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怕枯树压房,二怕床上横梁,三怕坟后有疮”,为啥会害怕呢</p><p class="ql-block">从春华到秋实,从山峦翠绿到水的澄澈,再到风的清凉,一年四季在农村的原野里默默地吐露着属于它的“芬芳”。与故乡的壮美风景相比,蓝天白云下的那幢老屋却是萦绕在很多人心头的儿时记忆。当年,老屋的修筑到底动用了多少人工?多少材料?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从它斑驳的印迹中,我们却可以领略到人们对建造它时的讲究。那么,农村俗语“一怕枯树压房,二怕床上横梁,三怕坟后有疮”,为啥会害怕呢?</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怕枯树压房</p><p class="ql-block">在农村,人们都有在自家院子里栽种树木的习惯,尤其是人们通常喜欢在院子里栽种上一些诸如苹果、柿子等果树,这样的树木不仅可以每年让主人品尝到可口的果实,到了炎炎夏日还可以起到遮阴避阳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可是,要知道在古代,一个普通的农村人家想要修建一幢房子,可谓是十分的不易,往往需要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实现,那么,房屋一旦修建好了以后,一般只要不发生倒塌、火灾等不可抗力影响,房屋就会供子孙后代进行长期居住使用。而在院子里同时期栽种的树木,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时间久了,这些大树的枝干也会在诸如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外力作用下,进而出现断裂、倒伏情况的发生。由于古代的房屋大多是采用的土木结构,整体框架结构并不十分的结实,若是大树出现倒伏直接砸向房屋的顶端时,巨大的撞击力则会使房屋倒塌,进而还会伤及到房屋里的主人,所以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所以,在农村,人们为了避免发生次生灾害,便会对高大树木的枯枝进行修剪,而将灾害降到最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怕床上横梁</p><p class="ql-block">在农村,过去旧时候修筑的房子,多用立柱和横梁来支撑整个房屋的框架,而这些横梁所使用到的材料都是一些比较粗大的诸如楠木等耐用木材。但是,木质材料不同于钢铁等其他材料,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到了一定的使用年限,便会出现掉落垮塌的情况。所以,在古人看来,一般家里的睡床是不能随意摆放在横梁之下的,为的就是避免横梁垮塌的意外风险发生。</p> <p class="ql-block">三怕坟后有疮</p><p class="ql-block">在农村,家里的老人去世后,便会为其寻找一处墓地进行安葬。不过,这样的土葬墓塚,在雨水等外力侵蚀下,时间长了的话就会出现墓塚塌陷的情况发生。而作为后人来说,一旦发现祖先的坟墓出现塌陷的情况发生,就要及时进行修缮,否则,在农村就会被认为是不孝的表现。</p><p class="ql-block">农村俗语“一怕枯树压房,二怕床上横梁,三怕坟后有疮”,不仅是人们对于生活经验的积累的总结,而且也是对后人的一种警示。它告诫后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安全重于泰山的重要性,也要时刻保持常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