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 拜大年——新年旧事之二

米瑞蓉

大年初一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头一天,随着大年三十的鞭炮声声响起,对于中国人来讲新的一年仿佛才真的开始。 <p class="ql-block">  从2017年开始在很多大城市实施了烟花爆竹禁放政策,过年的氛围仿佛被冲淡了许多,大多家庭还是守候在电视剧全看着春晚,倒数着农历新年的钟声。昨晚的海南清水湾倒是热闹非凡,一晚上爆竹声声、烟花不断,不出家门都能闻到久违的爆竹味道,把年夜的气氛推到极致。</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也放爆竹,那可是真正的爆竹,没有映红天地的璀璨烟花,只有一声巨响的爆竹和一群捂着耳朵尖叫的孩子们。</p> 小时候大年初一早上起来就是给大人们拜年,谁叫你手里还拿着在枕头下捂了一晚上的红包呢?那时候的孩子初一早上未必都是很开心的,因为穿新衣是孩子们的新年愿望,但对于家庭多子女的孩子往往是家里小的孩子接着穿哥哥姐姐们的旧衣服。 我身上这件六十年代的衣服想当洋气,尤其是胸前的褶皱 那时的衣服都是母亲买来布,每条街道大多都会有一家裁缝铺,六七十年代也没有什么款式,标准的蓝色咔叽布的衣服和裤子,裤子的边很长,孩子个子长得快,短了就把裤边放下来继续穿。改裤长孩子们还能接受,最可恶的是新裤子怕磨破就会在屁股后面直接打上一个补丁,就像是穿着一个靶心一样,新衣服也是这样。其实这样你也不用担心到学校有同学笑话你,因为这样的裤子在六十年代时孩子们的“标配”。在成都后来裁缝店渐渐没有了,因为百货商店有了更多的款式衣服,尤其是在布票取消后,街头的裁缝店没有了生意,在八十年代基本都集中在陕西街一条街上,这时的裁缝铺也有了个性化设计,每个摊子上都放着几本很摩登的衣服样本书,看着每一页的款式都窈窕得很,但穿上身可就要看自己的身材了。 那个时候的孩子们虽是在意是不是有新衣服,但毕竟这是由不得自己的,巴不得赶紧吃了汤圆后拿着压岁钱出去买东西。看着端上桌子的粉红色汤圆,孩子们都会大声埋怨:又是酸汤圆!<div>  四川到了冬季很少有太阳,也没有暖气,天气总是阴冷的。那时在腊月二十就要开始每家每户磨汤圆粉,糯米是按粮本配给的,所有磨粉前都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大米,浸泡几天后就可以磨粉了,一个大院里总会有一个手推的圆磨盘,早早的就要预约,谁家先使用,谁家后使用,大家也彼此帮忙,尤其是孩子们都是跃跃欲试的,不过大多是几分钟的热情就跑掉了。磨好了湿粉就要吊起来滴水,半干后就要掰开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在竹筛上晾晒,没几天粉没有晾干,看着白白的汤圆粉变成粉色,其实就是发霉了,在没有太阳,没有暖气,没有冰箱的年代,又有谁能舍得丢掉?于是吃粉红色的汤圆也就是常态。</div> 吃了汤圆就可以出门了,不管多少,每个孩子都有压岁钱,街口的商贩们也在路口等着奔放的孩子们,几分钱也能转糖饼,如果转一个凤凰什么的就是撞到大运了。男孩子们喜欢买火炮、二踢脚,二踢脚最恐怖,它有两次爆破,到处乱钻,吓得女孩子们尖叫声一片。<div>  那时每条街都会有一家租书店,那时的人家不太可能买书看,于是租书店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连环画的封面撕下来,贴的满墙都是,小人书的封面被牛皮纸代替,还需要用麻绳重新“装帧”,以保证不被孩子们翻开到分家的状态。成都的老房子临街的都是门板户,早上起来,各家各户打开门卸下门板就可以做生意,小人书点卸下的门板搭在两个石头上就是椅子,孩子们放学了就可以认真地看墙上的封面广告,一两分钱就可以租一本书,两三个同学搭伙看,没准有时候后面还要站着两个围观的,书店老板大多也是比较宽容的,因为那时的钱真的很金贵。</div> 过了初一就是初二了,在六十年代成都就有了灯会,现在成都灯会更是美名远扬,这些年也开到了国外去做新年灯会秀,也引入了很多现代的元素。<div>  从1962年开始,每年的初二也就是灯会开市的日子,那时大半个成都人都会挤到成都青羊宫去灯会,明天给大家讲讲初二的成都灯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