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祯祥登城楼,天安门上抬望眼

溪水潺潺

<p class="ql-block"><b>龙年正月初三下午,我们将登上神圣而又庄严的天安门城楼!由于只预约到3个名额,女儿女婿让外公外婆带着宝宝Lucky去登天安门城楼。宝宝开心的不得了,我们的心情同样如此,既激动又兴奋,无法用语言来表达……!</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Tian'anmen),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城台的总面积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b></p><p class="ql-block"><b>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高8.82米,宽5.25米。位于北京市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前石狮子,雌雄两对石狮子分立于金水桥南北,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高2.2米。东侧喜球的为雄狮,西侧戏小狮的为雌狮,主体建筑为天安门重要装饰。</b></p><p class="ql-block"><b>石狮的用材是一种灰白中夹带着均匀浅灰绿色斑的石头,抗自然风化能力强。石狮用整块料石雕凿而成,造型、尺寸和刻工都一样,体现了明朝的雕刻工艺,是北方石狮的代表。</b></p> <p class="ql-block"><b>华表</b></p><p class="ql-block"><b>华表是天安门的一个重要标志,与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雍容典雅的金水桥、威武雄健的石狮子浑然一体,已成为天安门前一道特有的美丽景观。天安门前华表顶上的那只蹲兽叫“犼”,望着皇宫外头,人们称它为“望天犼”、“望君归”。</b></p><p class="ql-block"><b>华表是明永乐年间建造承天门时建立的两对华表,巧妙点缀了整个精美的故宫建筑群,增强了古老建筑艺术的整体感。</b></p><p class="ql-block"><b>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每年五月一日和十月一日,都要举行盛大的游行集会等群众活动。为方便游行队伍和交通的便利,1950年8月把华表分别向东、向西并向北挪移数米至金水河岸边并列摆放。</b></p> <p class="ql-block"><b>开国大典时使用的大红灯笼,灯体直径2.6米,高2.4米,采用毛竹、红士林布和松木制作,上下部贴有金黄色的云朵,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灯笼。</b></p> <p class="ql-block"><b>从1949年7个大红灯笼首次亮相北平,到8个大红灯笼首次亮相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城楼,生动展现了新生共和国的“人民意志”“民主结晶”!</b></p><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城楼上飘扬的8面红旗、高高悬挂的8个大红灯笼、城楼红墙与广场红墙,汇聚成红海洋一般,给古老的城楼增添了别样风采。</b></p> <p class="ql-block"><b>女儿女婿陪同我们一起走过金水桥</b></p> <p class="ql-block"><b>步入上天安门城楼之道</b></p> <p class="ql-block"><b>在天安门城楼后边也有两座同样的华表,顶端也蹲着一只石犼。华表上的石犼面向北,朝着皇宫的方向,人们称它“望君出”。“望君出”就劝诫皇帝不要老是待在宫殿里,该到民间看看百姓的疾苦。</b></p> <p class="ql-block"><b>城台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马道。</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们从西侧“马道”走上城楼</b></p> <p class="ql-block"><b>当登上城楼时,宝宝Lucky兴奋不已,伸出1的手指说:我第一次登天安门城楼,快给我拍张照……。</b></p> <p class="ql-block"><b>外公,我来拍!</b></p> <p class="ql-block"><b>图2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b></p><p class="ql-block"><b>图3为中国国家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城楼前廊</b></p> <p class="ql-block"><b>宝宝Lucky说:给外公外婆来一张</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城楼的会客厅,内饰古色古香,有图文展览,可以了解天安门各时期的沿革和天安门百年回顾的图文展览。</b></p> <p class="ql-block"><b>城楼会客厅门口</b></p> <p class="ql-block"><b> 前 言</b></p><p class="ql-block"><b> 壮重恢宏的天安门,昔日是明清两代皇城之门,历经600年风雨沧桑。作为历史性建筑,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精华。承载着上下5000年绵延不断的中国传统文化。</b></p><p class="ql-block"><b> 红墙黄瓦重檐飞翘,金砖白玉雍容尊贵的天安门,像一位历史巨人,巍然屹立在北京城的中心,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b></p><p class="ql-block"><b>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精选出反映天安门建筑风貌变迁和重大历史瞬间的一幅幅图片,在回顾中彰显自豪,更加激发热爱天安门、热爱伟大祖国的真挚情怀和为伟大祖国的未来而奋进的磅礴力量。</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建筑沿革</b></p><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始建于1417年(明永乐15年),1420年建成,始称承天门。1651年(清顺治八年),重建竣工后更名为天安门。</b></p><p class="ql-block"><b>图1:明代宫城图</b></p><p class="ql-block"><b>图2: 明代天安门位置示意图</b></p><p class="ql-block"><b>图3: 清代天安门位置示意图</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建筑沿革</b></p><p class="ql-block"><b>图1:金凤颁诏是明清时期皇帝登基,册之皇后等重大庆殿时,在天安门颁诏仪式。皇帝发布的重要诏书,要在天安门上进行一套隆重繁琐的仪式,再向全国各地发布。</b></p><p class="ql-block"><b>图2:用于传递和呈放诏书的“金凤朵云”</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建筑沿革</b></p><p class="ql-block"><b>天安门主题建筑分上下二层,高34.7米。上层巍峨雄伟的城楼,下层是高大坚固的城台。城台的台基为汉白玉基座,城台下部有五个卷形门洞,两边各两个门洞向外以此缩小,每个门洞正面各有两扇朱漆大门。城楼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马道”。</b></p><p class="ql-block"><b>图1:天安门城楼建筑结构示意图</b></p><p class="ql-block"><b>图2:马道(长30米、宽6.5米)</b></p><p class="ql-block"><b>图3:城台下部是宽大的汉白玉石须弥座台基,出地面高1.59米,具有保持稳定、坚固、防水、防潮之功能,属宫殿建筑中规格最高的台基建筑。</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建筑沿革</b></p><p class="ql-block"><b>图1:天安门五个卷形门洞长约40米,最大的中央卷洞建在皇城的中轴线上,高8.82米,宽5.25米。紧靠中间门洞的两个门洞各宽4.43米,最外的两个门洞各宽3.83米。</b></p><p class="ql-block"><b>图2:两扇“朱漆”大门上布有“纵横各九”的鎏金铜钉。</b></p><p class="ql-block"><b>图3:两扇朱漆大门金色铺首</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建筑沿革</b></p><p class="ql-block"><b>图1天安门城楼前廊两侧三间窗隔扇全景;</b></p><p class="ql-block"><b>图2天安门城楼后廊西侧镶嵌重建、修缮铭文石;</b></p><p class="ql-block"><b>图3天安门城楼背侧雕石柱栏​</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建筑沿革</b></p><p class="ql-block"><b>图1天安门城楼上的汉白玉栏杆</b></p><p class="ql-block"><b>​​图2天安门城楼节日期间悬挂的8个巨型红大笼</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建筑沿革</b></p><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城楼的大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顶有正脊一条,正脊的两端有一对华丽的龙形琉璃装饰物,称为龙吻(又称大吻或正吻),另有垂脊8条,在垂脊顶端各有一龙吻。在8条垂脊上各有十个栩栩如生的仙人走兽,最前面的是“骑鸡仙人”,之后以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b></p><p class="ql-block"><b>图1:重檐歇山式屋顶(又称九脊顶)</b></p><p class="ql-block"><b>图2:正脊龙吻</b></p><p class="ql-block"><b>图3:垂脊龙吻</b></p><p class="ql-block"><b>图4:殿脊仙人走兽</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建筑沿革</b></p><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城楼为木结构建筑,大殿飞檐下是绚丽多彩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斗拱为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中独有,是由斗形方木弓形横木组成的具有翘、昂、栱特点的木制构件。梁枋又分额枋、檐枋,斗栱下面的额枋上面有彩色和金龙图案,柱子之间的构件叫檐枋,绘有龙和玺彩绘。</b></p><p class="ql-block"><b>图1、团龙彩绘</b></p><p class="ql-block"><b>图2、二龙戏珠彩绘</b></p><p class="ql-block"><b>图3、斗拱和梁枋</b></p><p class="ql-block"><b>图4、梁枋金龙彩绘</b></p> <p class="ql-block"><b>节日夜景,华礼璀璨的礼花在天安门及广场上空绽放出一幅幅壮美的画面,象征着伟大祖国安定祥和、盎然生机。</b></p><p class="ql-block"><b>图1~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座学校3000余名学生会集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理程碑意义。</b></p><p class="ql-block"><b>图1:五四运动中,北京大学生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b></p><p class="ql-block"><b>图2:五四运动当天学生示威游行线路图</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北平学生爱国运动,在中华民族每个危难时刻,天安门总凝聚着爱国学子们的激情。这里不会忘记遭受外强凌辱的过去,也熔铸了不屈的中华民族精魂。</b></p><p class="ql-block"><b>图1:1925年,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声援上海五卅运动</b></p><p class="ql-block"><b>国2: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游行学生与国民党军官博斗</b></p><p class="ql-block"><b>图3:1947年,北平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以爱国、民主</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2月3日,军容严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入城仪式。威武雄壮的队伍从正阳门浩浩荡荡地进入天安门广场,北平人民涌向街头,热烈欢迎人民子弟兵的到来,广场充满朝气和欢乐,人们信心百倍迎接新生活的开始。</b></p><p class="ql-block"><b>图1: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仪式。</b></p><p class="ql-block"><b>图2:庆祝华北和平解放(庆祝华北解放)</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古老的天安门城楼焕然一新,毛泽东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并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b></p><p class="ql-block"><b>图为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出席开国大典。</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图1: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b></p><p class="ql-block"><b>图2:1949年10月1日”战车师方队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分列式</b></p><p class="ql-block"><b>图3:1949年10月1日”人民群众在开国大典上参加庆祝活动</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图1:195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b></p><p class="ql-block"><b>图2:1959年10月1日,我国自行制造的“五九式”坦克通过天安门。</b></p><p class="ql-block"><b>图3:1959年10月1日,首都青年通过天安门</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1984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重要讲话。</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图1: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检阅受阅部队</b></p><p class="ql-block"><b>图2:1999年10月1日,战略导弹首次公开亮相。</b></p><p class="ql-block"><b>图3:1999年10月1日,北京大学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199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书记江泽民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游行队伍挥手致意。</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图1:1999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书记江泽民检阅受阅部队。</b></p><p class="ql-block"><b>图2: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阅兵分列式。</b></p><p class="ql-block"><b>图3:1999年10月1日,群众游行方阵通过天安门。</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200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书记胡锦涛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重要讲话。</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图1:2009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书记胡锦涛检阅受阅部队。</b></p><p class="ql-block"><b>图2:2009年10月1日,空军受阅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b></p><p class="ql-block"><b>图3: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群众在天安门广场参加联欢活动。</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月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书记习近平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重要讲话。</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图1:2015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书记习近平捡阅受阅部队。</b></p><p class="ql-block"><b>图2:2015年9月3日,抗战老兵方阵接受检阅。</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书记习近平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游行队伍挥手致意。</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图1:2019年10月1日,中共中央</b></p><p class="ql-block"><b>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书记习近平检阅受阅部队。</b></p><p class="ql-block"><b>图2:2019年10月1日,东风-41核导弹方队接受检阅。</b></p><p class="ql-block"><b>图3:2019年10月1日,“国旗”方阵、“国庆年号和国辉”方阵通过天安门。</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百年回顾</b></p><p class="ql-block"><b>​图1:2021年7月1日,国旗护卫队准备升旗</b></p><p class="ql-block"><b>​图2:2021年7月1日,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b></p><p class="ql-block"><b>​图3: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b></p> <p class="ql-block"><b> 结 语</b></p><p class="ql-block"><b>​雄伟壮的天安门,是新中国和北京的象征,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以及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b></p><p class="ql-block"><b>​历史承载未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b></p> <p class="ql-block"><b>199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对天安门及两侧红宫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粉刷,新式大红灯笼取代了旧灯笼,更换了城楼地毯和大厅内壁画,厅内的红漆木柱、菱花格窗也全部进行了油饰。</b></p> <p class="ql-block"><b>“马道”东侧下城楼</b></p> <p class="ql-block"><b>天安门城楼出口</b></p> <p class="ql-block"><b>等候在城楼出口处的家人们</b></p> <p class="ql-block"><b>走出城楼前面就是故宫博物院、午门。</b></p> <p class="ql-block"><b>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精选出反映天安门建筑风貌变迁和重大历史瞬间的一幅幅图片,在回顾中彰显自豪,中华民族承载着上下5000年绵延不断的中国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b></p><p class="ql-block"><b>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更加激发热爱天安门、热爱伟大祖国的真挚情怀和为伟大祖国的未来而奋进的磅礴力量。</b></p><p class="ql-block"><b>我爱我的祖国!愿我的祖国繁荣昌盛!</b></p> <p class="ql-block"><b>2024年2月1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