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西班牙生活纪实 馒头沟登山行

流水磐石

<p class="ql-block">冬季在暖阳的惠顾下的日子里,山区徒步绝对是是户外活动的好去处。打算去的山区天气预报大晴天,微风,中午时分平均气温可以达到21度左右,在阳光直射的露天场所可能达到25度,可能造成皮肤灼伤。</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选择这座矗立在海边的馒头沟山脉徒步,说来有点话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年前的这个时间点,我曾与队友和两位富有山区徒步经验的地质学家约在一起试着走过馒头沟一次。当时缺乏爬山经验,只穿一双旧的旅鞋,没有准备爬山手杖,防晒霜也没准备,我甚至没有带帽子😿。那次山爬得真是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始还好一点,基本上能保持绅士风度,不出声地默默任劳任怨,尽量不掉队。爬山过半以后,就开始不时把叫苦声吞咽下去,好不容易爬到离登顶只剩下150米的地点,眼看胜利就在前方,这节骨眼上,队友出现“伪高反”,头晕,昏厥,恶心等症状。同行的地质学家们马上做出决定,不能再往上爬,原地休息片刻,立刻组织下山回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经历,对于有强迫症的我来说,一直是个遗憾,一段不到3公里的路程,绝对爬高530米,只剩下最后150米居然因故没能登顶,遗憾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伪高反”对队友造成的伤害不轻,用了差不多半年时间才康复。好几次我们路经馒头沟的山脚下,队友都还是有的心虚,不敢轻易成行。后来加上疫情影响,一等又是四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既然决定要爬到馒头沟的山顶,这回就做了充分的准备。登山徒步的手杖,靴子,配套的袜子,防水背包,肩背饮水包,帽子,野外午餐等装备一并俱全。这要再爬不到山顶,真该愧对为这些行头花掉的几大吊银子。</p> <p class="ql-block">临行前的晚上专门对此行线路,登山条件再详细地学习一遍。首先是徒步地图。馒头沟的徒步线路不是环线,而是东西贯穿,全程差不多15公里,因为不能把车从东部停车场挪到西部,所以我们选择了从东部登顶后再沿途返回。</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东线登山。下图为西线登山。</p> <p class="ql-block">这里因山区徒步线路太多,为了帮助外地游人辨识准确的徒步线路,当地旅游部门便给每条线路每隔10来米都会在路边的石头或树干上标记出游人该走的线路。不同的线路有不同的编号和路标颜色。“-”或实心的“o”或“-&gt;”表示沿着这个方向走,“x”表示此路不通。所以在这里户外徒步基本上不会迷失方向的。</p> <p class="ql-block">出门前核实天气是不可少的一步。早上出门时霞光灿烂。气温从夜间的10来度已经回升到15度。预计中午正阳下可以达到25度。</p> <p class="ql-block">开车出家门一路向北,馒头沟出现在眼前时,依然让我有些小激动😂,尽管这个情景我已经看好几百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几个专业自行车运动员小姐姐,在6度的山坡上仍然能够保持30公里时速,让我钦佩不已👍。</p> <p class="ql-block">光顾看美女飙车,结果错过馒头沟山脚下的停车场,这段山区公路没有调头的地方,只好多开5公里再回走。也好能够从山脚下看到馒头沟的东北面全景。😁</p> <p class="ql-block">把车停在为与海拔250米的停车场,紧隔壁是当地一个带有酒吧的射击场(见图中的黄色小楼),上次队友因身体不适,我们就到该酒吧坐下来休息喝饮料。这里让我们对西班牙人练习射击的方式大开眼界🫣。他们的射击目标不是一般的土陶圆盘,而是活生生的鸽子或野鸡,用带框的弹道弹射出去,让鸽子或野鸡有个起飞的高度,射击手们见标立马扣动扳机连发子弹。我们看到两拨射击,大约10多只鸽子和野鸡被放出去后,有一半幸运逃生,被击中的那几只真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一地鸡毛的典故。队友是极端小动物同情者,见状血压立刻飙升🥶,对他的康复绝对不利。于是饮料喝了不到一半,我们就逃之夭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完山区比较平缓开阔的引入道后,开始爬山之行。此时,蓝天下不挂一丝白云,气温已经飙达21度。</p> <p class="ql-block">爬山从这里开始(红色箭头处)。</p> <p class="ql-block">爬高150米,可以看到这般风景。</p> <p class="ql-block">爬到300米处(海拔550米),顶着大太阳,开始汗流浃背😛。</p> <p class="ql-block">本来山不算高,但是路很难走,给爬山带来不少挑战。该山区的登山之道是典型的碎石块铺垫。越往上碎石块就越大,鞋不好会让人寸步难行。最后100多米的路道更是石块与石块之间缝隙也变大了,不小心脚就会被卡在石缝中。加上走的人多了,石灰岩的石块被磨的光亮,很滑,行走在上面有种在冰面上的感觉,得特别小心。</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人特别喜欢户外运动,在山区经常看到青少年徒步骑行。羡慕他们年轻的活力和充沛的精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到山顶了,脚下的路道基本上已经消失了,取代的是三,四十公分高突出的石灰岩石,再往上爬就只能手脚并用了。</p> <p class="ql-block">脚下的村庄尽收眼中。私家泳池在阳光下折射出闪闪的蓝光,像一颗颗嵌在大地的蓝宝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处矗立在海水中的近400米高的大岩石,剪影依然是那么地熟悉,只不过比在地面上看到的小了N多倍。</p> <p class="ql-block">马上到山顶了,有一段路是没有护栏的挂在悬崖边的人工凿出的小道,我虽然不太恐高,但走在上面还是有些心虚🥵。</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见没其他人于是我逼着气喊了一嗓子:终于把你踩在脚下了,馒头沟,我来啦🤩🤩🤩!</p> <p class="ql-block">山顶出我意料之外的是很平缓,干干净净没有一点人为污染迹象。海风拂面,极目远眺,人间仙境不过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下来,吃着户外野餐,品赏周边360度山峦海景,爽,真爽,超级爽🤩🤩🤩。</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一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捡一张被风吹跑的蛋糕包装纸,我踩在一堆松动的碎石子上,摔了一跤🥶。双膝盖,双手触地。左膝和右手掌疼的钻心,过了20,30秒钟我才回过神来,自我初检,看有没有断骨之伤。要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受伤,唯一能够把人送到医院的只能是直升飞机救援专业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好,手脚均能动,没有骨折伤,左膝盖被碰坏一大块皮,两只手掌均被碎石子搓掉两小块皮,血淋淋的,外伤看上去比实际严重的多。这样的皮肉伤不应该叫直升机救援。稍加处理就可以自行下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过神来,立刻进行外伤处理,先用饮用水冲洗,再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涂抹,哎呀呀,那个疼呀,简直让人痛不欲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等待剧痛消失的过程中,我倒是联想到一个很奇怪的事实:英国前首相金毛,在费尽毕生精力爬上政治生涯顶峰出任英国首相后,居然在疫情期间因举办一场规模不大的party门事件,阴沟里翻船,被赶下台。于是便有了下面的两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人应该在高光时不要得意忘形,忽视身边所处的环境。善始善终才是应该有的结局。</p> <p class="ql-block">下山因膝盖受伤,感觉比上山艰难多了。队友一路激励,还为此搞了一件小艺术品(上图),像不像一个以海面为背景,双手抱胸,身着长裙的女生,微笑着为我们送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家已是黄昏,这是一个平凡而又充实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