街乱跑,那时候的灯笼很简单,用一个罐头瓶子,里面放上蜡烛,用绳子拴起来,提在手上,也是美滋滋的,那时我家就有两个手电筒,我和哥哥每人一个,按本山大叔的话来说,也算件家用电器了!灯笼不是最主要的,最吸引我们的是鞭炮,把成链的鞭炮拆散,放在口袋里,到处燃放,因为那个时候条件不好,舍不得一挂一挂的燃放!但是那个时候,孩子们都玩得特别的开心!也很知足。</p> <p class="ql-block">父母们,那几天就忙得不亦乐乎了,尽管生活条件都不怎么好,但是春节那几天都会把春节那几天的吃喝安排得好好的,除夕那天,父母早早起来就忙碌准备着那顿年饭,什么鸡鸭鱼肉,多少个凉菜,几个热菜,年纪大一点的,一早起来就忙碌着贴春联,粘年画,我是家中最小的那个,任务就是懒洋洋地起床,就想着怎么去玩,早早地就把鞭炮拿出来,拆成一个一个的放好,开心得不得了,那时,父母很宠溺我们,特别是春节期间,我们无论怎么作,父母都不会打骂我们,只是宠溺的目光看着我们,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暖暖的,幸福感十足。一家人围在一起看门上的对联,那对联上写满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也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年饭是很丰盛的,满满一大桌子,对于那个年代,那顿饭是很奢侈的一顿饭,孩子们吃得不亦乐乎,饭后父母又接着准备年夜饭,和面,拌饺子馅,年夜饭就是除夕前一晚零点那顿饭,东北人都知道,准备好,就一家人在一起磕掉瓜子,花生,吃定冻梨,等到零点左右,外边鞭炮齐鸣,那时候的专家不管放鞭炮,随意地放,环境也不怕污染,举国同庆,噼里啪啦放个不停,放完鞭炮回来吃饺子,也就是真正的年夜饭,家家都欢声笑语,幸福满满……</p> <p class="ql-block">如今虽然生活好了,家用电器再也不是那两根手电筒了!可是再也找不回当年春节的氛围了!想想也很伤感,如今物质生活上去了,但生活的压力也比以前大了很多,亲情也变得比以前淡泊了很多!逢年过节,亲戚之间都少了走动,再也找不到以前那份节日氛围,人情也变得比以前冷漠了!以前过了年串亲戚拜年的圈子也缩小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一群人在门口合影留念,那是春节时最温馨的画面。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在那一刻,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家人的爱。如今,这样的场景似乎越来越少了,春节的年味也渐渐淡去,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