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迎盛世龘龘过新年——五原县第四小学三二班春节主题活动

<p class="ql-block">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寒辞冬雪,新元肇启。告别了前“兔”似锦的2023年,我们迎来了“龙”腾四海的2024年,翘首以盼的龙年新春悄然而至。为了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五原县第四小学三年级二班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系列活动。</p> 妙笔绘龙年 <p class="ql-block">中国的春节自古以来有家国之情、文化之根。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过年习俗。同学们妙笔生花,以绘画、手抄报的方式,围绕春节民俗进行创作,记录了自己家的年味。</p> 扫尘:挥不尽的尘往—迎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节前的大扫除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去除晦气、迎接喜气的一种方式。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p> 贴春联—享不尽的美好祝愿 <p class="ql-block">  春联亦叫“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p> 挂灯笼——挂不完的喜庆 <p class="ql-block">  过年挂灯笼是中国的古老习俗,红色代表喜庆,圆形灯笼则寓意团圆美满,红灯笼象征着平安祥和、红红火火。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据说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p> 烹饪佳肴齐家欢笑 <p class="ql-block">春节习俗里,最少不了的是饺子等各种美食佳肴。它们寓意着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甜甜蜜蜜,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浓浓的年味,不在于名贵的食材和名厨的烹饪,而在于家人的陪伴和充满爱意的美食制作。同学们以稚嫩的厨艺,给家人带来舌尖上的幸福滋味。</p> <p class="ql-block">辞暮尔尔,烟火年年,万物迎春报新年。通过春节主题实践活动,少先队员们了解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节日民俗,体验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丰富了队员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更好地体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队员们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魅力所在,进而更加尊重我们民间风俗习惯,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赓续文化根脉,推动中华文化代代相传!</p>

春节

喜庆

文化

灯笼

红灯笼

春联

新年

魅力

五原县

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