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医院

苑建国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前收藏一铜印章“太医院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带手柄,右侧刻“太医院印礼部造”,左侧“满文”。印章四面中三面有文字,分别为“礼部造”、“乾隆拾肆年正月日造”、“乾字壹千捌佰拾壹号”。</p> <p class="ql-block">清朝中央机构历史档案中,有一部分为皇室问疾治病的医疗档案,记载了宫廷医疗机构——太医院。</p> <p class="ql-block">▲地安门东大街117号是清代太医院西院遗址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太医院设立于顺治元年(1644年),历经清宫十朝,一直主掌宫廷医疗之事。初设时,置院使一人,左、右院判各一人,以掌院事。后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又特简管理院事王大臣一人领院务。院判以下属官数额,历代多经添裁,至光绪年间为:御医十三人,吏目二十六人,医士二十人,医生三十人。职官品秩原定为:院使正五品,院判正六品,御医正七品,吏目八、九品各十三人。至宣统元年(1909年),晋院使以次各官品秩为:<b>院使正四品,院判正五品,御医正六品,吏目八品改为七品,九品改为八品。</b>职官中除管理大臣为满族官员外,其余均为汉员。</p><p class="ql-block">太医院规定,倘有员缺时,除院使由左院判升补,左院判由右院判转补,右院判由御医升补外,其余御医、吏目、医士出缺,均要经考试择学业医术精良者按级递升。对初进院的医生,须是通晓医理并身无过犯者,并要自取同乡京官印结后,赴太医院具呈报明验看;再取本院医士、医官保结,由院官面试,认为确属医学可造就者,方才准其在院学习候试。待医生缺出,再经考试顶补。太医院设有教习厅,选品学兼优的御医、吏目任教习,将初进院医生和医官子弟均送入学习。到同治六年(1867年)又设医学馆,于每年春秋二季对医士、医生、学习生进行考试,并根据成绩列出等级,准备按名升补。每隔六年,还要会同礼部举办大考。吏目以下人员均须参加。由院官考核每人的文理、医学等科目,分别去留,列出等级,并咨行吏礼二部注册备案。若医官因重病不能效力时,经院官验实可奏准告退,病愈仍补原缺。如发现推诿托故不归而在外行医者,严加议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