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位于西安灞桥的老洞庙会都是人山人海。去年的二月二,我特意约上几位朋友到那里逛了逛,拍了些照片,制作了美篇。今年到了那天,我还想再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老洞庙,位于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的白鹿原北麓,灞河南岸。据载,老洞庙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最初由当地姓王、姓牛的两位善士募资修建。到了清朝同治年间,由于战火不断,老洞庙被付之一炬。直至清朝光绪年间又重新修建。民国初期,信男善女募捐化缘,不断进行扩建和修善,才逐渐形成为一个艺术价值较高的建筑群体。</p> <p class="ql-block">老洞庙会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都要举行。上世纪九十年代未,我在灞桥区委工作期间,曾去过几次。以后工作变动,家也搬走了,就再没去过。前些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估计当地也没办法组织。今年春节,听说区上要恢复老洞庙会,所以我就在今天一早,约上几位朋友开车过去,再次感受了一下赶庙会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老洞庙会,仍然是以莫灵庙村为中心,并将2公里长的“毛西公路”,变成了物资交流的场所,各类日用百货、农副产品、图书古玩、儿童玩具、美食小吃等琳琅满目,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这段时间的道路交通功能完全让位给古庙会,道沿上摆摊设点、人声鼎沸,路面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机功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家用电动车也是行进困难。</p> <p class="ql-block">行进中的社火锣鼓队</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老洞庙会,由席王街道的刘村、石家道村和莫灵庙村轮流举办,一般会期为三天。庙会期间,附近各村的几十家锣鼓秧歌队,在街道上巡游表演,然后送社火上山进庙祭拜。</p> <p class="ql-block">老洞庙会名气不小,号称是西安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农村庙会,已经传承了数百年。在城市长大的人,一但到了这里,便会很快在独特的氛围兴奋起来。</p> <p class="ql-block">从街道上艰难的挤出来,随着人流开始往半山坡走,那里有赶庙会的重要场所一一老洞庙。</p> <p class="ql-block">沿途有些人买了供香和蜡烛,准备到庙里烧香拜佛。</p> <p class="ql-block">老洞庙分为东、西两庙,东庙修建较早,西庙年代较新。两庙之间有一条坡道相连。老洞庙属于乡间的小庙,其规模、结构、风格,与其他的大型寺院相比,难免显得粗糙、简陋、凌乱,但在庙会期间,香火仍然很旺。</p> <p class="ql-block">老洞庙的主体建筑是药王大殿,又称“药王洞”、“药王山”,祭祀的神位主要是唐代医圣孙思邈。围绕大殿修建的亭台楼阁,共计三楼、三庙、八殿、十四洞。重重叠叠,依山而建。大殿和神洞都塑有彩色神像,虽非巧夺天工,但却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香客们在这里虔诚地烧香拜佛,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家人驱邪攘灾、平安吉祥。</p> <p class="ql-block">在老洞庙东庙的佛洞前,当地的民间艺人在演唱陕西地方戏曲秦腔。</p> <p class="ql-block">在老洞庙西庙的院子里,来自各村的社火锣鼓队进行着精彩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从四里八乡逛庙会的人,或结伴而行,或独来独往,但都在浓厚的乡土气息中,体验着“二月二,龙抬头”这一民间传统节日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2023年2月21日(农历二月二)拍摄于西安灞桥老洞庙会,编辑于西安文景小区。2024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初二)添加文字再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