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兴山我的家》系列二、徒步进山(1968.09.22. ~1987.02.)

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 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十六年近花甲, 徒步进山百里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到之处俱往矣, 编此美篇赠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π 2024.02.24. 元宵节于深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注:①、公元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四日,因兴香公路竹溪墓段山体滑坡,所有车辆不能通行,我们一行3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由秭归县香溪镇徒步走进兴山县城高阳镇报到,至今已有五十六个年头,接近六十年了。②、从香溪镇到兴山县城高阳镇有七十多里路,兴山县城经白沙河、五童庙、滩坪到柳树埫有四十多里路,且这些道路都是在深山峡谷之中,所以称百里峡(以后每年进出兴山都要经过香溪镇)。③、由于三峡水库蓄水175米,秭归县香溪镇、兴山县城关高阳镇都被淹没了,随之兴山一中搬迁至新县城古夫镇。而我所任教过的因教育盲目扩张而兴起的五童庙中小学、白沙河中小学、滩坪中小学、兴山共大、兴山电大,因人口流失等多种原因都不复存在了,兴山一中新校我未曾上过课。因此,可以这么说,我所到之处俱往矣。</span></p><p class="ql-block"> 说明 :所有图片和资料(第一人称的除外)都来自网络,我只是按照首次徒步进兴山县、去妃台区五童公社五童庙中小学报到,以及后来去白沙河中小学、滩坪中小学、兴山共大、兴山一中工作的顺序罗列了一遍。我的微信号与手机号码相同:17721333955,若有侵权,请致电17721333955或微信联系,立即下架並致歉!</p><p class="ql-block"> 感谢李玉珍、李春堂、苏厚苾、黄建霖等好友提供资料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坐船进山】</span></p><p class="ql-block"> 在“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的浪潮中,公元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二曰,我和华中师范学院数学系63级的同学苏厚苾、蒋定才,从沙市坐船到宜昌巳近深夜,在同船朋友(宜昌九码头附近某单位数人)的关照下,到他们单位办公室稍稍休息(现在因各种原因,这种做法都不可思议,想都不要想),于次日凌晨一点钟又迅速登上江渝号(宜昌往返重庆的轮船)轮船,晕晕沉沉地熬到早上七时许,该船此航程第一站香溪码头快到了。</p> <p class="ql-block">   峡谷风光,自古为人称道。</p><p class="ql-block">宋朝诗人范成大曾写有一首《白狗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江纹圆复破,树色昏还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连滩竹节稠,汹怒奔夷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矶铁色顽,相望如奸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踞岸意不佳,当流势尤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山回水若尽,但见青竛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惨惨疑鬼寰,幽幽无人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颠沛安危机,艰难古今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俯窥得目眩,却立恐神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白云冒岩扉,下维玉虚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神仙坐阅世,应笑行人行。</span></p><p class="ql-block"> 南宋之前,人们依然将此峡仍称作白狗峡。从明朝开始,峡江民间流传兵书宝剑故事。明朝中叶,“兵书宝剑峡”始见于文字,且名声远扬,而“白狗峡”的称呼逐渐减少。</p> <p class="ql-block">  滚滚长江水,从香溪镇前奔流过,直指兵书宝剑峡。滔滔香溪河,从香溪镇东面缓缓流出,汇入长江。由于长江常年水色浑黄,香溪常年水碧清澈,两条江水在香溪口相汇,清浊相混,泾渭分明。这可以算是香溪口独有的一道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香溪古镇,由江由溪而兴,自古即交通要道。香溪,源自古老原始的神农架,流经兴山县主要村镇。兴山县农副产品走香溪河,经峡口、贾家店、官庄坪、吴家沟、香溪镇进入长江水道。对于长江而言,香溪古镇是峡江重要码头,上达川渝、下抵汉沪,属三峡名镇。</p><p class="ql-block"> 雍正七年,清政府在香溪设有盐局,将川盐运到此港再转秭归、兴山、神农架、房县、保康等地,年运量达1400吨。为保证盐税征收,清政府还在官庄坪北边设有盐税关卡。若干年后,盐税关卡不复存在,仅留下“盐关”地名。史料证明:雍正年间,香溪古镇商贸兴旺,江边船舷相接,帆樯林立。</p> <p class="ql-block">  香溪古镇不大,全镇仅长约1公里,宽约500米,大致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全镇主要有两条街道:一条下街(公路下),也称前街。一条上街(即秭兴公路镇中部分),也称后街。</p><p class="ql-block"> 香溪下街是老街,历史久远,古色古香,是香溪小镇的灵魂。老街依山而建,大致呈东西走向,长约500米。年代久了,从后山上流下来的山水,形成两条大沟,将整条老街分成三段。因此,老街上也就有了两座桥:一座石桥,一座木桥。老街的街面上是青石板路,古朴而庄重。从西边进入石板街,有一天井式的曹家大院,再有李家的洋楼与向家的三层吊脚楼。走到街的东边,还有刘家老板的高楼。除了这些显眼的楼院,狭窄的街两旁大多为老式的土墙瓦房,青砖、土坯、吊脚楼、板壁房等建筑。街道不宽阔,却十分热闹:沿街都是食品店、杂货店、小吃店、茶馆、饭馆等。后来,因葛洲坝工程建设,长江水位上升,下街外侧的单位及居民大部分迁住古镇上街。</p> <p class="ql-block">  水府庙雄伟气派,面向长江上游,坐落在兵书宝剑峡口长江与香溪河交汇处的蛤蟆山西南角坨上。兵书宝剑峡口滩头水急,涨水季节激流飞下,枯水季节露出石梁暗礁,自古多有船毁人亡的事情发生。因此,雄伟的水府庙主要是为了威镇长江水怪,保佑行船平安。</p><p class="ql-block"> 水府庙门正对着奔腾的长江,居高临下,风景独特。走进水府庙,只见庙宇是三殿结构,四合院形制,对称布局,通面宽13米,通进深25米。 前殿为七架抬梁,中殿为五架抬梁,后殿则为全砖结构。前殿有镇江王爷塑像,后殿供有观音像,中殿有普陀山、百子图,庙北香炉石上有洁白的昭君塑像。殿内神像妆金涂粉,光彩异常。室内雕栏画柱,壁画灿烂;屋顶调檐座脊,飞檐翘角,鱼尾兽头,古朴古香。其建筑空间环境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灵活布局,逐层向上,高低错落,自然有序,协调优美。水府庙壁为青砖砌筑,庙墙上有许多保存良好的不同内容彩绘图案,是峡江内庙宇精品。</p><p class="ql-block"> 水府庙后陡壁上刻有“香溪孕秀”四个大字的意思 : 乾隆辛卯年(1771年),荆南道观察使李拔来香溪巡视,游了香溪河,再登水府庙,盛赞香溪山川雄伟壮丽,钟灵毓秀。一时兴起,手书“香溪孕秀”四个遒劲大字,令人镌刻于水府庙后面陡壁上。清代《归州志》在《募修香溪水府庙文昌宫序》文字记载“香溪为归兴二地孔道峡口,为楚蜀咽喉,从烟所聚,舟楫所经,旧于溪口峡山之足,立水府庙文昌宫观音殿镇江阁,为一方之以锁,此为州城风水所关阜财恒于斯兴人文钟灵毓秀恒于斯……”由此段文字可见,香溪人把水府庙风水与本地钟灵毓秀及兴盛发达联系在一起了。我不信风水,但我知道,是香溪河,才会使这个地方如此美丽,如此兴盛,如此源远流长。香溪孕秀石刻香溪孕秀——是香溪水,给这万千生物带来生机;是香溪水,给这山区交通带来便利;是香溪水,使这大山儿女人杰地灵;是香溪水,孕育了这一方神奇的土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香溪孕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香溪古镇什么季节最美丽?</span></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古镇的春天最美丽。在古镇任何位置向长江对岸看去,从卜庄河开始,一直顺长江向上延伸:窑湾溪、东门头、石门,这是一片花的海洋——黄色的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李花,紫色的长春花。特别是桃花,如一条粉红色的巨龙,横卧在长江南岸。</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古镇的夏天最美丽。从早晨开始,天蓝云白,山秀水清,轻柔的峡风吹在身上真是爽。沿溪水边,到处是穿红着绿洗衣的人群,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响彻香溪河畔,别是一番风景。到了傍晚,孩子们放学后一定会疯狂般地奔向长江。刚到水边,他们大一点儿的穿着短裤,小一点儿的打着条胯(赤裸的意思),迫不及待地扑向江水中。不必担心,他们从小在江边长大,个个是“浪里白条”。</p><p class="ql-block"> 由于香溪水的纯净与灵性,古镇香溪养育了朴实善良吃苦耐劳的百姓。这里世世代代民风淳厚,从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香溪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勤劳善良,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   2000多年前,王昭君离开宝坪村(今兴山县昭君村),沿香溪河南下,经香溪古镇走向长安。于是,这里留下了许多关于昭君的美好动人传说。</p><p class="ql-block"> 香溪河,因溪水上总飘荡着香气而得名。昭君自幼很勤劳,常常和姑娘们一起在香溪河边浣纱。那香气,是昭君在香溪河边浣纱留下来的。因此溪水上一年四季都飘荡着这种香气,千百年都不消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往事回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1954年5月,长航宜昌港务局在古镇设立香溪港,通过木趸船停靠上下水轮船。1966年,将香溪港营业站更名为香溪港务站,直属长航宜昌港务局管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狼狈不堪】</span></p><p class="ql-block"> 疲惫的身体还没来得及恢复,又要投入到一场逃难似的行列中去:我肩背手提(背扛一床从湖南老家带来的在华师用了五年的棉絮,手提几件衣服和书籍的袋子)夹在人群中慌忙走出船舱(大统舱),踏上咯吱作响的跳板,一步一蹴上了岸,身后的轮船“呜一呜呜”几声驶离了码头。当我站在沙滩上定神一看,哎呀,妈呀!眼前是一片没有路又到处都是路的毕陡的有近两百米远的沙石坡。好不容易上完了坡,来到看似公路又不是公路的地方,许多人都在寻找去兴山县城的汽车。左寻右找、东瞧西看,连汽车影子都没有,有人说太早了吧,客车还没到呢?有人说应该到了吧,是不是开走了,……,经过一群人的努力终于知道:因兴香(兴山到香溪)公路竹溪墓处山体滑坡堵塞了公路,汽车无法通行,正在抢修。后又经联系兴山县政府,要我们来兴山报到的大中专学生们先暂住汽车站(没有站,只是从兴山县来的车在这里拐了个弯又开往兴山县)旁边的人民旅社,把行李存放人民旅社,次日空手走路来兴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路去兴山?要走多少路?有多远?一天能走到吗?走不动了么样办?……</span></p> <p class="ql-block">  香溪镇虽小,却是秭归县最大的港口。由于秭归县城所在地归州镇江边有九龙奔江的石梁形成急滩,不宜停靠大轮船。因此,长航港务局将秭归县大型客货轮码头设在 香溪镇。香溪镇的江边,由香溪河与长江汇合处形成一条半包围的弧线湾滩,是天然的良港。长航港务局在香溪镇设有香溪港务站,长航“江汉”号、“江渝”号等 (后来都改为“东方红”号)大型客轮每天在此港口依靠。在秭归要想乘坐长航的大客轮,须得先赶到香溪客运港买上、下水船票。机会好,有时可以买到舱位票。香溪镇背靠大山,弯弯的香溪河就在这大山脚下汇入了长江,这汇合处是峡江中著名的西陵峡的入口——米仓口,相传这里是诸葛亮征伐东吴时屯粮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香溪镇只有一条依山而建的窄窄的小街。两条大沟从陡峭的后山直冲而下,将小街分成了三段。为了连通街道,人们便在大沟上建了两座桥:一座石桥,一座木桥。在这条窄窄的街上,街的西边矗立着一栋有天井的曹家大院,中间是李家大汉子的洋楼和向家的大三层的吊脚楼,东边还有刘家老板的楼房。除了这几户显眼外,众多的是鳞次栉比、高高低低的板壁屋和吊脚楼。这些临街的房子多数是大大小小的杂货店、小吃店和茶馆,还有那……</p> <p class="ql-block">   古镇上街是秭归至兴山公路通车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众多房屋沿公路两边修建,也就成了新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镇直属机关及商业服务点逐渐耸立在街道两旁。餐馆、旅社、供销社、集贸市场……上街的集贸市场十分热闹,各种当地土特产、手工艺品、日常百货在此均有售。神农架林区办事处、兴山县办事处及粮食、物质转运站也都在上街。因而,这里总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镇行政部门设在上街后面的山坡上,那里还有电影院。</p><p class="ql-block"> 别看古镇小,各种行业俱全。他们有长年的船工、世代的搬运工、专业的渔民、祖传的匠人(铁匠、木匠、砖瓦匠、理发匠、机械修理工等)、各种商贩、行医的大夫、教书的先生……由于香溪古镇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搬运业十分发达:除了大搬运,还有小搬运;除了木材搬运,还有煤炭搬运;不仅有男人云集的搬运,香溪女子搬运也不让须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必经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 香溪镇,因有一条美丽的香溪河而闻名的峡江小镇,它是我大学毕业后赴兴山县报到,因山体滑坡堵塞交通首次住宿的小镇,更是我十九年进出兴山县的必经之路。在三峡大坝下闸蓄水175米后已永远地沉入了水中,但那窄窄的石板街、高高的吊脚楼及那日夜奔流不息的峡江上的点点白帆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拼命似的扒车、摇摇晃晃的坐车、神魂颠倒的呕吐、日月兼程的岁月牢牢地印在脑海里,那是久久不得忘却的记忆,刻骨铭心的回忆,除非是老年痴呆的失忆!也许只有在兴山县工作过的人们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决不是文学作品中的描述、科幻小说里的片断!</p> <p class="ql-block">   香溪河口有一奇特现象,其它江边的溪口都会有汹涌澎湃的潮水,惟独香溪河口没有。香溪河入长江处,一年四季,水势平稳,无浪无潮。传说,当年昭君被朝廷“选秀”选中,当她告别乡亲,离开宝坪村,沿香溪河来到长江边。除了两岸的百姓为她送行,连龙王也来了。龙王率领虾兵蟹将来朝拜昭君,一时间,江水汹涌,波浪滔天,江水沿香溪河向上泛滥。昭君姑娘见后,立即轻轻地向潮水挥手说道:“免朝,免朝。”于时,龙王爷赶快带着兵马回龙宫去了,潮水也随之下落,恢复平静。从那时候起,香溪河口再也没有了潮水。 </p><p class="ql-block"> 沿江边搭的棚子有:面条馆、包子小吃店,油炸馆、羊肉馆、茶馆、酒馆,客栈、饭店……应有尽有!还有那提篮叫卖的大姐小妹也叫唤着“香烟、瓜子、花生、糖果”走来穿去。这样既方便了来来往往在码头上停靠歇脚的船工和旅客,也为古镇居民创造了一份收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民旅社】</span></p><p class="ql-block"> 当天一切安排就绪,闲来无事在香溪街上逛了一趟:这是在长江和香溪河交汇处的陡坡上,横七竖八、杂乱无章地盖的几十栋连绵不断的砖瓦房、土坯房、茅草房组成的一条街,当然也有稍宽一点的地方,那不是xx政府,就是xx机关、供销社等,找到一个地方填饱了肚子,往回走(一条街,不会迷路)回到住地休息了一会。下午沿长江边逆行而上,看到的是山、是坡,前面还是坡、是山,据说可以走到秭归县城,但有十几里路,只好扫兴地又回到住地人民旅社休息。</p><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经过一天辛苦劳作的人们才回到温馨的小家。如果站在水府庙上看香溪镇,那星罗棋布的灯火一收入眼前。此时,方能体会到庙门上对联“日观千人拱手,夜看万盏明灯”的描述实在精到。</p> <p class="ql-block">   1959年4月25日,香溪古镇至兴山的公路通车,成为连接兴山、神农架的交通要冲。</p><p class="ql-block"> 1964年,香溪搬运站投资扩修港务站至江边简易公路数百米,大大改善香溪港通道。</p><p class="ql-block"> 1967年8月10日,归州至香溪公路通车,香溪古镇与归州县城往来大为方便。</p><p class="ql-block"> 1978年,距古镇西约2公里的大麦沱建成轮渡码头,使长江两岸公路交通连成一体。</p><p class="ql-block"> 1990年底,香溪港有泊位23个,可停靠千吨级轮船。</p><p class="ql-block"> 为了国家建设三峡大坝,香溪人以拳拳爱国之心,顾全大局,舍弃美好的家园,最先开始移民。《三峡工程移民大事记》载:“1995年4月10日,三峡库区首批移民大搬迁,在坝上库首秭归县香溪镇向家店村拉开序幕。2001年1月,秭归县调整行政区划,香溪镇并入归州新镇,新集镇定名为归州镇。2003年6月,大坝蓄水至135米,香溪古镇原址没入水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浩浩荡荡】</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四日上午八点钟左右,我们一行三十多人浩浩荡荡从香溪镇出发,走在通往兴山县县城高阳镇的公路上,兴香公路沿着香溪河边弯弯曲曲忽高忽低地延伸着。出发不久,大家有说有笑,看到某处绝壁险情惊讶地大叫几声,又迎合了几句怪叫和撕喊,仿佛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渐渐地,脚步放缓,人群疏散,稀稀拉拉的三五成群,或小心嘀咕,或切切私语,或默默无声。好多人都有气无力地高一脚低一脚的往前缓慢地移动着,偶尔有故作坚强地狂喊一声:到了!到了!象是唤醒了大家疲惫的身躯,嘻嘻哈哈,又走了一段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单枪匹马】</span></p><p class="ql-block"> 同行的有我的同学蒋定才苏厚苾夫妇、华中农学院畜牧系詹仲民杨祖秀夫妇(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姓名)。唯独单枪匹马我一人,时而走走看看,时而回头望望;时而象是和张三同行,时而又象是和李四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巧遇毓春】</span></p><p class="ql-block"> 同行的还有宜昌卫校毕业生李毓春,在兴山县招待所没住几天就被分配在峡口卫生院工作。有一年她在五童公社三大队(现在的昭君村)住队,离开时一把伞遗忘在住户家,她托人要我帮她去找找,但带信的人也没说在哪一家,我无从下手去找,没有完成她托咐之事。几十年过去了,通过友人找到她的儿子,方知她的手机号,有了微信还常问候,2016.04.23. 我们在宜昌见了一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峡口中饭】</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大队人马都在峡口镇休息吃中饭后又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把木椅】</span></p><p class="ql-block"> 1974年5月1日,我和骆凯老师从滩坪中学步行至峡口区政府登记结婚,下午又去建设公社李家山小学,那里是我在五童庙中小学的学生李传政老师工作的学校,之前和他联系好了,帮我买4把大椅子(1.5元/把)和2把小椅子(1.2元/把),钱已付过,只等我们去拿椅子。现在这六把椅子都还在用,它们是我和骆凯老师百年合好的吉祥物,我们会好好珍惜的。不过它们现在也七零八落了:上海、武汉、山东银滩都有它们的“兄弟姐妹”,有一把已折断靠背,看来它们也很难团聚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虚惊一场】</span></p><p class="ql-block"> 1972年某日,滩坪中学校长陈铁铮要我到峡口(当时兴山县妃台区区政府所在地)报到参加学习班,我当时不知所措,既没说什么学习班?也没说为何参加?更没说有多长时间?我只好服从命令硬着头皮,从滩坪中学步行七十多里路,来到峡口镇已近黄昏,我灵机一动,想去问问区文教干事喻久茂(区里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除了喻干事,我不认识任何人)。同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找到喻干事,他先让我坐下,说:“你看这个的时候(喻干事的口头禅)等我问清楚了再说,”。经一番打听,历来严肃的喻干事哈哈一笑说:“是祝天刚,不是周正光!”,又解释说:“你看这个的时候,一定是带口信的人把名字说错了,没关系,没关系!”。看看天色已晚,喻干事安慰我说:“你这个的时候,今天走不回去了,就在我这里睡一晚上,和我睡一个床,明天再回学校去。”这时刚放下来心又悬挂起来了:跟喻干事睡一张床?!据说他晚上常说梦话,有时还大喊大叫,把我吵醒了,我该怎么办?无可奈何之下,那天晚上就和喻干同床异梦地睡了一觉。异梦什么呢?我明天回到学校怎么说呢?搞错了?为何不是别人呢?……。</p><p class="ql-block"> 次日回到学校,当老师、部分同学看到我时,那种异样的眼神让我真的有些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甩出一句:真他妈的那个狗日的弄错了,把老子当成祝天刚(当地造反派头目)了!这才把憋屈几天的怨气发泄出来了。后来想想也难怪:谁让周正光、祝天刚有点同音呢?在那个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的年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靠带口信传递信息,误传也是情有可原的。</p><p class="ql-block">①、峡口镇的吊脚楼。②、峡口镇全景俯瞰图。</p> <p class="ql-block">  川汉铁路遗址: 1904年,清政府成立官办川汉铁路公司,计划从成都修建铁路连接成都-重庆-宜昌-武汉。后多次修改路线。1909年按詹天佑提议,川汉铁路在宜昌段,由宜昌-宋家咀-雾渡河-大峡口-香溪-归州-巴东进入四川。后来由于多种原因,川汉铁路反复停工-恢复建设-停工,终未完成。因此,兴山县留下多处川汉铁路桥墩,保存最完好的是峡口镇峡口村的川汉铁路遗址。</p><p class="ql-block"> 峡口村川汉铁路遗址,由三个混凝土桥墩组成,相互之间距离约6米,桥墩高约10米。该桥墩经风雨侵蚀多年,仍然坚固。解放后,粮管所曾在此桥墩上凿槽筑楼。</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据兴山2013年对境内川汉铁路遗址补充调查,在原6处川汉铁路遗址上,新发现了十来处:店子铁路桥、庙湾口铁路桥墩、保管室铁路桥、史家台川汉铁路一号桥、史家台川汉铁路二号桥、史家台川汉铁路三号桥、鸳鸯水川汉铁路桥、里村坪川汉铁路桥、马颈项川汉铁路桥等。</p><p class="ql-block">注: ①、通往峡口煤矿的香溪河大桥。②、废弃的国民政府时期未建成的铁路桥墩。③、峡口镇新貌。④、峡口港客轮码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煤矿轶事】</span></p> <p class="ql-block">   由高阳镇到香溪码头的水路弯道多、滩流急,平时靠撑篙移动,行船时必须由船两头的桡不停地在河水中左右摇摆来控制方向,因而船工们形象地称呼这种香溪河特有的木船叫“桡摆子”。桡摆子船一般选用兴山柏木打造,长约10米,宽约2米,两舷呈弧形,底平,首尾稍翘,载重量约三吨半。桡摆子运输时一般是客货混装,下水运兴山与神农架特产——桐油、木油、木耳、核桃、生漆、茶叶和药材等;上水运外地来的百货与日用品。下水顺流,一泻千米,从高阳镇出发不要半日即可到达秭归香溪镇。上水须船工上岸拉纤,跋涉艰难。“五尺白布四两麻,手攀岩石脚登沙”是当时香溪河纤夫拉纤的真实写照。大水季节,桡摆子尚可沿湘坪河(西河)和东河从高阳镇上行各约三四十里至南阳镇和夫子岩(古夫镇)。枯水季节,如果河道只有五六米宽,香溪河中仍可行船。但如果冬季水太少,河道狭窄,则香溪河中一般无法行船。 </p><p class="ql-block">注 :②、香溪河兴山城关镇渡口和爷孙船夫</p> <p class="ql-block">  香溪河向南流,连续有两条令人荡气回肠的溪水汇入——小礼溪与大礼溪(也写作“小里溪”与“大里溪”)。传说,昭君乘船离开家乡走了两里地时,由于家乡渐渐远去,她内心有不尽的爱恋与难舍,便在这注入香溪河的一条小溪边回过身去,向送行的乡亲们深深地三鞠躬,以示谢意——这条小溪因此得名小礼溪。再行了两里路,家乡已隐入崇山峻岭之中,昭君更加悲伤起来:这一去千万里,今日的离开便是与故乡的生离死别。想到此,她不禁愁容满面,泪如雨下,回转身去,面对家乡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恰巧此地也有一条香溪的支流,此支流由此得名大礼溪。</p><p class="ql-block"> 具体讲,小礼溪位于陈家湾村西南方。昭君进宫时,父老乡亲依依难舍,送她一程又一程。昭君不忍心乡亲们为自己劳累, 下船上岸向大家作揖致谢。昭君在这里向乡亲们行施小礼,人们把这个地方命名为“小礼溪”。大礼溪位于原高阳镇与峡口交界处,有条小溪从这里汇入香溪河。昭君进宫那天,乡亲们扶老携幼送她远行。过了小礼溪,官船行到这里的时候,昭君再交下船上岸面对父老乡亲施三拜九叩大礼,才劝回乡亲。“大礼溪”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兴山县祭拜昭君的寺庙很多,高阳古镇对面陈家湾,原来也有一座汉代的昭君庙(当年叫“昭君院”)。宋代的《與地纪胜》对此曾有记载——“汉在此立有昭君庙,庙庭之中,有大柏树,周围六丈五尺,枝叶蓊郁”。</p><p class="ql-block">注: ①、兴山自来水厂。②、陈家湾。③、昭君台。</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为抢运抗日物资,在古道的基础上,抢修了从高阳古镇通往外县的三条重要公路,分别是兴香(兴山至香溪)线、兴雾(兴山至宜昌雾渡河)和兴保(兴山至保康)线。</p><p class="ql-block"> 兴香线是在原秦汉时期的千年古驿道上建设起来的。抗战前,此人行道的路面因崩塌、泥石流,原路窄狭之处甚多,行旅、军运均感困难。1939年,兴山民工4800多人,人人怀着保家卫国的精神日夜抢修,终于很快打通了从高阳到秭归香溪的公路。</p><p class="ql-block"> 兴雾线是高阳通往宜昌雾渡河的公路。此路古代原是羊肠小道,山势险要,人烟稀少,沟壑较多,极难修公路。抗战时期宜昌沦陷后,这条运输线上曾因山洪暴发,一次溺死过212人。1942年,由当时驻兴山的二十六集团军总部供应器材,县乡政府征集民工凿山搭桥,历时两月修成。后长年设置有大峡口、杨道河、黄家祠、高岚河、马粮坪五个联运站,每站驻有民伕200人,不仅维修公路,也保障运输。</p><p class="ql-block"> 兴保线是在高阳镇通往保康县的古道上建设起来的。抗战时修此公路,以打通至中原通道。从1939年到1943年,兴保线上修路民伕最多时达到1万多人。这些民工用锄头、钢钎、铁锹,硬是从绝壁上打通从伍家坪到板庙85公里长的公路。</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县政府常年拨款将原有的三条公路线维护保养,又投入到兴巴(兴山至巴东)线、兴十(兴山经神农架林区至十堰)线主干道的建设,还在县域内修筑了几十条支线公路。截止1985年,以高阳古镇为中心的全县公路网络形成,总里程达到815公里。由于公路网络通畅,高阳镇一共有三个汽车客运站,每天发送旅客1500人以上,这在数以万计的中国小镇上,并不多见。</p><p class="ql-block">注: ①、大桥边的“昭君故里”牌坊。②、兴山县客运站。③、兴神公路与兴宜公路交汇处的转盘。</p> <p class="ql-block">  连接珍珠路与中心镇区的兴山大桥,是香溪河上一座7孔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1970年10月开始兴建,1972年8月31日竣工。雄伟壮观的兴山大桥,使高阳古镇更生光辉!兴山大桥修建不久,古镇还在耿家河上架设了三座小型釭板桥,将镇区耿家河两岸连成一体,方便了镇上居民往来。2009年三峡水库蓄水175米时被淹没,现巳废弃。</p><p class="ql-block">①、向政清夫妇2011年在峡口一桥上合影。②、兴山大桥。③、1982.7. 兴山发大水时的兴山大桥几乎被洪水淹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渴望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山绿水,有车有房,渴望兴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活富足,有女有郎,渴望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电齐全,有声有响,渴望高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学相长,有商有量,渴望进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身强力壮,有智有创,渴望离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独立滩头,有神有光,渴望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周正光 1983.05.于兴山香溪河畔</span></p><p class="ql-block">注:①、当年的“车”指的是缝纫机。②、当年我们家有电视机、洗衣机、缝纫机、电风扇、电饭煲等家电,在兴山一中是屈指可数的家庭。③、我和骆凯老师(武汉大学数学系62级)都教高中数学,有商有量。④、“离乡”指调出兴山,当年就有“在偏远山区工作满八年就可以调出山区”的文件,1986年兴山教育局申报调出兴山的有周正光骆凯夫妇、万实知胡萍珍夫妇、李正发杨美桂夫妇、刘楚斌陈永翠夫妇共四个家庭,后来经兴山县、宜昌地区有关部门批准后先后调出兴山县到武汉市工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山有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出生在湖南省卲阳专暑隆回县横板桥区高山乡一个僻壤的山村,自幼家庭贪寒,上小学时尽管每天都迟到早退(早上、下午都要放牛、砍柴、打猪草),但从不旷课,课间和中午完成作业。因成绩优秀,初小升高小、小学升初中都是免试。我渴望读书增长才干,渴望知识改变命运,渴望走出穷乡僻壤去看外面的世界!如今在兴山县已工作十五年(1983年5月止),当然渴望调出兴山!为自己、为儿女、为家庭创造更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 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水而架兴山桥, 来往不再路途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峡蓄水不用了, 昔日雄姿水中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生几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兴山大桥是古老的香溪河上第一座大桥,它为兴山县的交通便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也为兴山人民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三峡蓄水175米,它无奈地逐渐潜入库水中,时而露出尴尬的笑容。但我们永远没有忘记:在它上游鹰子潭游泳,浪击天涯其乐无穷;在它跟前闲庭信步心旷神怡;在它身上走来度去轻松自如,在它远处眺望,或晨曦明媚无觅处、或艳阳高照正当时、或夕阳西下无限好。潮起潮落日月轮换,时隐时现、时进时退乃人间常态,人生何尝不是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阳古镇 源远流长</span></p><p class="ql-block"> 兴山地域旧为楚始封地,高阳地名源于高阳姓氏。华夏大地的祖先是炎、黄二帝,炎帝管理着南方,黄帝治理着北方。黄帝有一子,名昌意;昌意有一子,名颛顼。颛顼15岁时即治理部落,爱民兴农。古代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由于颛顼受黄帝封于高阳,故史书上又称颛顼的后人为高阳氏。颛顼子孙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春秋时代主要诸侯国——楚国的王族。楚王族对贵族分封,其中有一封地,即高阳。《元和志》载“楚自以为高阳氏裔,故名。”《方舆纪要》“高阳城在兴山县西,楚旧城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也曾记载:“归州兴山县有高阳城,在县西,楚旧城也。”</p><p class="ql-block"> 高阳城在兴山立县前早已存在。在兴山立县时,高阳城被设立为县治。《旧唐书·地理志》对此记载“兴山县旧治高阳城。”兴山立县时的疆域不涉及其他县,基本上是将归州治下的秭归县一分为二。《兴山县志》载“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县之北界立兴山。”立县后,兴山县东、东南与夷陵县(后东湖县,再更名为宜昌县)接界;南、西、西南与秭归县接界;西北与巴东县接界;西北、北与房县接界;东北与保康县接界。历史上有较长一段时间,兴山县几废几立,曾隶属于荆州、宜昌、归州管辖。自宋开始,兴山虽独立为县,但陆续在归州(府)治下时间最长。</p><p class="ql-block"> 岁月沧桑,兴山县城经过多次迁徙:</p><p class="ql-block"> 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首次设立兴山县,置高阳城作为县治,计383年。</p><p class="ql-block">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移县城于太清镇(秭归茅坪)48年。</p><p class="ql-block"> 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迁县城于古夔子城(秭归香溪镇)277年。</p><p class="ql-block"> 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移县城于昭君院(高阳镇陈家湾)21年。</p><p class="ql-block"> 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将县城迁回香溪河北岸高阳镇(即三峡大坝蓄水前的老县城)。</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秭归、兴山曾为屈原(公元前340~前278)、王昭君(公元前52~前19)归属哪个县争执不下。其实问题不复杂,屈原、王昭君诞生时都在归州(秭归县)界域内。关键在于后来三国时期兴山县从归州分治单独立县之后,县域不断改变。王昭君的诞生地宝坪村(后改名昭君村)自兴山立县后,一直属于兴山县管辖。在唐朝时期,兴山界域最大时,屈原诞生地乐平里曾属兴山治理。宋开宝元年后,兴山重划入归州管辖。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兴山县被废,仅以一个高阳镇的建制归属到归州管理。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复置兴山县至今,再无变更。读一读清代的《归州志》与《兴山县志》,两县均有屈原故里记载。民国时《湖北通志》记载,昭君故里在兴山县境内,屈原故里在秭归县境内。这个归属一直保留至今。</p><p class="ql-block"> 作为县治的高阳古镇,开始人口并不多。到宋代、明代人口迅速增加。特别是明初,江西大量移民兴山高阳:严氏来高阳后分家,一部分上了高阳镇后山,故此山名为严家山;陈家来高阳购地落户,居陈家湾……抗战时期、解放初期,又有许多人来到兴山高阳镇落户。岁月更替,镇上居民越来越多。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古镇人口已有一万多人。由于古镇人口来自五湖四海,姓氏也比较多:王李张万,陈刘黄杨,吴舒彭胡,袁周余向……</p><p class="ql-block"> 2009年10月29日,高阳古镇完成历史使命——兴山县举行高阳镇更名昭君镇揭牌仪式。如果以宋端拱二年开始计算,香溪河北岸高阳古镇走过了1020个春秋。</p><p class="ql-block"> 古镇千年,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除了古道,历史上兴山县以高阳古镇为中心,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还有:</p><p class="ql-block"> 向南通道:高阳——小礼溪——大礼溪——平邑口——泗湘溪——竹溪墓——峡口——谈家湾进入秭归境内。</p><p class="ql-block"> 向东通道:高阳——塘垭——黄粮坪——高岚河——两河口——学堂坪——马良坪——界岭进入东湖(宜昌)县。</p><p class="ql-block"> 向西通道:高阳——白沙河——五童庙——滩坪——烟打垭——伍家坪——岚垭——龚家桥——长冲——官田岭——桂花——贺家坪进入巴东,是通往鄂西的要道。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条要道曾经运输过许多国家战略物资进入鄂西、四川。</p><p class="ql-block"> 向北通道:高阳——响滩——深渡河——水田坝——古夫——郑家坪——平水——马家河——观音河——狮子垭——烟墩垭进入房县,这是另一条通往中原的古道。</p><p class="ql-block"> 向东北通道:高阳——校场坝——公平——榛子岭——板庙——欧家店——歇马河——保康——谷城——老河口进入中原通道。</p><p class="ql-block"> 有很多的古道,被岁月掩没;有许多的古道,在脚步下新生。在没有汽车漫长的岁月里,高阳古镇与外界的这些旱路,主要是靠骡马队运输物资。千百年里,骡马运输队长途跋涉,披星戴月往返于这些乡村小道。这些古道上,一年四季,总可以听见脚夫的吆喝、骡马的嘶鸣、铃铛的叮铛……那些赶骡马的山里汉子们,不仅要忍受酷夏寒冬的煎熬,还要经受餐风露宿的苦痛,更要防备土匪路霸的袭击。但,正是他们,给高阳古镇带来了五湖四海的语言、天南地北的物产、各个民族的风情、华夏大地的文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西南北】</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建设街:从西门楼到县政府,原叫西正街,后改名建设街。</p><p class="ql-block"> 高阳古镇背靠严家山,香溪河从西北流来穿镇而过折向南去,耿家河自东流来于镇东南注入香溪河。高阳古镇原有城墙,最早在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以土垒城,周长334丈(约1113米)、高1丈(3.3米)。土城有三座城门,分别是“迎恩门”、“观澜门”、“来远门”。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当时县令将土城改为石城,周长扩大到522丈(1740米),改建城门为三门:开泰门(东门)、迎勋门(南门)、望山门(西门)。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旧有城墙大部分被拆除,只有西门楼尚在,但被泥沙淤积,不能通行。西门上“望山门”三字,仍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偶遇美女】</span></p><p class="ql-block"> 1968年9月~10月,我住在兴山县招待所等待分配工作,某日去神农架指挥部(县人武部旁边)找申指挥长(他的夫人易xx是我哥哥单位同事的姑姑),当时申指挥长家中没人,旁边坐着一位面容俊俏且慈祥的中年女同志,估计她们两家关系还不错,她便招呼我坐下聊天,得知她是数学老师,她的先生喻樟松是武汉测绘学院的高才生,在兴山一中教过数学,现在林区主管工程测量。她有两个儿子(旁边坐着的那个有哮喘病,需要细心照料)。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以及与申指挥长的间接关系(那时的人都很纯扑,互相理解、柏信和信任,不象现在有那么多行骗的人),相互之间都很信任。后来我又去过一次,找到了申夫人(未见申指挥长)。……2016.04.25. 兴山一中老教师联谊活动报到时,在我前面报到的是一对老年夫妇,我们当时也没有认出他们是谁?因为我只认识在兴山一中工作过的几位熟悉的老教师。所以也不好意思过细打听你们是谁?谁?姓甚名谁?现在在何处退休养老?……直到联谊活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也没有弄清楚那两位长者到底是谁?直到有了微信、建了微信群才慢慢知道那两位长者是喻劲松、刘祝慈夫妇,那就是1968年居住在申指挥片隔壁的刘祝慈老师!天呀!远在天边的思念,当近在咫尺时都没有任何相知相认的感觉,近50年的时间阻隔,双方那一点点相识的面容早已不复存在了,哪里还有相识的可能呢?感谢兴山一中老教师联谊活动!更感谢当今的微信时代!让我们之间有了今天的团聚(仅在同一个群里,还没有机会欢聚一堂)。刘祝慈老师还多次邀请我们在她金华的老家相聚,她请客招待我们。我们也想择机赴约,珍惜这蓄谋已久难得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高阳镇已形成街道。解放后,县政府将这些街道重新命名。从西门楼到县政府,原叫西正街,改名建设街。县政府至东门楼原是中正街与东正街,后合二为一改为民主街。东门外到老石灰窑原叫复兴街,后改为胜利街。原耿家河畔汇入香溪河岸边的草棚房,俗称河街,后改名为劳动街。后来,街区由城内向城外扩展比较快:东沿耿家河两岸,南向香溪河南岸,北向后山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沿河路是因为街道与香溪河平行,沿着香溪河修建,故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香溪河畔】</span></p> <p class="ql-block">  民主街 :县政府至东门楼原是中正街与东正街,后合二为一改为民主街。</p><p class="ql-block"> 兴山县政府招待所位于民主街,立于街面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楼下是大堂兼饭厅,楼上是客房,靠街面是客房的窗户,客房的门开在背面的走道上,每个房间除了四张床外还有一张桌子,设备虽然简陋但在当时还是十分豪华的,干净卫生,至少不是统铺,洗漱都在楼下走道上,厕所、厨房在后面(中间有一空地)。招待所所长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老干部李振隆年纪较大(当时据说有五十多岁)只管原则性大事,具体事物由李所长的夫人向光珍主持,孙开清任会计兼管理员,孙开清后来在武汉读大学回兴山工作,陆续升至县信访办主任(正科级)退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住单间】</span></p><p class="ql-block"> 1968年9月24日傍晚(从香溪走到兴山县城关镇已是掌灯时分)住进了县招待所等待分配,之前来兴山县文教局报到的一批大学生参加县政府组织的四清工作队还没有结束,等他们回县里后一起公布分配方案,于是我在县招待所住了近一个月(其它系统的大学生都陆续分配了工作,奔赴到各自的工作单位去了),每天闲来无事到处逛逛,陆续结识了华农兽牧系的詹仲民、杨祖秀夫妇(分配在县农业局),湖医62级的邓文光、董宏鑫(分配在南阳河卫生所),宜昌卫校李毓春(分配在峡口卫生所)等。和孙开清熟悉了,他给我安排在二楼走廊边的单间,使他们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取名源由】</span></p><p class="ql-block"> 1975年春在县委礼堂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映山紅”很好听,也很动情。当年我们的女儿在滩坪中学出生了,也正值滩坪岭上开满了映山红,我和骆凯老师一合计,绘女儿取名映红,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我们的女儿还蛮喜欢这个名字。经过她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这个名字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还荣获武汉市青山区“十佳班主任”、武汉市百名“优秀班主任”、第三届“青山好人”等多项荣誉。为我的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祝愿我的女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专人理发】</span></p><p class="ql-block"> 东方理发店是高阳镇比较好的理发店,也是我常去的理发店,那里的理发师傳不仅理发技术好,对前来理发的顾客态度也很好,久而久之,我还有一个“专职理发师”(师傅们都知道我每次去理发都找同一个师傅),可能是“习惯成自然吧?”,在调离兴山时还特意去东方理发店理了最后一次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人理睬】</span></p><p class="ql-block"> 1982年春节是我们一家四口在兴山县过的第一个春节,既高兴又痛苦:高兴的是我们在兴山县工作12年之久,首次住上标准住房(一室一厅一厨一凉台,有自来水),那是在兴山一中操场东边的一座三层楼洋房(兴山县当时的砖混结构房,亦称洋房)。同时头年10月1日在兴山县城街上摆摊处(那时各商店逢节假日都在店铺前的街面上摆摊设点卖些紧俏商品)买了上海飞跃牌12吋黑白电视机,在住房的顶楼平台上装上自制的天线,就能收到好几个台的电视节目。儿子还没上学也没有作业,在电视机前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还托何鸿彬胡疏华夫妇(住同一栋同楼层)从武汉购买来的荷花牌洗衣机,一家人其乐融融准备过大年。以往都是在哥哥家过年,今年首次自已在外独立过年总得办点年货吧,那年头没有瘦肉精,农民家养的猪都很肥,卖給政府的肥猪自然是肥肉多而廋肉少,因此想买点猪肉不是难事(不要猪肉票自由购买),但想要买点瘦肉还是不那么容易的!一连好几天我都早早来到三尖角卖肉的铺子里(当时兴山县城唯一一家卖肉的地方),铺子里挤满了人,一会儿“张大爷,来块瘦肉!”,一会儿“王大哥,来块肉!”……眼看着一块块标致好看有肥有瘦的猪肉从我头上“飞过”。我们刚到兴山一中工作不久,没有熟人和朋友更不要说认识卖肉的师傅了。不多时人散了,肥带瘦的肉没有了,剩下的只有肥肉和猪头肉等没人要的猪肉,我心灰意冷地往回走,边走还边在遐想:要是能认识卖肉的人或托人买点好肉该有多好啊!想着想着不争气的眼泪涌出来了,我拭着眼睛往人少的地方走在回兴山一中的路上,正巧碰到了兴山一中教导主任陈启聪,看我空手回校,简单询问几句就各自走开了,……。次日,还未等我出门继续前往卖肉铺子时,有个年青人托着一块猪后座,说是陈主任让他送来的,肉上面还有张条子,说明重量和金额(当年猪肉不分肥瘦、前后左右都是一样的单价)。我接过猪肉付好钱还未来得及问此人是何路神仙?他已走远了,我望着他的背影高兴得热泪盈眶!这块猪后座让我们一家四口过了一个丰盛愉快的幸福年,等到学校开学了还招待了隔壁好友韩定贵老师。陈启聪主任这份情意我深深地埋在心底,直到2017年5月27日在天安门广场约见陈启聪、袁选秀夫妇又一次千谢万谢才算初步释怀。</p> <p class="ql-block">大茶垭驿站</p> <p class="ql-block">仿汉街</p> <p class="ql-block">上图中左上是兴山一中,左下是文化局和教育局,三楼中部是我和甘志强合住的宿舍。</p><p class="ql-block">下图中正面是兴山一中教学楼,下面是操场边塌方的情景,右边是兴山一中三层楼的教工宿舍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月稿费】</span></p><p class="ql-block"> 1979年9月,我调到县里教全县拔尖班:高二(5)班的数学(高中两年制,峡口中学甘志强任班主任教语文、教研室主任王启荣教物理、一中李祥清教化学、高阳镇中学唐富文教政冶),我从一个“赤脚农民″式的共大“教授”到兴山县真正的最高学府上课,真还有点不适应。为此,我深入钻研教材、不分昼夜做题、猛补遗忘知识、提前备课、背教案、练板书、……,十八般武艺全上终于讲好了每一堂课,随后找资料、编习题、刻钢板、印试卷又是一个“全能”老师,经过一年的努力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p><p class="ql-block"> 接着调兴山一中任教至1987年2月调出兴山赴武钢上班。教学只是过了一关又一关,过关斩将永远在路上,永远都在闯难关。我在兴山一中教学工作中,经常利用教学之余不断地小结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多个点),找出知识规律、丰富教学內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对象限角的半角的理解和运用有些困难,我结合自己读高中时的学习心得与体会,总结出一套有关象限角的半角的技巧和运用,又在复习课上得到深化和巩固,同学们感到很有收效,容易理解也能较好地去应对那些较难运用的题目。</p><p class="ql-block"> 象限角、半角都是一个数学概念,易懂、易记但不好运用,特别是这两个概念的叠加,即“象限角的半角”更是抽象难懂,为此我想过许多办法,如特例法、画图法、折叠法等,最后同学们容易接受的是折叠法,于是对这个方法进行概述、举例、验证等一系列论述,逐步形成了有关“象限角的半角及其应用”论文的雏形,得到同行的认可。于是我利用一个周日的下午和晚上,趁热打铁、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了一篇题为《象限角的半角及其应用》的文章,投稿到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全国数学权威杂志《数学通报》。(我在华师读书时就爱上了《数学通报》杂志,每期必看且做了许多笔记和每期刊登的数学题)。因高三复习、备战高考,也无暇顾及我的投犒是否能刊出?1987年9月刚开学不久收到一个邮件,打开一看是两本刊有“象限角的半角及其应用………………周正光(26)”的数学通报杂志。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天哪!《数学通报》!北京师范大学!我梦抺寐以求的大学,尽管我因某种特珠原因未能就读该大学是我一直的遗憾!但34年后的今天,我的论文刋登在该大学主编的全国性权威杂志《数学通报》上,我太幸运了。该杂志是研究性数学界的权威杂志,以大学知识及数学前沿科学的杂志,仅刊登少数几篇中学数学方面的论文,其中就有我的文章。同时还收到了50元稿费,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二桶金,几乎接近于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第一桶金是小时侯在老家时,一位路过我家乡的中年妇女因带的东西太多,路途太远,身体太累,想找人送她一程並答应给两角钱的劳务费,我家太穷便欣然答应了。送到目的地后,我手捧两角钱兴高采烈地蹦蹦跳跳回到家里)。</p><p class="ql-block"> 有了这次投石问路,对教学经验的小结和钻研教材的心得体会就更加信心十足,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主编的《数学通讯》1992年第7期上刊登我的文章“高考试题中分类讨论题分析和教学建议″一文;《数学通讯》1993年第2期刊登我的文章“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系列自测题(2套)″一文;武汉市数学学会主编的《武汉教育》杂志1993年第8期刊登了我的文章“渗入分类讨论思想和方法,提高计数能力″。参加编写《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丛书》一~四节。</p><p class="ql-block"> 我是湖北省数学学会会员、武汉市数学学会会员、武钢中小学数学学会会员、理事,多次参加各种学会年会、教学研讨会等教育数学研究活动,获得各级各类奖状30余份。</p><p class="ql-block">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你特別认真、特别勤奋、特別吃苦总能做出一点点成绩,以告慰自己、告慰同事、告慰祖国、告慰人民,不忘师范本色、牢记人才培养。</p> <p class="ql-block">  电影院每周末都有电影</p><p class="ql-block"> 百货商店、县政府和文教局交汇处有块较大的场地,在那里白天偶尔有文艺节日,有时观众真还不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突如其来】</span></p><p class="ql-block"> 1971年暑期,兴山一中掀起一股演唱革命样板戏热潮,在众多热心者的助动下,排演了革命现代样板戏《红灯记》全剧,很受一中师生和高阳镇居民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红灯记》的主要演员表如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鸠 山:刘伟华 王警卫: 车 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交通员: 伍长:田保和 宪 补:苏喜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桂 兰: 桂兰娘:董迋清 皮 匠:张宗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玉和:刘明亮 李奶奶:周定荣 李铁梅:万桂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磨刀人:徐澄清 慧 莲:高玉萍 田大婶:向发芝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连举:刘楚斌 游击队长:何鸿彬</span></p><p class="ql-block"> 妃台区五童公社的老师们也不示弱,排演了《沙家滨》,后来增加了其它公社的老师发展到了全妃台区,主要演员是: </p><p class="ql-block">郭建光(周正光)、沙奶奶(李功茂)、阿庆嫂(徐永芳)、刁德一(周健康)、胡传魁(刘金成)</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基本上能上演了,在峡口镇(当时妃台区区政府所在地)香溪河对岸的沙滩上搭设午台,演出了一场受到观众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1971年8月份的一天,在兴山县大礼堂举行“革命现代样板戏表彰大会”,有兴山一中、峡口煤矿矿务局、各区演员代表参加大会,大礼堂坐满了人。我们妃台区代表前排是峡口煤矿矿务局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高阳古镇由两条清清的河水环绕,一条是香溪河,一条是耿家河。耿家河是香溪河的支流,古镇上的人都叫它小河。耿家河从5公里外的塘垭(余家坎)小溪汇集而来,流经夏家塆、耿家河村(此村因耿家河而得名)从古镇东南注入香溪河。香溪河是养育高阳古镇的母亲河,高阳古镇的人们世世代代饮用着母亲河清醇的河水</p><p class="ql-block">注: ①、香溪河与耿家河(也叫小河)交汇处。②、耿家河桥上的提篮小卖。③、县人民医院。④、288厂大礼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犯阑尾炎】</span></p><p class="ql-block"> 1981年4月某日下午5时许,我正在食堂门外排队买饭,突然腹部一阵剧烈的疼痛,我坚持了一下却怎么也坚持不住,一会儿痛得腰都伸不直,骆凯老师得知后把我送到医院已是晚上八点钟了,经初步检查可能是阑尾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贵人相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85年秋的某日,我去兴山县委大楼找到县委书记陈水文,当时就他一个人在伏案看文件,我简单地陈述要求调出兴山县的理由,(之前我们也见过几次面),他用很浓的黄冈话说:“你先回气吧!”。从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上我也能猜出几分,估计有戏,便起身告辞愉快地回到了学校。这是我在兴山县工作二十个年头(1968年9月~1987年2月)最后一次找官员要求调出兴山县,也是唯一一次走进县委县政府大门,更是唯一一次找官员要求调出兴山的场面中,时间最短、说话最少、气氛最和谐的一次。真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众官无情陈有情,不是亲人胜亲人!</span></p> <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兴山县高阳镇响滩位于香溪河右岸,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是古夫、平水及至林区松柏镇进出兴山的必经之路,一条街道的两边有许多老宅。</p><p class="ql-block"> 陈伯炎老屋,清代民居,位于兴山县高阳镇响滩村,建筑面积264平方米。 该建筑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砖木结构,平面呈纵长方形布局,坐东朝西,沿坡地而建。老屋基本格局为经过一个窄条形前院,到厅屋,然后通过天井到堂屋,天井两边是厢房,总共两进院落。山墙与构筑方式,与吴翰章老屋相同。 陈伯炎老屋使用木装修,堂屋正面的高窗花格及隔断装饰等,做工讲究,图案精致。厅屋五花风火山墙与堂屋五花风火山墙加上厢房的人字坡屋面组成一个整体,高低错落,长短结合,灰墙黑瓦,白灰皮装饰过渡,使整个侧立面富有层次和空间感。墙面不对称的镂空花窗布置,给平板的墙面平添了生趣。老屋的勾头滴水无业为陶质烧制,扇面勾头,三角滴水均刻有花饰图案,制作精细,装饰感强。另外,该建筑内还保存有清代的雕花架子床,也是很珍贵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吴翰章老屋,清代建筑,位于兴山县高阳镇响滩村。 吴翰章老屋为砖木结构,平面呈纵长方形布局,坐东朝西,沿坡地而建。老屋基本格局为两个天井,总共两进院落,有厅屋、堂屋与厢房,建筑面积为294.5平方米。山墙皆为五花屏风墙,高低错落。构筑方式为砖墙支撑山面屋顶,并四周围合。中轴线上的木构架皆为穿斗式梁架。边屋均为二层楼,巡回相通,亦称为走马转角楼。屋面用小青瓦铺盖,正脊用小青瓦叠垒而成。该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第一进天井已毁,仅存后半部分。 老屋装修的雕刻,布置都十分得当,很好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除木构件以外,建筑的檐口下还绘有许多花卉、动物及其它锦纹图案,使整个建筑显得富丽而有活力。五花风火山墙的装饰简洁明快,墙头没有过多的曲线。瓦头均为白灰粉饰,整个檐口轮廓线显得洁净而富有韵律。 吴翰章,字星桥,为兴山县同治甲子举人,家族为官绅。翰章年少博学,曾外出游学,专心著述所游山川险要。可叹英才早逝,年方三十。他的住宅,平面布局十分清楚,艺术构件制作也很精致讲究,有一定观赏与借鉴价值。</p><p class="ql-block"> 吴宜堂老屋,清代建筑,建筑面积291平方米,位于兴山县响滩村。 该建筑与前面介绍的同村陈伯炎、吴翰章老屋结构与朝向基本相同。略不同之处在于,吴宜堂老屋是一个前院,一个天井,两进院落。厅屋正面做成重檐,双层墀头,构筑形式较为新颖。该民居保存不是太好,两边的房屋改动较大。梁架及木装修损坏严重。 老屋的堂屋正面格扇门,虽与先前的布置有所不同,但格扇门的形式仍古色古香,颇有特点。再如厢房的格扇窗,其图案与格扇门既相呼应,又有变化。老屋的侧立面造型,一改当地盛行五花风火山墙的形式,采用人字形风火山墙,尤显精炼和简捷。后檐墙的封护檐及前檐檐口下的墨绘花卉和纹饰,具有建筑装饰的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险丢小命】</span></p><p class="ql-block"> 兴山的河流湍急、无桥无船,山洪爆发时滚滚洪流一泻千里、波涛汹涌、水高浪急、奔流不息、泛滥成灾,因过河送命之事常有之。我在五童公社工作的十二个年头期间进出兴山县城关镇多次涉水过古夫河经响滩(这样走比走公路近些)。1972年我在五童公社响滩过古夫河时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好几米远方站住脚,不远处便是有漩涡的深潭,可怕的漩涡会把人卷入潭底十有八九命送黄泉,十分危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宜录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徒步上班】</span></p><p class="ql-block"> 1968.10.21. 吃过早饭,告别兴山县政府招待所二楼的单间,尾随脚夫(帮我揹行的当地农民)跨过香溪河河滩几步跳墩,沿兴神公路经鹰子岩、皂角树、小花坪、大花坪步行十五里路,在白沙河聂兴坤会计开的餐馆门前稍作休息后,沿着张家坪陡峭的羊肠小道继续前行,经过向家台、李家屋场转了一个大湾来到刘家屋场,脚夫指着前面半岛式的小山垉说:看见吗?前面就是五童庙小学。脚夫告诉我,从聂兴坤馆子出发向上约百米就走上“古道”即白沙河至高桥的主道,当年的骡马队就是走的这条路,至高桥的物资供应全靠这条道运输,高桥的土特产也靠这条路揹到县城,千百年来都是这样靠人力揹着、骡马驮着。沿途经过张家坪、李家坡、五童庙、卢家坪、滩坪、烟灯垭、伍家坪……  </p><p class="ql-block"> 再绕过一个小塆就是五童庙小学,这是一座古庙,正面残缺的白墙中间是两开的木板大门,走进去是一个天井屋,两边各有两人层楼的厢房,楼下是一间教室和一间房,楼上各一间教室和两间房,正对大门是一间开敞的教室(高于两边的房子),教室后面是厨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顿中饭】</span></p><p class="ql-block"> 1968.10.21. 我尾随脚夫(帮我揹行李的农民)走了一上午(大约24里路)来到五童庙学校,安顿好了已是午饭时分,一碗苞谷面饭上面盖有十几片土豆片便是一顿中饭,我试着吃了一小口,满嘴跑的苞谷面又干又硬还带有一股火坑味,就是咽不下去,又夹了一块带边的土豆片,又苦又涩尽管土豆咽下去了但皮还卡在喉咙里,又找来一杯水渗和着勉强吃了几口,虽然肚子饿就是咽不下去,……。原来兴山县大部分农村农民的口粮都不夠,只有海拔2000 多米的榛子区,山大人稀适合种苞谷,但那里一到秋季苞谷收割季节却是阴雨绵绵,农民只好把苞谷收回来放在火坑上烘干再上交国家,我们每月的口粮大米、苞谷按 2 : 8 供应。而每月仅四兩油,全校八个老师每月共三斤二两油(平均每天仅一两油),每月还有两、三次上级领导来校视察或路过(从县城到另一个区的必经之路)时,菜里还得略多放一点油,这样算下来,一日三顿整个食堂每顿饭还不到三钱油,怎么办?聪明的炊事员(每个食堂的炊事员都聪明)先把锅烧红再把土豆片倒进去翻炒几下后加水一煮,起锅之前滴几滴油就好了。那年代根本就看不到肉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一日三顿苞谷面饭加土豆片过了五年单身生活总算闯过了吃饭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碗旱面】</span></p><p class="ql-block"> 放假是人人喜欢的事,但对我来说却有难言之苦 : 1968.10.26.周六(即周末,当时是每周六天工作制,仅周日休息),吃过中饭炊事员小李亲切地对我说 :“周老师,我向姚主任请了半天假回家愀(烧)火糞窖(种)洋芋,晚上沒有老师吃饭(姚、朱都有家自己做饭,本地老师回家去了),只有你一个人吃饭,你看这样 : 我走之前给你下(即煮)一碗面,把面放在锅里加点水温(即热)着,灶里有火石子(即燃烧完的木材但还有热量象木炭一样),只收你三两饭票”。我看他说的恳切就欣然同意了,不一会,大约12点半钟李相荣师傅便高高兴兴回家去了。下午六时许学校放学了,校园里空当当的,我想起了吃晚饭,当我掀起锅盖一看,一碗旱面条躺在略有温度的水里,端起这碗旱面用筷子一挑,完全是一个面团或面饼。一根根白色的面条交织在一起好象是面条冻或面条结晶体,这是经过五个半小时几手密封恒温处理过的“中国第一面”,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碗面: 洁白、晶莹剔透,坚而不硬、柔而不散倒是象一个面条纹路的碗的模型,饥饿让我吃完了这个碗状“模型”。这时我才知道所有星期天是没有炊事员做饭的(后来所在各校都有炊事员),怎么办?我只好来回步行50里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去县城玩,一并采购一些可供以后星期天吃的食品,如饼干、面条等,有时在星期六那天多买点饭第二接着吃。当慢慢地熟悉了一些人后,有时去其它老师家去玩,但这必竞是有限的,还得靠自己想办法度过假日关。在教师政治学习班上有老师揭发曾老师初来兴山工作时不会做饭,用保温瓶煮稀饭;王老师用火石子(木柴燃烧后的炭灰)闷洋竽(烧土豆),……。虽然这些办法都是以批判的口吻揭露出来的,但后来回想起来还真是个好办法,如曾老师用开水瓶煮稀饭(头天晚上把米放进保温瓶后再倒入滚炀的开水,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有稀饭喝了)。王老师闷洋芋(找一个脸盆烧些柴火,把洋竽埋在热灰里,过一会洋竽就闷熟了),可乐而不为?可那时这些先进的科技知识却成了批判材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始吐故】</span></p><p class="ql-block"> 从我来五童庙中小学学的第一天起至在兴山一中上班的第一天止,整整十一年的日日夜夜,我吐故的地方又回到了原始 : 一个不圆不方的木桶或土坑上放着两块木板或木头,上不遮天通风虽透气,蒼蝇蚊子却满天飞,晴天一身汗雨天淋湿衣,稍有不慎,朴咚一声吓一跳,下面翻江倒海浪花飞,还得让你免费尝点味。五童庙中小学地处三面悬崖峭壁的山峰顶上,两百多米高的绝壁下面是奔流的溪水,学校的吐故地设在房屋后面的墙根处,一道狭窄的小路紧贴墙脚跟,走过去要侧着身子(略向墙倾斜)小心翼翼,稍不注意很有可能落入溪底。白天去吐故,先要问一声 : “有人吗?”(迎面用破旧木门档住),老师们一般在上课时间去,男学生去另一侧更普通的粪坑,女学生偶尔飞快跑去旁边的农户家。放学了或晚上,一片荒野,男老师可随地“吐故”。</p><p class="ql-block"> 白沙河中学、滩坪中学、兴山共大的吐故地略有改进,但逃不脱前面说的简陋设施,因为都是农村学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独在异乡】 </span></p><p class="ql-block"> 在哪里</p><p class="ql-block">昂首群峰挂眼前,/ 俯视绝壁脚尖现。</p><p class="ql-block">磨炼降临峦外汉,/ 独立异乡思亲人。</p><p class="ql-block"> 1968.10.21. 周一,我在脚夫(当地替我背行李的人)的带领下,从兴山县招待所出发,淌过香溪河,沿着县城(高阳镇)对面的鹰子崖下通往神农架的公路,步行15华里来到白沙河聂心坤开设的餐館前,休息了一会儿,再沿着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直往上爬,一会儿一段垂直向上的坡路,一会儿七扯八拐的弯路。过了李家屋场绕过一个大湾来到刘家屋场,脚夫指着不太远处隐约可见房屋说 : “看见沒有?那就是五童庙小学”。</p><p class="ql-block"> 大约中午时分,经过长途跋涉20(15+5)多华里路终于来到我被分配的五童庙小学(戴初中帽子的小学)。这是类似半岛上的一座古庙(白沙河从万朝山脚下沿山势窜流到此处拐了个大弯,如图右),进大门后是个天井,两横两纵的四栋房子相围构成了一个天井屋(有类似北京的四合院),左右两排是二层楼房,大门这栋只有一层楼但较高,大门对面因地势最高也只有一层楼。房屋的结构和建材都是当年的模样,好象没有丝毫的改弯,只是内部结构完全相形见绌了,没有了当年的摆设,换成了学生的课桌椅和黑板等。</p><p class="ql-block"> 既然是庙,估计当初设计是这样的 : 大门前面的平地(约半个排球大)是神台和香炉,进大门是门神,对面是大雄宝殿,左右厢房分別是财神和武神,楼上则是宿舍和储藏室。</p><p class="ql-block"> 当时庙神早巳不在,守护庙殿的是教神和学神,当时教神有姚昌坤(教育战线五童公社负责人)、朱开珍老师(姚昌坤夫人,其女儿姚晓铃两三岁左右)、朱正荣(建设公社财经主任罗贤芳的夫人)、李道权、李国泽、刘光源、张啟义、李湘荣(炊事员),我是第九人。我是来五童公社工作的第一个大学生,第一次参加五童公社干部集训时,公社张啓殿书记听说我是从武汉的一所大学分配到兴山的大学生,便风趣地叫我“周大学”,从此“周大学”的美名在五童公社传开了。每个月公社干部集训一天(那时每周六天工作制),星期六放学后全公社的教师都要赶到公社所在地报到,第二天开始学习前都要我教他们(公社干部、各大队书记、队长、贫协主席和全公社的公办和民办所有老师)唱歌,一则等与会者到齐;二则活跃会前的气氛。开会期间让我做记录。说来也巧,我读初中一年级是在小学戴帽子的初中,大学毕业后首次教书也是小学戴帽子的初中 ,时隔十一年,相距千余里,跨越两个省(从湖南到湖北),身份各不同(从学生到老师),位置有交换(从台下到台上),却始终在同一个圈子里!</p><p class="ql-block"> 学神则是五童公社从白沙河到严家坡、黑岩的农民子女,具体讲是五童公社的四、五、六、七这四个大队的学生,因为一大队有响滩小学(罗琦老师)、二大队有向家坡小学(钟家尧老师)、三大队宝坪小学(李梅林、王玉盔、王玉山、孙Xx等四位老师)、八大队有滩坪小学(李祖佑、刘金成、熊家喜等老师)。</p><p class="ql-block"> 五童庙小学是当时五童公社的一所完小,两个大队的一至六年级加两个大队的五、六年级都在这所学校上学,一、三年级一个教室,二、四年级一个教室,五、六年级各一个教室,共四个教室,老师有7、8位,学生有100左右。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经过五童庙曾写下革命标语,标准是为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而宣,具体内容记不清了,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军七师,这一点我记得很清楚。原来五童庙那边是兴山前往巴东的大路,但随着兴巴公路的通车那里边缘化了。听说后来地质灾害五童庙小学原址就变成照片上那个样子,五童庙小学校址在上世记七十年代中期已废弃,五童庙小学已经成为历史。</p><p class="ql-block"> 标语的具体内容大概是:一切土地革命斗争都是为了解救工农劳苦大众!以上是大字体,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军七师,字体稍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别具匠心】</span></p><p class="ql-block"> 1968年10月21日星期一,我去五童庙小学报到,接手初中一年级一个班的数学课(还有四、五年级合班的算朮课)。次日上第一节课时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 : 计算 10+11+12+……+22=?。我巡视了一下,没有一个用简便方法(都是累加,我深知这个班学生都不怎么聪明,今后的担子还很重!),当我告诉他们今天是10月22日星期二,是我第一次正式上课的日子,也是和你们初次相识的日子,所以从10依次加到22,好让你们记住这个日子。这道题结果是208,我把简便方法演示在黑板上说,这是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也可叫高斯求和法,简单几句介绍了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及他小时侯的故事 : 1+2+3+……+99+100=5050。安静的教室有些活跃的气氛,还有赞叹声。课后有学生问我 : “老师,明天出个什么题?” ,脸上透出渴望的眼神,学生的提问倒逼老师去认真思考,出些有特色的题目。第二天是10月23日星期三,我出了道找规律填空的题 : (10+3),(68÷4),19,23,( )。学生措手无策、目瞪口呆,我告诉他们这是连续的质数 13,17,19,23,下一个应是29,他们小学的质数全都忘了,疑惑的眼神充满期待。第三天是10月24日星期四,新课前计算 (1+9)x24x(9+1)+6ⅹ8-24x(1+9)²÷2=?,所有同学依次计算,很繁,少有算对的。当我告诉他们说 : 原式=(24-12)x100+48=1248,顿时教室沸腾了,拍脑袋、捶胸脯、敲桌椅、跺楼板、赞叹声混成一片,我还顺势告诉他们 1,2,4,8 成等比数列,它和前天的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两个基本数列,却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出现。以上三道题都紧扣当时的年、月、日把它巧妙地融合在题目里,其实我对时间是很敏感的,以后编写了许多有关年、月、日、时、分、秒的数学题,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从此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访贫问苦、结合农时和农村实践编写应用题进课堂,还介绍了华罗庚的优选法等当时较前卫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后来发现我的学生中有不少数学老师、财会、税务、银行等,有的巳挑大樑“当家做主、独挡一面”了。</p> <p class="ql-block">  五童公社办公楼(土木结构两层楼)座落在五童溪(可能名字不对)流入湘坪河处的白沙河里面一里地处的山涯里。公社书记张启殿(响龙公社人),秘书胡学照、后李相胜(普安公社人),信用社会计王玉成(五童公社三大队人),出纳胡兴照(?),文教干事王新民,妇女主任王昌英(五童公社五大队人),民兵连长张久武(五童公社四大队人),后来是杨言斌(五童公社八大队人),炊事员刘?(五童公社四大队人),还有谁?</p><p class="ql-block"> 五童公社供销社座落在兴神公路白沙河涵洞旁,主任袁万能,兴山古夫?人,其女袁裕进,儿子袁选明。员工高泽海,宜昌地区远安县人,转业军人,其独子高兴山不幸死于车祸。</p><p class="ql-block"> 白沙河中学座落在兴神公路白沙河河滩段的坎下,主任姚昌坤(宜昌姚家湾人),依次替换为陈铁铮(湖南?人)、余怀珍(宜昌地区当阳余溪人),老师有朱开珍(姚昌坤夫人,宜昌?人),刘光源(兴山建设公社建阳坪人,张啟义(响龙公社人),周正光(湖南邵阳人),林焰(宜昌市人),胡毓华(武汉市人),欢事员李新(兴?)林(五童公社三大队人),小学有凡兴发(五童公社四大队人),还有谁?</p><p class="ql-block"> 我是来五童公社工作的第一个大学生,第一次参加五童公社干部集训(公社干部、各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和所有学校的老师都要参加)时,公社张啓殿书记听说我是从武汉的一所大学分配到兴山的大学生,便风趣地叫我“周大学”,从此“周大学”的美名在五童公社传开了。每个月公社干部集训一天(那时每周六天工作制),星期六放学后全公社的教师都要赶到公社所在地报到,第二天开始学习前都要我教他们唱歌,一则等与会者到齐;二则活跃会前的气氛。开会期间让我做记录。说来也巧,我读初中一年级是在小学戴帽子的初中,大学毕业后首次教书也是小学戴帽子的初中 ,时隔十一年,相距千余里,跨越两个省(从湖南到湖北),身份各不同(从学生到老师),位置有交换(从台下到台上),却始终在同一个圈子里!</p><p class="ql-block"> 学神则是五童公社从白沙河到严家坡、黑岩的农民子女,具体讲是五童公社的四、五、六、七这四个大队的学生,因为一大队有响滩小学(罗琦老师)、二大队有向家坡小学(钟家尧老师)、三大队宝坪小学(李梅林、王玉盔、王玉山、孙Xx等四位老师)、八大队有滩坪小学(李祖佑、刘金成、熊家喜等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童庙小学是当时五童公社的一所完全小学,五、六两个大队的一至六年级都在这所学校上学,一、三年级一个教室,二、四年级一个教室,五、六年级各一个教室,共四个教室,老师有7、8位,学生有100左右。记得您到兴山第一站来到了五童庙小学。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经过五童庙曾写下革命标语,标准是为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而宣,具体内容记不清了,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军七师,这一点我记得很清楚。原来五童庙那边是兴山前往巴东的大路,但随着兴巴公路的通车那里边缘化了。听说后来地质灾害五童庙小学原址就变成照片上那个样子,五童庙小学校址在上世记七十年代中期已废弃,五童庙小学已经成为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标语的具体内容大概是:一切土地革命斗争都是为了解救工农劳苦大众!以上是大字体,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军七师,字体稍小。</p><p class="ql-block"> 五童庙小学在文革时期改名为五童小学,去掉了庙字,学校的负责人是姚常坤主任,老师有朱开珍(叫珍老师)、朱正荣、刘光源、李道权(大李老师)、李向云(小李老师)、张启义,还有几个代课老师,任教时间都不长就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五童公社供销社座落在兴神公路边,是一座两层楼土木结构砖瓦房,楼下是商铺、宿舍和厨房(偏屋),楼上是仓库,供销社主任袁万能是古夫人,他的女儿袁裕进是我在兴山一中的学生王兴启的老婆。还有一个员工高泽海,宜昌专暑远安县人,转业军人,高泽海有四个儿女: 高兴山(男已去世)、高兴兰(女在浙江)、高兴会(男)、高兴玉(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猪毛也要】</span></p><p class="ql-block"> 1969年5月的一天,我从兴山县域办事(大概是为学校的事吧)回校,路过供销社时,一条大肥猪正挂在梯子上开腔破肚,我走过去跟五童公社会计王玉成说:王主任(都这么叫):正巧碰上公社杀猪,我们学校有八个老师好几个月没开荤了,这会想买点肉回学校。王主任说这是公社杀的猪,不行,不卖!还趾高气昂地说:“不行!连猪毛都没有!”我听到这句有点呛人,反驳说:我今天一定要买肉回学校,若真不卖,猪毛我也要,相恃不下,我坚决要买块肉回学校!最终我还是买了一块4斤重的猪肉带回了学校。可是后来五童片区负责人姚昌坤主任却给我安上了“顶撞公社干部”的罪名。</p><p class="ql-block"> 当年按政策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含教师)每月男32斤女28斤粮、4两油(由粮店供应)和半斤猪肉,可是一连好几个月没看到猪肉了。五童公社每个月都杀一条猪(各大队有上交指标),我们学校离公社有五、六里路不知道何时杀猪,公社干部不通知学校来买肉,他们几个干部私自瓜分了一条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全科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 1969年9月,初中部搬迁到白沙河新校,又有了初二年级,因教育澎涨发展带来师资严重短缺,一个老师教一个班,应授的课全开齐上,但进出教室的老师却只是同一个人,全科老师什么都教,结果教师精疲力尽、学生没精打彩,好在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支农、学大寨改梯田才有了缓冲之机。以后上滩坪高中、兴山共大几乎全是劳动不上课了,老师带领学生下乡支农、上山砍柴、开荒种地,十年光景过、知识全忘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双杠上床】</span></p><p class="ql-block"> 当年学校校舍十分简陋,在兴神公路坎下修了一栋“干打垒”土房子,中间是一间办公室,两边各一间教室。办公室的一边是两间房,姚昌坤、朱开珍夫妇住里面一间,体育音乐老师胡毓华住外面一间(房门都朝办公室开,十分安全)。刘光源、张啟义和我三个男子汉睡在办公室楼上,没有楼梯,晚上下了办公,在办公桌上放一个凳子,抓住楼上的两根木梁象玩双杠那样一蹲就上楼了,其实很矮的楼上仅铺了几块木板,木板上再铺点稻草,我们三人就睡在木板的稻草上。那时年轻睡眠沉,夜晚也不起来,一觉醒来下楼吃早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怕走夜路】</span></p><p class="ql-block"> 在乡下工作的十一年期间,走夜路亦是家常便饭,白天农民早出晚归,除了在田间地角访贪问苦、宣传党的政策外,夜间还要开会读报宣讲文件等,因女老师多(两人一组)男老师少(一人一组),可以早点去生产队但返校时已是深更半夜了,加上山区农村先人的坟墓都埋在路边,据说这样先人死后在阴间就不会孤单和害怕,因白天路上来往的人较多,也会涨涨人气。[我从小天不怕(不怕打雷闪电,父亲告诉我雷电的形成及躲避方法)地不怕(不怕洪水猛兽,我家乡常发洪水、常过几节独木桥、也曾有老虎出没),但却怕鬼(因为小时侯我的爷辈、父辈在两年内断崖式的相继去世,小小年纪经历过太多的丧事)。]去生产队开完会还要听取个別群众反映情况,所以我总时最后一次离开会场独自回校。有一次在返校途中看到一个亮点在我前方不远处突闪突闪的,突然不见了,我虽然明白那可能是燐火(死者骨头里发出的燐火,很常见),也可能是走夜路的人打的火把,但心里却害怕起来,许多死者的容颜由然而生,咕咚咕咚的心跳声不断加剧,全身直冒冷汗。突然光亮不见了,……。我顿足了一会定定神还得往前走,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有个黑影,再顿足再定神再向前缓慢地挪动几步,却把我吓了个半死,一下子瘫在地上了,再定神一看 : 是一个人坐在坟墓碑前一动不动。吓破了胆的我欲哭无泪、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定神好一会才壮大胆子大吼一声“谁呀!深更半夜的装神弄鬼,吓死人了,”,这下倒好,那个人影动了动,又缓缓地说了声“是我,走累了,歇一会,怎么就睡着了呢?”……,我们同行了一段路,我回学校了。</p><p class="ql-block"> 经过这次惊吓,我胆子逐渐大了起来,后来又参加了一次送葬,说来本是丧事却增长了知识 : 在滩坪中学时,学校坎下的汪婆婆年高去世,送葬队伍浩浩荡荡 : 在棺木两边各绑一根长木头,每根长木前头再绑一个十字木棒,木棒两边又各绑一根抬杠,这样八抬棺材就构建完毕(有类似八抬大轿需八个轿夫),奇怪的是棺木前后各系两根粗长绳(类似扒河游戏的粗绳),作什么用呢?送葬开始时就明白了,走上坡时前面拉绳的人使劲往上拉,后面拉绳的人不用绳子而是使劲推棺木;遇到下坡时反之,这样一具棺木前后足有二、三十人,碰上再陡的悬崖也能爬上去(据说棺木在送葬过程中不能停,要一股作气抬到坟坑边才能放下,只要路上一停,死者就会“爬出来”返回家里)。我那时年轻,一生中仅有这一次抬棺木的经历,因为道路坑坳不平,当棺木往低处的人这边倾斜时,重重地压在低处人的肩上;当棺木住另一边倾斜时,你肩上的抬杆会翘起来,人被悬空了,若不牢牢抓住抬杠,人会落空,抬杆再压下来时会打中你的头部或身上其它部位,十分危险!一次送葬收获累累。</p> <p class="ql-block">兴山县滩坪中学七九届高中毕业生纪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七片洋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71年9月我和学生一起来到滩坪中学(我在五童庙中小学带的首届初中班升高中了),我和游友运、郑邦敬、彭家让(已故)四个老师住在滩坪大队药铺楼上,站在门口的玄梯上,学校、村庄、田野和山岗尽收眼底(视野相当开阔)。上午课间操后的第三节铃声已响过十来分钟,我刚沿外面楼梯走到门口,不由自主地往远处望望,正看到炊事员杨言录正在摘教室旁边阴沟里学校栽培的木耳,他一边摘木耳一边还不时地四处张望(估计他看到我了),我心想今天中午除了锁边洋芋还有木耳吃了。吃腻了两个月的锁边洋芋还真想换换口味,心里还美滋滋的。可是当天中、晚餐都没有看到木耳,那天学校也没有来客人,我估计杨师傅把木耳晒半干后晚上带回家去了(他家离学校很近)。次日我把此事反映给陈铁铮校长(陈校长是军人出身,办事历来雷厉风行),吃中饭时我拿着碗去食堂买饭(当时只要饭票,每顿饭都是一勺洋芋片),我递给杨师傅四两饭票(我早、中、晚三餐都是三、四、三两),他给我打了约三两饭,算了,不计较了!打菜的铁勺在锅里抖了再抖,稍大一点的洋芋片掉在锅里了,剩下几片小洋芋片倒在我的饭碗里。我看到此情景自然联想到“木耳”之事,怎么办?跟他争辩吧,有失面子,不说吧,又不愿吃这个哑巴亏!有了,端着碗直奔陈铁铮校长,当着他的面慢慢地大声数着:一片、两片、……、最后更大声音喊出“七片!”。陈校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片生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四人睡在滩坪大队药铺楼上,游发运、郑邦敬两位老师先到校,床铺分别在进门口右边靠窗户的两边(南面),我和彭家让老师的床铺在靠门口左边的北面。那时一周休息一天,滩坪中学的高中生除了附近的走读生外都要住读,一个月放一次假(四天)。期中考试后的一个周日,游发运老师从峡口老家带来一块腊肉,掛在南面的窗户边上,微风夹着腊味吹向了我的床铺和办公桌,好香呀!几个月没看到过猪肉了,更不要说吃上一顿猪肉,真想凑上去啃它一口。晚上还真做着梦,大口大口地吃肉,…,梦一醒,发现枕边留出了口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周一中餐时,游发运老师正在厨房切他带来的腊肉,还一边对我说等会吃腊肉吧,我应了声“好哇!”,筷子伸向了刚切下的腊肉,夹了一块放在嘴里往教室走(我要找学生谈话),没等走几步,一块生腊肉吞噬在我久违的肚子里,连腊肉是什么味都没品赏出来就不见了,碗里仍然是一勺锁边洋芋片!</span></p> <p class="ql-block">   【兴山共大】</p><p class="ql-block"> 1975年9月我从滩坪中学调到兴山共大担任财会班班主任,当时还有一个农学班,每班50多名学生,那里原来是个农场,我们就是兴山共大的前哨部队。每天的任务就是砍柴(供炊事班用柴)、割草(制有机肥用)、播种、锄草、施肥、收割等基础农活,还兼种苹果树、施肥、剪枝,培育香菇、木耳、采摘、烘干等特产技朮活,当时的口号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大干快上建共大”。我做为班主任当然要身体力行,样样农活、脏活、重活、累活都要抢在前头,炎炎烈日砍柴、开荒、挖土豆、挑大粪;冰天雪地赤脚排水沟、搭草棚;半夜三更走50里山路,和学生一起用简易担架抬突然发病的学生去县城就诊,至今同学们信服我的还是这一点 : 肯吃苦、能带头!结果我们班无论从那方面都超过了农学班(班主任还是土生土长的滩坪人)。至于上课,我记得很清楚,第一学期仅上过四次课(两次读报纸、一次讲记帐、一次讲因式分解),也奇怪!那两年就是不下大雨!</p><p class="ql-block"> 滩坪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校址位于兴山县昭君镇滩坪村五组,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带儿上课】</span></p><p class="ql-block"> 我的儿子从小胆子小,两三岁时首次带他出兴山去伯伯家过年,开始总是念叨“怕人,怕人”,过了好几天才不怕人了。上幼儿园之前要检查身体,他不肯去,后来哄他说考大学要检查身体,对负责体检的医生也说考大学要检查身体,这才勉强拿到体检表。幼儿园开学当天我好说歹说把他带到幼儿园门口,他大叫一声:“我不上幼儿园!”无可奈何?我心疼儿子,只好把他带了回来。骆凯老师在高阳镇中学(比较远,还要爬山,不可能带儿子去),当年兴山一中没有集中办公,老师们各自在家办公,只有我带儿子了。可要上课怎么办?把儿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发生意外怎么办?于上带儿子进教室,他坐在前面讲台的台阶上,一坐就是45分钟。有时他坐不住了,想活动一下,我示意他往教室后面走去;有时塞给他一个吃的小食品,就这样挨过了一堂课。我儿子象骆凯老师一样,忠厚老实、安分守纪,在教室里一动也不动,他脑子里在想什么?我无暇顾及,专心致志讲课,认真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一天骆凯老师问儿子:爸爸上课讲什么?他脱口而出:包谷线(抛物线),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要是现在,这样做是不可能的!学生、家长早就告到校长那儿去了,甚至直接告到县教育局、县政府、县委。在此我衷心的感谢兴山一中82届毕业生的二、四两个班的所有同学和家长,也感谢兴山一中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和包容!</p><p class="ql-block"> 期中考试要集中阅卷,下午两时许,午睡的儿子还没有醒,我想让他多睡一会,他没有上学,我们也没功夫(或没必要)教他识字,怎么办?我便在一张纸上画一个门上的横牌上写了“教导处”三个大字,我按时去教导处批阅试卷,半个多小时发现儿子站在教导处门口,我们会意地笑了。</p><p class="ql-block"> 骆凯老师更喜欢这个儿子,她也想带儿子去高阳镇中学看看。嘭!一声巨响,满额头的鲜血直流在我儿子身上,物理老师黄德明抱着我儿子直奔县医院,坏了!坏了!儿子的头被撞破了!原来是黄老师看到我可爱的儿子,逗他玩,让他捉住黄老师,在奔跑中老辣的黄老师一躲闪,执着的儿子惯性地往前冲,头部正碰在齐高的办公桌边角上,足足把那张办公桌撞掉了一只角!!!当我看到头裹纱布的儿子,痛苦的心火怎么也压抑不住:一边是还在疼痛的儿子,一边是懊悔不已的爱人,让我说什么好啊!!!</p><p class="ql-block"> 后来骆凯老师也调兴山一中,我们俩人的课错开了,大部分时间总有一人在家。</p><p class="ql-block"> 儿子要上小学了,开学那天,姐姐映红带着他步入了班主任向发芝老师的教室。</p><p class="ql-block"> 1996年8月,上海交大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九月一日开学,也是我和骆凯老师上班的日子,之前几天老师们都要提前上班,又不好请假,儿子看出了我们的难处,主动说“我自己去上学!”,当时的交通十分不便,从武汉到上海坐船要三天三夜多,儿子一个人三天三夜是怎么度过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三天三夜多合计近八十多小时,按45分钟一节课计算近100节课。如此说来还赶不上在兴山一中度过的一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宜昌日报】</span></p><p class="ql-block"> 1980年9月,骆凯老师由滩坪中学调到高阳镇中学,这里聚集着没考上兴山一中的高阳镇居民的小孩,简单的讲就是兴山一中不要的所有小孩都在这里读书,自然就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骆凯老师心地善良,待学生很和气,很少发学生的脾气,也很受大部分学生的欢迎。但不乏有欺软怕硬的学生逃课或故意捣乱教学秩序,制造麻烦,甚至出恶招、怪招刁难骆凯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骆凯老师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开导教育学生,让他们遵守课堂纪律、好好学习,尽量争取不影响或少影响其它同学们的学习。在骆凯老师的耐心说服教育下,部分调皮捣蛋的学生有些转变,逐步改变学习态度,能认真听讲,尽量完成作业,学习成绩逐渐提高,如生资公司的彭书虎同学就是其中之一,还得到家长的好评。当年骆凯老师还评为县优秀工作者,由黄德炎老师撰写的主要事绩配上照片还登上了宜昌日报。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十八年】</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从事教育工作巳38个春秋,从小学(、初中、高中、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实则五七干校或五七中学)、广播电视大学(实则中专)、奥林匹克培训班等各级各类学校任教38年,学生2000多人。我不辞辛劳可称得上能上能下、党的好干部(教师算干部编制,每月参加公社干部学习班),也称得起能文能武、毛主席的好战土(参加民兵连执行任务),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现在我的微信通讯录里有三百多名学生、两百多名同学、同事和好友,这是38年教书育人的成果,是千辛万苦付出的回报,回报不在于形式,那怕是短短几字、一句问候也是暖暖的回报,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各奔东西,能想起我,已是我莫大的荣幸和天大的欣慰!在这大千世界里,早已成人、成家甚至耄耋之年之年(共大、电大的学生有的比我还大)的学生,几十年后还记得一个曾经教过他的老师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无论职位高低、也不管从事何种工作的所有学生的开场白都是“周老师好!我是你在ⅩⅩ的学生叫ⅩXX,你还记得我吗?……”。多么可爱的学生、多么纯洁的话语、多么真诚的友谊、多么亲切的问候,多么难忘的点点滴滴,一幕幕、一幅幅美好的回忆,再好的导演、再优秀的演员都不能呈现的画面,在我脑海里回荡、久久不得平息,不得忘却这永远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我永远没有忘记兴山人民求学的渴望,勤劳勇敢、不怕苦不怕累的朴实情感。他们让自己的孩子揹着干粮、咸菜来上学,可成天在修补地球却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也没有一个打退堂鼓中途退学的。近年来每每谈到此刻此景,同学们都自然地露出甜美的笑容,还反过来把老师表扬一番 : “周老师也是不远千里来到兴山,带领我们开荒种地、锄草施肥、收割整田,同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我们年轻,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 。看,多么淡定的姿态、多么朴实的语句、多么纯洁的心灵、又多么高尚的品质!我时刻都在想念他们、牵挂他们、鼓励他们。他们也没有忘记我这个老师,在微信群里常看到 : 谁谁谁在哪儿、谁家嫁姑娘、谁家娶媳妇、谁家儿子读大学、谁家得孙子、谁家……,每遇这等喜事,我的钱包又在跳动,微信转账200元;还有谁又得ⅩX癌在何处住院,同样微信传真情,200元送慰问,不过此时心里总有些酸楚,他(她)们再也回不去了!</p><p class="ql-block"> 写了这么多,看似累赘,实则很有必要。依目前全球新冠病毒猖獗的架式来看,对老年人的威协相当大,我写出这些来,一则是表达感谢之情,二则让更多的人早日看到。我们的学生、同事和好友中已有数人离世(凡病危者均用微信转账200元表示心意和慰问,不得知者除外),且逝世的噩耗会不时传来(有的还未谋面却离开了人间l),由不得你喜不喜欢!</p><p class="ql-block">注 : 我对年、月、日、时、分、秒这些数字很敏感,不是吹牛、随口说说,上面这道题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p> <p class="ql-block">   编者介绍 : 周正光,男,湖南省隆回县人,华中师范学院数学系67届毕业生。1968年9月24日赴湖北省兴山县文教局报到,先后任教于兴山县妃台区五童公社五童庙中小学、白沙河中学、滩坪中学、兴山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兴山县广播电视大学、兴山一中。1987年3月按政策调出兴山县,赴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第五子弟中学、第十六子弟中学任教至退休。在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数学通报》、华中师范大学主编的《数学通讯》、武汉市数学学会主编的《武汉教研》上发表学朮论文四篇,参加编写《初中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丛书》,获各级各类一、二、三等奖30多次。湖北省数学学会会员、武汉市数学学会会员、武钢中小学数学学会会员、理事,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武钢十六中数学教研组组长。退休后酷爱旅游,已坐飞机86班次、旅游212次(每次少则一周不足、多则一月有余),全球除南美洲、南极洲外的30个国家都有涉足;中国除西藏外几乎游遍。现随儿子住上海浦东新区,闲下作诗几百多首,编辑美篇200余篇。</p><p class="ql-block"> 编者手机与微信同号 : 17721333955</p><p class="ql-block">欢迎来电或微信联系!</p> <p class="ql-block">张必淑:</p><p class="ql-block"> 五、六十年前,一位从异乡湖南赴武汉华中师大学有所成的学子,脱下长衫,到一个崇山峻岭的穷乡僻壤,教出育人,让孩子们从目不识丁,到带着求知的欲望,博览群书,成了山野中的一代金凤凰。而当年意气风发,怀揣满腔墨水的靓男俊女,在那兔子不拉s的穷山僻壤发出了耀眼光芒。谁说金子才发光?一腔腔苦求的墨水照样大放光芒。</p><p class="ql-block">周同学,苏同学……,你们在那古人熠熠生辉的兴山脚下大放异彩,为有你们这样的同学骄傲,为你们的成就点赞自豪。[太阳][太阳][太阳][爆竹][爆竹][爆竹]</p><p class="ql-block">何盛茂:</p><p class="ql-block"> 一口气拜读了你的大作, </p><p class="ql-block">图文并茂,制作精细,往事清晰,情感动人。</p><p class="ql-block">生活曲折,成绩颇丰,扎根山区,献身教育。</p><p class="ql-block"> 为你自豪点赞!</p><p class="ql-block">陈长勇:</p><p class="ql-block"> 大作拜读,图美文美。一件件往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仿佛回到几十年前。谢谢周老师给我的精神大餐![强][强][强]</p><p class="ql-block">蔡长青:</p><p class="ql-block"> 文稿详尽,语言,文字 ,插图给人以美好的回味 ,作为一名教师,钟情山区锦秀及历史变迁,突显出人物对工作的热爱,值得一读。阮含锋:</p><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经历过的时间地点具体情况的回忆收集整理实属不易,你的执着与韧性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王正银:</p><p class="ql-block"> 周老师元宵节快乐!下午认真看了您的美篇,勾起我这个土生土长兴山人的很多回忆。感谢您那一批优秀教师对兴山教育的工作,才有向涛两院院士和我们普通人的学识修养的提高!教育的力量怎么评价都不够!感恩有缘相遇[微笑]</p><p class="ql-block">谭明扬:</p><p class="ql-block"> 拜读老师的文章,受益非浅,感恩老师夫妇青春留在兴山 ,为兴山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具大的贡献,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兴山人民不会忘记您们这些来兴传精送宝的而且贡献卓越的人,学生能力有限,感恩不到老师,万望海函,以后书出版了赠与学生一本,是我的誉信。</p><p class="ql-block">游发运:</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没有好吃的,没有好玩的,没有好穿的,没有好住的,又没有多少工资,是什么精神鼓励着这一代人,支撑着这一代人,从不叫苦,从不比吃穿,想的是事业,干的是工作。这是不是叫滩坪精神?</p><p class="ql-block">陈光进 :</p><p class="ql-block"> 老师新年好!</p><p class="ql-block"> 真是难得,已过八旬还能笔走龙蛇,是我辈学习的榜样。由于眼睛的问题,一次只能看几分钟,但故事描述中的细腻和真情的流露,散发出一丝丝朴实无华的桔香之气,让人欲罢不能;进一步加深了对老师的敬重之情,深深触动了学生懒于学习的懈怠之心。学生方奔七十,却常感提笔忘字,词不达意,头昏眼花,疏于翻书。相形之下,惭愧之极,惟愿老师身体康健、龙年吉祥、阖家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