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术后第三天驱车来到大河南</p> <p class="ql-block">魂牵梦绕的洛阳,妈妈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绿灯都是牡丹花</p> <p class="ql-block">洛邑古城前身为洛阳文峰塔,里面唯一的称得上古建的,在此基础上扩建的洛邑古城,全是仿古建筑,还有一些配套的餐饮小吃。</p><p class="ql-block">“洛邑”系洛阳古时的旧称,由古至今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历经十三朝古都,其被喻为“文化圣城”。千百年来,在河南人民的哺育下,洛邑地区逐渐形成了汉族文化与多民族文化共融、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交错,乡野文化与宫廷文化同息的文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p> <p class="ql-block">古钱币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的博物馆是不可错过的。</p><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举办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石刻艺术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p><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作为国内少有的市级一级博物馆,其份量是其文物含量及质量堪比部分省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一砖一瓦皆过往 千年古刹白马寺</p><p class="ql-block">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中国第一古刹,世界佛教圣地",被中外佛教界称为"释源"、"祖庭"。它有幸成为历史上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迄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在中国寺院建筑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p><p class="ql-block">《事物纪原》云:"汉明帝时,自西域以白马驮经来,初止鸿胪寺,遂取寺名,置白马寺,即僧寺之始也。"这就是白马寺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遗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隋唐洛阳城应天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城门阙遗址,也是隋唐洛阳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p><p class="ql-block">应天门存世530多年,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有“天下第一门”之称。</p> <p class="ql-block">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 位于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p><p class="ql-block">函谷关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魏关,遗址距秦关北5公里处,但在建设三门峡拦洪大坝时已被淹没,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也是道教文化的圣地,传说思想家老子在这里留下道家的经典《道德经》后,骑上青牛出函谷关销声匿迹,从此“老子文化”也成为了函谷关的重要象征,硕大的老子金像,便是这里地标般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黄河铁公大桥</p> <p class="ql-block">黄河水面结冰了</p> <p class="ql-block">三门峡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名字——“天鹅之城”。由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到冬天,成群的西伯利亚天鹅,不远万里飞到这里来过冬,这番景象,你只有亲自见过才能感知它的震撼。晨雾弥漫之时,夕阳西下之际,没有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更能描绘此情此景了。</p> <p class="ql-block">洛阳水席</p> <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里的奶茶</p> <p class="ql-block">洛邑古城门口的面好吃</p> <p class="ql-block">此行匆忙,今年还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