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袅袅炊烟故乡魂》雪松

中华美篇

<p class="ql-block">「乡土散文」袅袅炊烟故乡魂</p><p class="ql-block">雪松</p><p class="ql-block">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故乡的炊烟,宛如一首动人的诗歌,又似一樽甘醇的美酒,让我情动于中,心醉神迷。它是我内心深处的温暖,是我灵魂的归宿,是我永远的向往和期盼。</p><p class="ql-block">三十几年的漂泊,我早已厌倦了外界的纷扰。我怀念起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沟一岔,尤其是那炊烟,它如同一幅泼墨的山水画,时常在我脑海中若隐若现,让我无法忘怀。</p><p class="ql-block">故乡的炊烟,如同我最真挚的伙伴,陪伴我度过了一个欢快无忧的童年。那袅袅升起的烟雾,是我心中最深处的记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画面。</p><p class="ql-block">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狗儿的欢快叫声、鸟雀的叽叽喳喳,还有埘架上骄傲的公鸡,一同奏响了晨曦的乐章,轻轻唤醒梦中的人儿。</p><p class="ql-block">鸡鸣犬吠,惊扰酣梦。父母也早起干活了,而我们小孩子,执鞭敲醒牛羊,在一声声吆喝声中,走出深巷,送牛羊上坡。露珠滴溜溜的挂在草尖上,不知不觉沾湿裤脚,布鞋也时常湿漉漉的,让人好不自在。</p><p class="ql-block">当日出的光芒刺破地平线上的那几片薄云,我们目光向家的方向望去,只见寥寥炊烟从村庄高矮不一的屋顶上烟囱冉冉升起,参差不齐的烟雾渐渐地弥漫了整个村庄。它们有时低低地盘旋在屋顶周围,像轻柔的纱巾般轻轻抚过屋顶;有时则随着风儿飘向远方,飘渺不定,绕着树尖,仿若多情的女子,搔首踟蹰,妖娆妩媚。如同曼妙的舞者在空中自由翱翔。</p><p class="ql-block">千姿百态,汇集在一起,在天空中轻舞飞扬若即若离,随风而逝,仿佛整个村庄都沉浸在这炊烟的氛围中,那婀娜多姿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的艺术品,让人不禁驻足欣赏,心旷神怡,令人赏心悦目。 随后,一切又逐渐回归宁静与和谐。正如诗“不是青烟出林杪,得知山崦有人家。” </p><p class="ql-block">炊烟浮起,我们尽可想象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尽可想象父亲磨着镰刀准备割稻割豆的情景。随着炊烟不见踪影,我们的饥肠也开始饿得叫唤,就等候母亲爬上梯子,叫唤我们。</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清晨炊烟是农村起床的号角,迎接黎明,那么傍晚炊烟就是农村劳累的归宿,送走黄昏。炊烟虽轻,一头是锅碗瓢盆的交响乐曲,一头是柴米油盐的酸甜苦辣。但无论如何,升起袅袅炊烟是代表一个美满家庭,更是母亲深情的呼唤,母亲一天的劳作总是从灶台中开始,也是从灶台中结束。</p><p class="ql-block">为了我们儿时上学,母亲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先催我们早起读书,然后再到厨房,往灶膛里塞第一把柴火,随着“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一股浓浓的白烟从屋顶的烟囱徐徐升起炊烟,母亲就开始在灶台上麻利的忙着添柴、烧水、煮菜,熊熊燃烧的火光映衬出母亲慈祥的脸,每一碗菜都是母亲用无私的爱在精心烹调,备好饭菜,再催我们赶紧吃饭上学。</p><p class="ql-block">走在放学路上,我远远就能看见自家的炊烟袅袅升起,家中的饭菜香吊起了我的食欲,回到家中,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围在饭桌前,香喷喷的饭菜,踏实地吃着,兄弟姐妹谈论着在学校学习情况,大家欢声笑语,美美地聊着。</p><p class="ql-block">工作在外,炊烟则是母亲对儿女的盼望和期望,每次回家,总见母亲围着灶台转,与炊烟相伴,从早到晚,都在灶台上不停的忙碌着,张罗着一桌可口美食,在母亲心里,忙碌才有烟火,有烟火的家才是幸福的家,正如著名散文家林清玄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炊烟这就像是一首无声的诗,凸显母亲一生的岁月。  </p><p class="ql-block">只要母亲在灶台前忙碌,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要为她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坐在灶膛前的小凳子上,我细心地帮母亲抱柴、添火,看着柴火在灶膛里燃烧,感受着那噼里啪啦的声响。火红的火苗跳跃着,欢腾着,仿佛在为我母亲的辛勤付出鼓掌。袅袅炊烟从灶台上升起,带着一丝丝热气和各种菜肴的香气。那是母亲用爱烹饪出的美味佳肴,是家的味道,是温暖的享受。</p><p class="ql-block">年复一年,通过与母亲一同在灶台前劳作,我观察到了不同柴火带来的不同炊烟。白色的炊烟轻盈飘逸,紫色的炊烟宛如梦幻,灰色的炊烟则显得沉稳厚重。而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炊烟也展现出不同的姿态。晴天时,炊烟笔直地直升向天空,如同飘逸的云彩般绚丽多彩;阴天时,炊烟则绕着烟囱轻舞飞扬,而潮湿的阴雨天气里,炊烟则倒灌进厨房,呛得人直流眼泪。</p><p class="ql-block">那些袅袅炊烟,融合在一起,不仅是家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它们见证了母亲的辛勤付出和无尽的爱意,也记录了我与母亲一同度过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王维诗句:"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但在我心里故乡的炊烟不是孤烟。那时,夕阳已西下,余晖洒满江面,如诗如画。半江江水绿如蓝,半江江水映晚霞,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美。西边的天际,晚霞斑斓绚烂,如同五彩的织锦。随着夜幕的降临,村落中升起缕缕炊烟,弥漫在每个角落。此刻的村落,仿佛是一个热闹的舞台,而我们这些孩童则欢快地唱着歌,牵着牛羊回家。</p><p class="ql-block">那炊烟仿佛拥有神奇的力量,它召唤着我们回归温暖的家园。而母亲和家中的长辈们,也正站在门前,期待我们的归来。鸡鸭们也纷纷从田间归来,叽叽喳喳的叫声和咕咕嘎嘎的响声响成一片,演奏出一曲美妙的交响乐。</p><p class="ql-block">那晚的炊烟、那晚的晚霞、那晚的歌声与家人的期盼,都成为了我心中最温暖的回忆。每每想起,心中便充满了感激与幸福。</p><p class="ql-block">现在,每当我回味着三十年前的生活,那份和谐与恬静,那种炊烟熬煮的饭香,那些有父爱母爱的温馨。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好好工作,珍惜当下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母亲老了。每次回到老家,总母亲的叹息,母亲的唠叨。屋顶上,总有袅袅的炊烟升起。这炊烟里,有着母亲的勤劳的影子,这炊烟里,有着他们难忘的苦日子。</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住在高楼里,倚窗眺望远处的村落,发现有炊烟升起。我就会想起故乡,想起灶屋里忙碌的母亲,火盆里烧水的父亲,更想起老屋上空飘起的那缕缕炊烟,想起那炊烟里含蕴的乡情。</p><p class="ql-block">我多少次在梦中吟诵王维的诗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p><p class="ql-block">故乡的炊烟,在我是一种激励,是我负载着家人的一份寄托、愿望、期待。</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田衍申(森)男。山东荷泽。笔名:田野居士,莫雪,雪松,云中道人,中国作家协会作家。《作家前线》签约作家。</p><p class="ql-block">【世界作家文集金牌签约作家】【金榜头条新媒体平台文学终身理事】</p><p class="ql-block">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中国诗人作家网终身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