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寻古《一》永乐宫

gbl101

<h1> 说起山西,退休之前的那十几年,由于工作关系,我无数次去过中国铝业位于晋南运城地区的山西铝厂,为了方便,大多是自驾,所以对山西并不陌生。本次甘南自驾的回京,将山西规划在行程之内,主要是拾缺补漏。</h1><h1> 传说中的“陕西的文物在地下,山西的文物在地上”,我的理解,大概是陕西的古迹年代更为久远,也更偏远,多湮没于地下;而山西更靠近中原,多人烟,供香火,常修缮,地面文物存续的更多。</h1> <h1> 清晨,当我来到入晋后的第一个景点永乐宫,在停车场停好车,打着雨伞走向景区时,一支迎亲的队伍在我身边吹吹打打而过,看来这里还保持着新郎骑马、新娘坐轿子的传统习俗。</h1> <h1><b>永乐宫</b></h1> <h1> 永乐宫坐落于秦、晋、豫三省交界的山西省芮城县。芮城殷商时属方国,称"芮国";西周初分封诸侯,武王封姬姓子弟于此,称魏国,今县城北有魏城遗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h1> <h1>又是一次雨中游。</h1> <h1> 永乐宫是为纪念吕洞宾而修建的一座道教宫观,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创建于公元1247年至1358年间,因原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招贤村,因此被俗称为永乐宫。</h1> <h1><p></p><p></p><p></p><p></p><p></p><p></p><p></p><p></p><p></p></h1><h1> 永乐宫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同北京的白云观、陕西户县的重阳宫并称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h1><div><br></div><h1> 由于1956年国家开始兴建三门峡水利工程,永乐宫处于工程的淹没区,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国务院决定将其整体迁移到了芮城县北部的古魏城遗址之内,也就是永乐宫现在的位置。</h1> <h1> 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并且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其独特的教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不同于其他宗教的追求长生不老和修炼成仙的理念,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1><div><br></div><h1> 道教的神祇体系十分复杂,不同的派别和时代有着不同的信仰和崇拜对象。在道教中,尊崇的神祇为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它们代表了宇宙最高的神灵。三清信仰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最初是以“太上老君”为最高神。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的信仰体系逐渐丰富和完善,三清的概念开始形成并被广泛接受。</h1> <h1> 还有“一气化三清”的说法,就是指三清是由“道气”演化而来。“道”可追溯到伏羲,伏羲人首蛇身,是道字的象形。还有老子,即李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道德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道教形成后,老子的形象经过神化,逐渐演变成了太上老君,成为道教“三清”神尊之一的道德天尊。</h1> <h1> 元代建宫碑,记载了永乐宫的创建的历史背景等。</h1> <h1> 道教中的全真派与正一派是中国道教两个主要的正统宗派。</h1><h1> 全真派由金代的王重阳创立,其核心理念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强调内丹修炼,追求性命双修,即修身与修心并重;另外全真派道士则通常需要出家,遵守更加严格的戒律,如禁欲、素食等。</h1><div><h1> 正一派起源于东汉时期,由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因早期的入道者需交纳五斗米作为供奉,也被称为五斗米道。正一派重视斋醮、符箓等宗教仪式,其道士主要以画符念咒为修行方式,以治邪扶正、统领万法为宗旨。与全真派相比,正一派道士多居家修行,可以娶妻成家,生活上更为接近俗世。由于历史更为悠久,正一派对中华文明产生了的影响似乎更为广泛深远。</h1><div><br></div></div> <h1><b>吕洞宾墓</b><br></h1><h1><br></h1><h1> 吕洞宾是道教著名的神仙人物,出生在芮城,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被尊称为“吕祖”。</h1> <h1> 吕祖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祖父、父亲皆为唐代名臣,吕祖一生弘扬道家思想,云游四海,惩恶扬善、行医治病,儒、释、道三教均奉为祖师。<br></h1> <h1> 吕洞宾师事锺离权,后来又传道给刘海蟾及王重阳,被道教全真道尊奉为“北五祖”之一。<br></h1> <h1><p></p><p></p><p></p></h1><h1> 中国有句成语“狗咬吕洞宾”,用来形容人不识好歹,分不清好坏。</h1><h1> 传说: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祸害人间,刚开始修道的吕洞宾奉命拿法宝“布画”去收降。哮天犬被收入法宝“布画”后,吕洞宾担心哮天犬困于其中被炼化成灰,心生慈悯,擅自放哮天犬出来,结果反被不知好歹的哮天犬咬了一口。<br> 正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h1> <h1> 由于吕洞宾与王重阳有师承的关系,丘处机又是王重阳的弟子。所以全真道的三大祖庭,应该是以山西的永乐宫为首,陕西户县的重阳宫次之,而后是北京的白云观。</h1> <h1><b>无极殿</b></h1> <h1> 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永乐宫的主殿,供奉“太清、玉清、上清,三清天尊”的神堂。</h1> <h1> 该殿壁画《朝元图》是永乐宫的镇宫之宝,完成于1325年,由河南府洛京勾山马七等11位民间画师所绘。该幅壁画画面高4.28米,全长94.68米,总计403平方米,共画天神289身,描绘了中国民间诸神朝拜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三位主神的情景。</h1> <h1> 画中人物身高均在两米以上,构图宏伟、气势磅礴。</h1> <h1> 整幅画笔法生动传神,色彩富丽堂皇,集唐宋壁画艺术之大成,是我国古代寺观壁画发展到巅峰的杰作,是迄今为止中国古代最大人物画,也是十三、十四世纪世界绘画史上极为重要的作品。</h1> <h1> 1963年《朝元图》摹本首次在日本展出,引起国际震撼,被誉为世界艺术瑰宝<br></h1> <h1> 由于无极殿内禁止拍照,《朝元图》的图片摘自永乐宫官网,只为弘扬,绝无他意,特此言明。<br></h1> <h1><br></h1> <h1><br></h1> <h1><b>重阳殿</b></h1> <h1> 重阳殿是为供奉道教全真道的创教祖师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内出采用连环画形式描述了王重阳从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丹阳子马丹阳、孙仙姑孙不二、长真子谭处端、广宁子郝大通、玉阳子王处一、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成道的故事。</h1> <h1> 王重阳是金代的道士,他在甘河镇遇到了汉钟离和吕洞宾,并得授金丹口诀。后来在终南山奇遇刘海蟾,受其点化。王重阳在终南山凿“活死人墓”闭关七年后出关,创立了全真派。王重阳与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等四位神仙祖师共同被道教徒奉为“全真北五祖”。</h1> <h1>殿内壁画</h1> <h1><br></h1> <h1>古魏城遗址</h1> <h1> 魏国曾是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自公元前403年魏文侯立国起,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特别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和吴起的军事改革,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中原霸主。然而,到了魏惠王后期,由于决策失误和连年战争,魏国开始出现败绩,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传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h1> <h1> 战国时代,诸国争强,战事不断,当时的骁勇之师不外乎齐国技击士、魏国武卒、秦国锐士、赵国骑兵。其中魏国武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魏国武卒是由大将吴起训练的一支精锐重装步兵部队,以其强大的战斗力和高昂的士气闻名于世,吴起率其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创下“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的辉煌战绩。。</h1><h1> 《荀子.议兵篇》载,魏武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h1><h1> 即魏国武卒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身穿重甲,能操十二石之弩,携带大量箭矢,同时背负长戈或铁戟,腰悬利剑,且能够带着三天的军粮在半天内行军一百里,仍能即刻为战。</h1><h1> 成为武卒的士兵可享有诸多优待,如免除家中徭役和宅田税,退役后仍终身享受这些权利。</h1> <h1> 参观了永乐宫后,马不停蹄,匆匆赶往下一个目标,舜帝陵。</h1> <h1>过百亮 2024年2月13日大年初四 于北京</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