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年

鹤鸣伊水

我的中国年<br><br> 我家的中国年,是从元旦开始起步;而我的中国年,却是从吃开始有记忆的。<br><br> 元旦,在我们豫西叫阳历年。小时候过阳历年,那时是大集体时代,赶得巧,生产队分的稻子能晒干碾成米,母亲就让我们吃上一顿大米饭。那时候的生活,紧迫而快乐,一家人总是在往前赶、往前过,合着那个时代,始终相信未来美好,总给人以希望和无限的动力。<br> 先母的节俭和会计划是出了名的,她老人家教给我的歌谣里,除了不要当“娶了媳妇忘了娘”的花喜鹊,就是“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的治家理念了。我家一年吃两顿大白米饭,元旦母亲做一顿、大年初一中午父亲做一顿,剩下的全给母亲拿去“计划”、调节了。<br> 因为处于愁吃愁穿的年代,所以我记忆里的年是吃。<br><br> 而母亲的年是做。<br> 阳历年的大米饭吃完,先母要赶着做一家人的新年穿着。按照她的计划,弹棉花、弹套子,拿出备好的粗细布料、衣服鞋子靴子纸样版来,为一家人大大小小、里里外外、头上脚下,赶做新年穿的新衣新帽新鞋子。<br> 第一件,永远是老大的。拿出老大旧年的衣服鞋子陈纸样,量着身子放大做新的,留下新纸样版,给挨肩的我们用。儿时最温暖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午后朝阳地或是睡前试新衣。新衣的馨香、温暖,和着母亲的爱和未来美好的希望,裹挟在一起化作幸福进入心田。<br> 到我做父亲的时候,已经有条件和妻子一道,从县城赶到洛阳市里的百货大楼,去给儿子买两套最时髦的新衣服,备着调皮的儿子不小心把新衣服董脏,随时可以换下,我和妻子有脸面、不尴尬。践行先母说的,“孩子的衣着大人的脸、丈夫的衣着妻子的脸”。<br> 今年的初一,视频里儿子一层一层的展示他儿子的新衣,他小两口买的、姥爷姥姥买的、我们老两口买的。孙子已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br><br> 儿时的阳历年到正月新年,时光很漫长。先母备好一家人新年穿的,年就近了,就该备吃的。从淘洗麦子玉米,磨成米面开始,头遍收的面蒸馍白用于走亲戚、二遍的自家过节吃,三遍的平时吃,剩余的麸子皮是鸡和猪的。这是石磨、电磨的时代,再后来是公社大队的面粉厂换面,80面最白(小麦出分率80%)、依次是81、82、83、84,黑的是85,剩余的差额是麸子皮。还有人家吃86、87的,和现在的全麦面差不多。先母说她在乡粮管所的水磨坊工作过,识别的面号是收几遍的,可以推理到面号,我们家总是取中间的82、83。<br><br> “腊八粥、糊涂涂”。进入腊八,要吃糊涂涂的腊八粥。这糊涂饭一吃过,人就糊涂了,准备过年的年货随机性就强了。我们家有先父母的理智、始终保持着冷静,过的自如。<br><br> 到了腊月二十三祭灶,做祭灶饼。祭灶饼很讲究的,一定要做用酵子发面的,寓意是叫子孙发的,条件好的年景就做三种,糖的甜、盐的香和淡的,还要可着鏊子烙一张大的、厚的、圆的,全家人一人能分吃一分的,留在大年三十或者初一吃,既象征着一家人的团圆,也寓意发得有始有终。<br> 二十四,扫房子。<br> 二十七、八蒸馒头。先母蒸馒头,是从粗面馒头蒸起的,先蒸红薯面玉米面菜包子的,然后花卷、最后才是白面馒头。我们四只老虎吃的时候,总是和父母对着干,先吃好的后吃粗粮的,粗粮馒头永远是母亲的专利。<br> 二十九、走油锅,炸餜子油饼油角子。<br> 三十除夕,做饺子馅煮肉。<br> 到正月十五,就要蒸枣糕、枣花馍,以及象征意义特别强的形象食物。<br> 枣花糕,象征着团圆、生活的甜蜜和步步高。<br> 蒸小龙,尾部摆向头部弯成U型,头部用黑豆作眼睛珠、剪枣子作鼻子眼睛嘴。把龙要藏在麦缸里、待到二月二龙抬头之日,拿出来给儿子们吃,寓意风调雨顺和望子成龙而且有出头之日。<br> 麦桩子、圆圆的长长的,像能盛120斤重的麦布袋一样,还不忘搓条口系扎上,给成年男子和当年成年的儿子吃的,这是丰收和成材(劳动力)的期盼。<br> 蒸小老鼠,我是很有疑惑的,先母说老鼠是吉祥物,是富裕的象征,人要是穷得连老鼠都不光顾的话,那日子就败了。<br>先母很辛苦,晚上说她累得腰疼,再晚些就说自己累得睡不下。而我的最爱,是围着她的锅台转,看馒头揭锅了、油货和肉出锅了,总是殷勤的询问母亲,供享不、供享吧,主动帮助母亲去供享祖宗神灵,供享过了,就可以大快朵颐啦。<br><br> 而我的吃、我们的吃,也从迫不及待、到口无遮拦、到从容潇洒。<br> 尽管先母很讲究,二十三的要吃到初一、初一的吃到十五、十五的吃到二月二。一再交代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什么时候能吃,可是顽皮的我们,总是忍不住偷偷的吃上一点点。<br> 从发面烧饼到其他,母亲总要收藏起来以达到目的。母子之间暗自斗智斗勇,偶尔母亲才有机会给我们以惊喜,没有惊喜的时候,也并没有责骂过谁。只说一家大小娃娃可怜。<br> 先母曾笑骂我们四只小老虎、是小老鼠爱偷吃。还说别人长一口牙,你们连脚指头、肚子头里都长牙,鞋子到你们脚上没几天就啃破,饭到你们肚子里一会儿就没啦……<br> 那年,我偷偷把盛馍的板箱打开,发现只剩一个不能吃的、碗大的大圆馍,强吞垂涎、合上箱子。等到二月二和先母提灯取它的时候,发现老鼠啃破板箱钻进去,把大馍啃个洞,掏空了大馍内部、只剩余个轻飘飘的空硬壳子,母亲值骂老鼠和叫可惜,而我这只大老鼠则暗自后悔没有占先、便宜了老鼠。<br> 先母的暮年已经不做了。开始的时候,我们子女们做好给先父母送,后来买好送,现在只能烧冥物啦……<br><br> 说到祭祀,我们家的祭祀,永远是先母的事。先父和我们都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参与的很少,但是先父为家设的神位却很全面,皇天后土菩萨观音孔子老子药王送子娘娘财神关爷祖师土地龙王井神等等一应俱全,家先还有历代祖宗。<br> 先母祭祀,我总跟她做帮手。跪着听她喃喃的感谢和祈求,诸如保一家平安、保建房平安、娶媳妇用棉保种棉丰收等等不一而足,都是一家人的生产生活的计划打算。<br> 父母先后谢世,长辈稀疏渐无,一切都被风吹雨打去。<br> 不曾想,九十多的姨表姐和七十多的姐姐,接过了母爱的传递。耳聋的姨表姐电话提醒从不失时,“该过年、你们记得个人添新衣”,“二十三记得吃发面火烧”,“记得给我姨烧银子”,自己说完、就说我很好嫑萦系、然后自顾自挂断,很少有给你回话问候的时机。<br> 陪先母烧银子、给神灵祖先磕头。当时只觉得是随母之尽孝、为母分劳。现在过节了、有好吃的啦,不由得你不想起先人们。他们在世你有好吃的好喝的,为人子的总得让他们先品尝先吃,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作人的道理,也形成了习惯。现在他们不在了,你有好吃好喝的,不让先人先尝、感情上过意不去,于是做起祭祀来。<br> 这种做派、发自内心、没人强求,是下意识里的自觉行为和心理。我终于明白,原来烧银子摆供果、做祭祀做供享,不是神灵在享受、而是自我的心理安慰!是崇拜和敬畏!是作人!<br><br> 初二,闲着没事,发了个三日的晶字在家族群。说“天地人谓之三才,三才三日合作晶,天人合一是和谐。初一是天日、祭拜天地和祖先,初二日是地日、上舅家回娘家拜年,初三日是人日、敬祖师圣哲先贤走亲戚拜年。所以,人有惊天大事就叫‘哎呦我的爹呀’、有动地大事就叫‘哎呦我的娘啊’、人或失事就吼‘哎呦呦,你师傅怎么教你的’”。<br> 晚上,我孙子视频交代,明天是初三、是鬼日,晚上你和奶奶不要出门。<div><br></div><div> 初三,人日、鬼夜……<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