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摘要】英语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古英语时期(449-1066)、中世纪英语(1066-1489)、早期现代英语(1489-1801)和现代英语(1801至今)四个阶段。古英语源于日耳曼部落的移民,该群体在公元5世纪抵达不列颠岛,并且带来了他们的语言,从而形成了英语的雏形。古英语主要受到日耳曼语族的影响,包括盎格鲁-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的方言。在这个时期,基督教和随之而来的拉丁语在英国的传播对古英语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宗教文学方面。中世纪英语受法语和拉丁语的影响较大。这个时期的英语经历了词汇的丰富和语法的演变,并且涌现出了如《坎特伯雷故事集》的经典作品。同时,英语的书写规范逐渐确立。早期现代英语是英语乃至英国由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重要产物,同时也是英语发展的完善期和海外扩展期。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许多外国作品被翻译成英语,大量新的概念产生,这极大丰富了英语的词汇。印刷术的普及不仅推动了英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使得英语得以在社会各阶层进行纵向传播。而英国的殖民扩张给了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横向传播的契机。这一阶段出现的文化巨星如莎士比亚等人也为英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后的现代英语已经趋于稳定,其发展更多体现在更多变体的出现,以及科技进步给英语表达带来的变化。本文按照英语发展史的四个阶段展开,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影响英语发展的历史因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键词】英语史,历史因素,唯物史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一、绪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两大语言,前者的历史显然没有后者悠久。当春秋列国纷争、百家著书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英语,当司马迁“述往事,思来者”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英语,当孙曹刘三分天下、逐鹿中原的时候世界上也没有英语。相较于许多文明的语言,如古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英语和他们相比也如同幼童。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相对年轻的语言,却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传播,并雄踞世界最重要语言的地位。我们在发出“后生可畏”的赞叹的同时也需要思考: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英语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使英语发展成当今这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英语自身的特点(内因),和来自于外部的动力(外因)。语言学家张勇先教授在《英语发展史》中将内因概括为以下几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与其他主要欧洲语言相比较,现代英语语法相对简便,易懂易学,容易掌握。比如和德语、俄语拥有复杂阴阳变化的名词相比,英语的名词较为简单和规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英语是开放性的语言,吸收的外来词很多,对使用其他语言的人有亲近感。我们中国人可以从日语上体会到这一点。对于中国人来说,拥有大量汉字的日语显然学习起来要更加容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从英语语音方面讲,英语语音简单易学,不像法语、德语有小舌音。然而,虽然英语自身具有相较于其他语言的优势,使英语得以快速发展成熟并广泛传播的主要动力仍主要来自于外部。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语言作为上层建筑自然会受到经济基础以及其他上层建筑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是最深刻最基本的。同时,本文也依据唯物史观中有关社会演进的观点,对英语发展历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剖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二、影响古英语发展的历史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古英语其实并不是在不列颠这片土地上自发形成的,而是一种“外来语”(张勇先,2013)。不列颠群岛的原住民最早是凯尔特人,他们所使用的凯尔特语在当今英语保留的已经所剩无几。换言之,古英语其实是建立在对原住民凯尔特人的语言的破坏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毁灭者”正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可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即是凯尔特语的毁灭者,又是古英语的建造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政治因素对古英语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在始于449年的盎格鲁-撒克逊入侵之前,罗马帝国曾在公元前54年两次入侵不列颠。在罗马人占领不列颠期间,包括士兵、官吏、商人、工匠在内,在不列颠的罗马人共有约六万人。而这时不列颠的土著居民凯尔特人口约为200-300万(戴问天,2003)。拥有先进文化和统治优势的罗马人本可以用拉丁语成为不列颠的通用语言,就像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其他地方一样。然而由于地理位置,来自欧洲大陆罗马人较难在偏远的不列颠传播自己的文化,同时不列颠的罗马统治者采取与当地土著相隔绝的政策,加之凯尔特人的反抗此起彼伏,使得拉丁语始终难以融入并取代凯尔特语。罗马帝国在410年撤离了不列颠,这使得凯尔特语失去了与拉丁语融合发展的宝贵机会,但也为日后古英语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值得一提的是,罗马人在不列颠使用拉丁语进行记录,这开启了不列颠有文字记录的“有史时代”(Historical Age)。</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449年,盎格鲁-撒克逊人(日耳曼人)开始入侵不列颠,并在不列颠本岛的东南部建立了七个王国,即英国历史上的“七国时代”(the Heptarchy)。这些国家使用的方言都被认为是古英语,而土著人凯尔特的语言对古英语几乎没有影响。有趣的是,今天英国的地名“威尔士”(Welsh)来源于日耳曼语中的“weahlas”,意味“外国人”,不得不说盎格鲁-撒克逊人有“鸠占鹊巢”之嫌。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入侵不列颠之后,他们的并没有采纳罗马帝国留下来的拉丁文字,而是仍然以口头语言为主,辅以一种被成为“北欧秘符”的如尼文字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基督教在古英语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597年第一座教堂在肯特郡的修建,拉丁语得以对英语进一步产生影响。这一时期日耳曼方言从拉丁语的借词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多借词与宗教有关;二是拉丁借词大多为名词(张勇先,2013)。毫无疑问,基督教在英国的传播引发了一场语言文字革命。基督教教士使用拉丁文进行祈祷、宗教仪式和书写文献,这促使了拉丁字母取代了如尼文字母。同时,基督教的传入也促进了教育和学术的发展。随着修道院成为知识的中心,教士们在修道院内进行学术活动、复制文献,推动了古英语的普及和文学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然而,不列颠群岛的太平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公元787年,被称为“丹麦人”的北欧海盗到达了不列颠海岸,拉开了英国历史上第二次入侵的序幕。北欧海盗攻无不克,随即在英国的东北部建立了丹麦法地区(Danelaw),与日耳曼人的西撒克逊王国分庭抗礼。前者使用古丹麦语,后者讲古英语。维京人与日耳曼人的长期对立促进了双方文化的融合,从而推动了古英语的发展。其中一大表现就是北欧词汇的引入:一些农业、航海、战争和社会组织方面的词汇都源自于古诺斯语(维京人使用的语言)(David Crystal,1995),这些词汇丰富了古英语的词汇表,反映了古英语社会与北欧的紧密联系。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当时文学作品中窥见北欧文化的影子。在经典史诗《贝奥武夫》中就包含了与北欧传统相似的元素,如崇尚武力和勇敢无畏、热衷海洋冒险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综上所述,古英语在日耳曼人和维京人的两次入侵,以及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之下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原始到逐渐完善的演进。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古英语仍然具有鲜明的日耳曼语特性,这与现代英语是有较大不同的。同时古英语的词汇量较为有限,一些语法结构还未发展完善,这些都是需要在以后的阶段逐渐改变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三、影响中世纪英语发展的历史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世纪英语是古英语接受法语和拉丁语改造的结果(张勇先,2013)。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法语和拉丁语词汇随着“诺曼征服”而被英语吸收,这大大增加了英语的词汇量。1476年第一家印刷厂在英国设立,文字的印刷推动英语的快速普及和拼写语法的规范。以上因素推动着中世纪英语不断地完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发生在中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莫过于“诺曼征服”。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在教皇的支持下率军入侵英国,并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英格兰国王哈罗德二世,最终建立了盎格鲁-诺曼王国。正如数百年前的维京人一样,入主不列颠的法国人也对英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不过这种影响更加强烈。诺曼征服导致了法语在英格兰的大量使用,尤其是在政治、法律、宗教和文化领域。大量法语词汇被引入英语。同时,法语及来源于法语的英语词汇通常用于上层社会,而古英语词汇则更多地用于底层社会。对于贵族和教士来说,法语地位高、可信度大,而英语不仅刺耳而且没有可信度(张勇先,2013)。这使得中世纪前期的英语处于较低的地位。但广大民众仍然使用英语,使得英语在社会中仍然占有一定的优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世纪英语的地位是逐渐提升的。尽管在诺曼征服之后的二百年间,法语仍然是议会的官方语言;在三百年间法语仍然是国王的母语。但是,讲法语的封建贵族身边一直生活着一群讲英语的仆人,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很难不受英语的影响,从而使得英语逐渐被上层贵族所接受。14世纪流行全欧洲的大瘟疫带走了英国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命。居住在拥挤城市的上层贵族相比散居的农村人的死亡率更高,说法语的人数锐减也是英语地位得以提高的因素之一。而迫使英国统治者放弃法语的事件当属百年战争(1337-1453)。在此期间英法战争不断,英国全国上下的民族意识都得到了加强。在英国的法国人不得不放弃“敌人”的语言,转而学习广大民众使用的英语。我们可以通过许多史料发现英语地位的提高历程:1388年,商业行会的英文报告超过了法文报告(戴问天,2003);议会的法令最初由拉丁文和法文写成,1485年以后英、法两种文字并用,直至1489年只使用英文。中世纪英语地位的提高,不仅为英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反映并促进了英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从而有利于英国日后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元音巨变”是中世纪英语的一个重要事件。始于15世纪的“元音巨变”对英语语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语言学家张勇先的解释:“元音巨变”的结果是前元音更靠前,后元音更靠后;元音从低到高依次提升,单元音提升后,逐渐变为双元音。正是“元音巨变”让英语变成了我们现在听到的样子。虽然英语历史学家们将“元音巨变”的原因为“无法解释”的,但这一现象证明了语音在语言的发展历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和词汇、语法等要素一样会不断改变。“元音巨变”对英语文学和诗歌形式产生了影响,因为旧的韵脚在巨变中消失,而新的韵脚随之产生。这可能促使作家和诗人调整他们的写作风格,以适应新的语音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语文学的发展。语音规则的改变也推动词汇的新陈代谢。不符合新语音规则的词汇可能被淘汰,而新词汇更倾向于适应当时的发音规则,这推动了英语词汇的丰富和规范化。然而,“元音巨变”时期的拼写系统并没有及时地跟随语音变化。因此,一些单词的拼写在发音上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导致了一些拼写不规范或者历史上留下的拼写习惯,在今天的英语中仍然能够看到,如knight。</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众所周知,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中世纪英语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印刷术便是一个重要体现。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Caxton,1422-1491)在1474年出版了《特洛伊历史故事集》,这是第一本印刷出版的英语书。他又在1476年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印刷厂。卡克斯顿一共出版了约100本书,但他最大的贡献还是将印刷术引入到了英国。印刷术使得书籍的大规模制作成为可能,而这需要一套统一的拼写规则,英语的标准化运动应运而生。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因为印刷而迅速提升。大量书籍和文件的印刷和销售促进了知识的传播,有助于英语的发展和普及。同时,印刷书的价格更加低廉,使得社会中下层人群得以接触书本,这推动了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阶层的流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总而言之,中世纪英语更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一方面,中世纪英语承接了古英语的基础,包括语法、词汇和语音系统。此时英语仍然受到拉丁文化的较大影响。中世纪英语也为后来的现代英语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在这个阶段,英语逐渐摆脱了法语的影响,开始恢复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得益于印刷术的发展,英语变得更加标准化和普及。英语正和它的母亲英国一样,向着近现代的黄金时代前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四、影响早期现代英语发展的历史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早期现代英语见证着英国由中世纪走向近代、由偏远岛国变为世界强国的非凡历程,同时也受到英国在这一期间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深入剖析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历史因素,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早期现代英语的发展脉络。这一时期的变革和创新不仅为英语塑造了新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也为其成为世界性语言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因素是如何塑造早期现代英语这一语言的独特面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首先,英语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政治保障。伴随着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英国的君主权力得到了加强。尽管英国在1215年签署了《大宪章》,对国王的权力加以限制,但随后的英国国王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都获得了更大的权力。集权政治体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开明君主的治理也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在国王的主导下,英国建立了自己的教会,成立了自己的科学学会,形成了自己的法律体系。种种例子表明,君主权力的加强推动了英国在各个方面都变得更加独立,从而促进了英语在许多领域取代法语和拉丁语。这不仅提高了英语的地位,也为英语的标准化和词汇的丰富奠定基础。光荣革命之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也顺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推动经济基础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包括英语在内的一系列上层建筑的进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经济因素是影响早期现代英语的重要力量。为了满足英国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此,英国将它的目光投向了全世界。自从1607年第一个英国殖民地在弗吉尼亚建立以来,英语随着各种商品传播到世界各地。随着英国对其他国家的奴役、战争和贸易,英语不可避免地吸收了许多不同语言的。从而使得英语词汇得到极大地丰富,比如浣熊(raccoon)、贝壳串(wampum)等。加之文艺复兴使得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和思想著作通过拉丁语传入英国,英语中再次出现了许多拉丁语和希腊语词汇。然而,英语词汇扩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对外来词汇争议最激烈的时候。一些人反对使用外来词,他们认为英语应该是"纯洁(cleane and pure")的。这些人认为过多的外来词就像伪币(counterfeit),会让英语破产(bankrupt),因为英语对这些词是“只借不还的”(John Cheke,1557)。此外,他们认为使用外来词是对母语的忘却(Thomas Wilson)。相反,一些人主张使用外来词。他们认为,对于像英语这样的语言,丰富词汇是必要的。他们还对反对者进行了讽刺:例如说他们所追求的"简单"和"纯洁"都源自拉丁语(George Pettie,1581)。事实上,当一个文化在发展时,其词汇的扩展是必然之势。例如,日语曾经从汉语借用了很多词汇,并创造了自己的语言。使用新词来表达新思想和新概念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破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此外,英国文化的发展也极大推动了早期现代英语的发展。英国在这一时期内经历了古典主义、理性主义、浪漫主义三大文学时代,涌现出了一批文学巨匠,如莎士比亚、斯威夫特、雪莱等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加之教育的普及,使得英国文化的受众得到了扩展。不同阶层的用语、思想进入了文学领域,从而推动英语词汇量和表达方式的变化。民众是火车头,他们才是推动英语发展的真正动力(张勇先,2013)。好的文学作品吸引了更多的受众,从而是英语通过艺术这一载体得以普及。而大众对于更好的作品的追求也推动文学作品的不断创新。英国文化得以良性发展,早期现代英语也不断更新。综上所述,早期现代英语是英语的发展完善期和海外拓展期。这一时期的英语相较于今天的英语已经基本定型,但仍然需要词汇的拓展和在全球范围内更广泛的传播,这也是此后现代英语演变的重要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五、影响现代英语发展的历史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世纪初期以来,现代英语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历史变革,这些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在这一时期,英语不仅在英国本土经历了显著的变迁,而且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多样化发展,并确立了世界性语言的地位。随着政治、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变化,现代英语的发展受到了复杂而多样的影响。首先,政治变革如殖民扩张和两次世界大战等事件不仅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也深刻影响了现代英语的发展。其次,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动促使英语在国际贸易、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科技方面,现代通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也对英语的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的迅速传播加速了语言的演变和多样性。与此同时,新兴技术也为英语词汇的不断更新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另外,社会变迁以及文化交流的加强也对英语的多样性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深刻塑造了现代英语的面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政治因素是改变现代英语发展轨道和其地位的重要因素。美国独立战争导致了英语语言的分裂,产生了与英国英语不同的新的英语流派。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词汇、语法、发音上有所不同。例如“color”的拼写、“r”的发音和“have”的用法的区别。不仅是美国,英国的诸多殖民地和前殖民地,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印度等地都形成了不同的英语变体(varieties of English)。这些地方之中的许多在独立后仍将他们所使用的英语变体定为官方语言,这使得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从而促进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的进程。而19世纪以来的各种战争,如拿破仑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也大大提高了英语国家的地位。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了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使得英语真正成为了世界性语言。时至今日,在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性组织中,英语仍然是官方语言之一。然而,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等非英语国家逐渐崛起。这些国家并不使用英语,而是更倾向于使用本国语言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这也对现代英语的国际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使得经济因素在现代英语发展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英美凭借自身巨大的经济体量几乎垄断了近代的全球贸易,同时大量的证券交易所、商品交易所等贸易机构都在英国和美国设立。从而使得英语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商务的主要语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让英语随着货物和服务传播到了各个国家,这不仅影响了各国的经济独立性,也使得其文化受到英语的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应对日益扩张的外国文化的重要性其实等同于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冲击。而英语自身也许亦需要反思自己在扩张中对他国文化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科技作为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自然也对现代英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的即时传递。电报、电话和网络的使用改变了沟通的速度和方式。以往需要数天甚至数月才能传递的纸质消息,变成了可以立即收发的电码和二进制符号。而随着信息传递的加快,人们倾向于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量,因此很多现代英语单词的拼写也呈现出了简化趋势。如16世纪使用的告别祝福语Godbe with you演化成为了更为简洁的bye。而在信息时代,英语的表达又进一步简明。如出现了“颜文字”,即用符号来显示表情(TAT)。在一方面,不断进步的现代通信技术为人们的交流提供方便。在另一方面,人们需要加快交流的节奏从而适应现代生活。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促进了现代英语朝着简洁化的方向发展。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语料库的发展。1967年,科斯拉(HenryKucera)和弗朗西斯(Nelson Francis)建立了布朗语料库。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根据系统性原则采集样本的语料库,它被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张勇先,2013)。语料库技术有助于人们对语言进行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英语的发展走向。毫无疑问,作为当下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对现代英语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社会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英语的发展。众所周知,语言是人们表达爱憎情感的工具。因此,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关系也会影响语言的使用、传播和发展。近代以来大批东亚人移民到了欧美地区,他们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当地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些移民却引发了当地人的敌视,原因是黄种人移民挤占了他们的就业岗位。于是宣扬歧视东亚人的“黄祸论(Yellow Peril或Yellow Terror”甚嚣尘上。这一期间出现了大量的种族歧视的作品,如傅满洲博士(Dr Fu Manchu)。尽管“黄祸论”是荒谬且极具冒犯性的,但这种文化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即盛行于欧美的排外情绪。而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关于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讨论。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人们关注到英语当中的一些词汇含有性别歧视的色彩,如chairman和businessman。因此,以chairwoman和businesswoman为代表的新词汇应运而生。这些词汇反映了当代社会下男女平等的大趋势,也让现代英语得以更加适应新的社会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总而言之,近代以来整个世界都是日新月异的,许许多多的新的因素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同理,现代英语的发展也面临这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揭示那些在过去两个世纪中的历史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走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六、总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史为鉴,博古通今,从探寻过去中寻找未来的方向。这是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重要结论,也是人类面向未来的重要底气。了解英语的发展历程并非只是为了了解,而是为了从中寻找一个语言、一个文化乃至一个国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脉络,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做出的不同选择。面对当下的种种困难和契机,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ndersverstehe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