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高速公路”—蜀道交通活化石剑阁拦马墙

流淌的光影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州古城西8公里处的金牛道拦马墙古道景区,处在四川盆地北与秦岭交界的崇山峻岭间,是剑门蜀道中翠云廊的一段。该古道建于先秦,兴于汉,古称“先秦古道”,是连接秦蜀的唯一陆上通道,可以说是秦国的国道。</p> <p class="ql-block">  拦马墙就是说在驿道险要点处提防跑马官差坠落悬崖峭壁而垒砌的墙。一般高在1米左右,宽在0.8米长,长短视险道状况而定。拦马墙分泥墙和石墙。泥墙是用河卵石垒砌,正中间筑以土壤。石墙是大青石板垒砌。</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景区,一棵棵参天古柏苍劲青翠,屹立在古道两旁,大的古柏3个成年人才能抱住,古柏根据民间流传故事而起名状元柏、怀胎柏、张飞柏等。年代久远原因,古柏根部吞噬了散落在山坡石头,长势好比要和巨石共享大地恩赐。</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凉山乡的拦马墙历经战乱、风雨、驿马、行人的考验,至今不失古体,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广元剑阁凉山乡的拦马墙,是剑门蜀道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也是保存极为完好的古代“高速公路”遗址,被称为“世界驿道古柏古陆路交通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其中有一株胸径近2米,枝叶交错、翠叶遮天、巍然耸立的巨树。关于这株树的名称,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举子上京赶考,时值暑热天气,行至此突遭倾盆大雨,举子便背靠此树躲雨。</p><p class="ql-block"> 说也奇怪,此树瞬间长出许多新枝嫩叶,一把伞似地把举子严严遮住,不让一滴水淋在他身上。举子激动不已,雨后叩头告别古柏,说:如此去得中状元,定封此柏为“状元柏”。后来举子果真中了状元,特意到树下培土祭拜,这株树很快就长成了这段路上最大的一株柏树。</p> <p class="ql-block">  踱步在蜿蜒的石板路上,呼吸着周围清冷的空气,就像穿越时空来到了遥远的从前。一切都如同瞬间静止了,仿佛感受到历史的沉淀,这个时候就会忍不住回忆历史,回忆那些只存在于史书中的人物,想象他们和自己曾经走在同一个地方。李白走过,杜甫走过,唐皇避祸蜀中也走过……一幕幕历史名人行走于途的身影在眼前浮现,耳朵也隐约听到出征兵马行军的声音,那种感觉非常神奇。</p> <p class="ql-block">  踏足千年古道,抚摸参天古树,凝望四周墨绿,幽静凉意神秘,历史底蕴厚重,不由心生感叹:浩瀚宇宙,星辰大海,人类何其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过也只是沧海一粟,亦如眼前,古道荒,松风止,人行处无归途!</p> <p class="ql-block">  “七昭化、八广元、十四五天到勉县”,这是在当地的一句顺口溜,是指在过去,从成都出发到陕西勉县的行程,上千里路,全靠一双腿。而今,悠闲的漫步在这古蜀道上,面对那些在青石路面上的蹄印、车辙,禁不住追思与遐想那些曾经生活在此地的先人们那段艰辛跋涉的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