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之行

xin💗

<p class="ql-block">儿时看书,除了知道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是湖南湘潭韶山人,也知道了他的老对手蒋介石是浙江宁波奉化溪口人。那时就对溪口有了点好奇。机缘巧合,2023年3月初的一个周末,成全了这次奉化溪口之行。</p> <p class="ql-block">3月11上午八点,在TZ准时坐上L总为我们四人安排的一辆奔驰商务车前去溪口。</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剡江。我想它以前肯定没有这么宽。</p> <p class="ql-block">遇到一支亲子游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120元的游览门票,感觉有点贵。而伟人故居韶山是不需要门票的,只能说…</p> <p class="ql-block">武岭门,距武岭山脊,扼古镇门户,原址武岭庵,设有茶亭。1929年拆建仿古城楼,飞檐翘瓴。1929年之前是一个小庵堂,1930年被蒋介石改建为三间两层的关楼式城门建筑。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正面为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写。背面是蒋介石亲笔手书。</p> <p class="ql-block">登上两层楼高的武岭,俯瞰街景</p> <p class="ql-block">景色优美,松柏高耸。</p> <p class="ql-block">1924年清明蒋介石回乡扫墓,见其行将倾圮,乃出资托胞兄蒋介卿聚匠重建,系两层楼房,完工之日,蒋介石名之为“乐亭”,作《武岭乐亭记》以描述其胜。</p> <p class="ql-block">蒋宋联姻后,蒋介石曾携宋美龄在此小住,成了他们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送到溪口软禁,最先的落脚点也是文昌阁,后移送到雪窦山。1939年侵华日机轰炸溪口,把文昌阁夷为平地,此后始终是一片废墟。1987年政府按原样重建。</p> <p class="ql-block">推窗眺望,远处是郁郁的雪窦山,近处则是缓缓流淌的剡江水。</p> <p class="ql-block">蒋宋卧室,这张床被称为乌龟床,有六条床腿。</p> <p class="ql-block">宋美龄的字画,果然是很有才情的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的字画</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的居室。</p> <p class="ql-block">遥想当年小楼的主人,是不是闲暇时就从屋中踱步出来,顺着石阶而下,临溪垂钓?</p> <p class="ql-block">1939年侵华日机轰炸溪口,蒋经国之母毛福梅罹难,蒋经国赶回奔丧,立“以血洗血”碑以明志。</p> <p class="ql-block">武岭中学礼堂</p> <p class="ql-block">溪口镇上模仿老蒋的姿态也算是惟妙惟肖了。</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的邻居</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出生地——丰镐房</p> <p class="ql-block">奉化还有个人尽皆知的人物,大肚弥勒,也就是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契此奉化人,五代后梁的和尚,肚大,言语无常,四处坐卧,常用竹棍挑着个大口袋在闹市中化缘。他能预知气象,为人说祸福也很灵验。契此圆寂时端坐在一盘石上,说偈语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奉化雪窦山成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弥勒佛的道场。</p> <p class="ql-block">清同治十年(1871)蒋介石祖父蒋玉表(斯千)开设玉泰盐铺,店面3间,后置作坊,楼上居家。以售盐为主,也酿酒,兼营大米、菜饼、石灰、杂货等。光绪十三年(1887)蒋介石出生于楼上。祖父逝后,盐铺由父亲蒋肇聪继承。</p> <p class="ql-block">蒋肇聪去世后兄弟分家,盐铺归蒋介石的胞兄蒋介卿经营,蒋介石分得丰镐房老房子。盐铺曾两次失火,一次遭受白蚁侵蚀。1948年蒋介石出资重建,门额书“清庐”,蒋介石书“玉泰盐铺原址”,勒石置西首界墙。</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承袭“周房”。当地旧俗每个家庭都有房名,蒋介石父亲房名叫“周房”,推及西周时以邑、镐京为国都,借丰、镐两字作为蒋介石及其胞弟瑞青的房号,瑞清早亡,蒋介石承袭,合称丰镐房。同时蒋介石依据房名,给经国、纬国两个儿子分别取了建丰、建镐的乳名。祖屋原有6间,1935年经改造扩建,有房49间。</p> <p class="ql-block">溪口一日游,见证了历史的沧海桑田;时光荏苒,更好地诠释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