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广州“绿心”海珠湿地公园🌹

缘石

<p class="ql-block"><b>  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简称海珠湿地,地处广州中央城区海珠区东南隅,北面琶洲会展,南望大学城,东临国际生物岛,西跨城市新中轴,总面积1100公顷,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副其实的广州“绿心”。海珠湿地水网交织,绿树婆娑,百果飘香,鸢飞鱼跃,积淀了千年果基农业文化精髓,融汇了繁华都市与自然生态美景,独具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特色,是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岭南水果发源地和岭南民俗文化荟萃区。2015年12月31日,通过国家林业局2015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b></p> <p class="ql-block"><b>【湿地资源】</b></p><p class="ql-block"><b> 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域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水源补给来源于珠江水系潮汐涨落的水流,形成纵横交错的河流、河涌网络和沟渠,湿地资源极为丰富,由城市内湖湿地、河涌湿地和涌沟-半自然果林镶嵌交错的复合湿地三种湿地类型所组成。</b></p> <p class="ql-block"><b>【植物资源】</b></p><p class="ql-block"><b> 海珠湿地记录有维管束植物630种,其中按照植物形态划分:乔木165种,灌木88种,草本325种,藤蔓52种;按照生长习性划分:陆生572种,水生58种。</b></p><p class="ql-block"><b>【动物资源】</b></p><p class="ql-block"><b> 海珠湿地规划范围内有动物共583种,包括鸟类177种、昆虫类285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22种、哺乳类8种、鱼类54种、底栖动物29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广东省级保护鸟类21种。2021年10月,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一个昆虫新物种,其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斯萤叶甲属,团队将其命名为海珠斯萤叶甲。2021年12月,海珠湿地自然学校自然导师朱江在国际学术期刊Biodiversity Data Jounral上发表一新物种,系该物种在世界上的首次发现,将其命名为“海珠珐轴甲”。截至2023年1月,湿地率达79.4%,海珠湿地鸟类种数从72种增加到187种,是原来的2.6倍,昆虫种类从66种增加到738种,鱼类从36种增加到64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鸿雁、水雉、鸳鸯、白胸翡翠、褐翅鸦鹃、画眉等27种,IUCN红色名录中华花龟、平胸龟、中华鳖等20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