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亭的美篇

王耀亭

<p class="ql-block">散文 年末感怀</p><p class="ql-block">王耀亭</p> <p class="ql-block">复识青笺,忆取一年。些些事,又上眉端。心花满地,不是斑斓。算一窗风,一窗雨,一窗闲。</p> <p class="ql-block">光阴过隙,岁月当关。</p><p class="ql-block">再回首,已作云烟。</p><p class="ql-block">红尘津渡,何计清欢?</p><p class="ql-block">应勤翻书,少翻梦,懂翻篇。</p><p class="ql-block">岁暮天寒,山河远阔,万物疏简。</p><p class="ql-block">林花谢于春台,蒹葭败于青霜,朔风起于漠北,银雪落于苍山;</p><p class="ql-block">裕州隐于暮色,蟾光耀于野陌,爱恨忘于江湖,故事藏于心间。</p><p class="ql-block">希冀的,憧憬的;得到的,失去的;欢愉的,酸楚的;熟悉的,陌生的……终都化作一腔惆怅,一段琐忆一声惋叹——</p> <p class="ql-block">日月不淹,时节如流。光阴的脚步,以不可遏制的速度奔向又一个终点,经历的和发生的一切,剧终幕落,皆成过往。不经意间,便被岁月的手,抹平了痕迹,消散如尘烟。</p><p class="ql-block">怀旧善感,终不忍负了这流年,荒了这刀笔。该以什么为题,续写经年的残章,定格青涩的花事?该以怎样的基调,抚慰忐忑的内心,告慰四季的风月潭?</p> <p class="ql-block">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在成长中慢慢加深,需要付出代价和时间。</p><p class="ql-block">对于所身处的时势、环境,对于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应具有一种敏锐性和辨别力,应有客观的判断与见解。就像学到的或读到的历史,并不代表真实的历史,原先持有的某些观点、结论,需要勘误和纠偏。</p> <p class="ql-block">之于大多数人,在大多时候,“努力”只是个动词,并不预兆结果。或许并不甘于命运的安排,若干年后蓦然发现,原来能掌控和改变的极其有限,仿佛在沿着设定的轨迹行走。很多事,得讲机缘,强求不来。但仍要努力,不关目的、不关所图,而是为了对自己有所交代,不生悔意,不留遗憾。</p><p class="ql-block">大音希声,大道至简。许多所谓人生的道理,就在市井烟火之中,就在凡夫俗子身上,并不是多么神秘奥玄、宏阔豪迈。</p> <p class="ql-block">“生而有别,众生不易,”大多数人的生活写照,不过是一年到头朝夕奔忙,以平凡之躯过平淡的日子,没有太多的奢望欲求。合上梦想的书卷,终是面对柴米油盐。酸甜苦辣,“诗和远方”并不是人人都能实现的美好心愿。</p><p class="ql-block">每个生命,能降于这世间,不是无缘无故,都有其使命任务,还需珍惜这不长不短的几十年。要说“活着的意义”,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回答。或许,不需言辞凿凿、夸夸其谈,不需华丽的词藻和过多的修饰,不管何种身份、何种职位,“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如此而已,吾拙之见。</p> <p class="ql-block">月是故乡圆</p><p class="ql-block">已栖身县城八年。牵肠挂肚的乡愁被眼下的一切抹去: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乡村的生态、格局被改写和重塑,已没有了从前的模样,在很大程度上淡化成一个符号。革故鼎新是发展的规律,任谁也无法阻拦挡。</p><p class="ql-block">小的时候,向往城市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对于繁重的农活不情不愿,甚是怠倦。而今觉得,有个地儿可回、有点活儿可干,反到是一种幸福。</p> <p class="ql-block">至少说明,对于故土,还根脉未断,心中还留有那份情结。但我也知道,这种幸福不会持续很久,所以珍视每一次回归,珍视那里的每一寸风物。</p><p class="ql-block">质朴静谧的村庄做背景,站在松软的土地上,看长空云卷云舒、雁阵南飞,听清风拂过庄稼的叶子沙沙作响,闻泥土散发出的浑厚的气味——这一幕,如此温馨,如同儿时所闻所见。然而,出走数年,韶华不复,看风景的人,已不是当初的心境。</p><p class="ql-block">春秋代序,寒暑易节,老屋斑驳的墙壁上又多了几道年轮,添了几重沧桑。不知还有几人,不忘旧情、不失本真,依旧惦念着这里的一路泥泞一蜿蜒小巷、一草一木。忠贞不渝的,大概只有村头那棵矗立了上百年的老柳树吧。</p><p class="ql-block">无言即包容。我想故乡不会嗔怪谁、憎怨谁,不论坚守还是远离,毕竟人人都要适应当下的社会而生活,没有孰对孰错。但至少在闲暇时,多走进自然、投身乡野,沾沾山川之气、草木之气、节物之气,陶冶身心,找回自我,慰藉情感。</p> <p class="ql-block">行胜于言,莫要在等了。</p><p class="ql-block">因为新冠缘故,经历了一段比较艰难煎熬的时日。好在,最终都过去了。时间,是一味很好的“祛病疗伤”的药,基于个人性格和心理的一些本来不算什么事的烦恼忧愁,在日升月落中大都可以被消淡和治愈。</p><p class="ql-block">对于为人处世,一直有自己的信条和原则。但当真正面对某些境况时,会不自觉地生出犹疑或怯懦,不能完全把这些信条和原则落实到行动上,因而常有自责和愧意,在“言行一致、行胜于言”上还需做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有意或无意间,又听到有熟识的人故去的消息。有曾经的同学,有曾经的同事,也有平常的朋友。对此,除了感伤,也有遗憾——经常盘算着找空闲一起聊聊天叙叙旧的想法再也无法实现,再也没机会弥补。再尔告诉我们还等什么呢,现在的人有多少输在了“等”字上。</p><p class="ql-block">人性的弱点之一,是往往热衷于“舍近求远”,无视漫待眼前的拥有,而一味追求虚无缥缈的未来。在以尚且健康的躯体行走于世时,大都以为还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消磨,许多的心愿可以等以后去了结,许多的事情可以等以后再去做,都把自认“最好的安排”设想在将来并未可知的某一天,于是便有了这样那样的理由和借口——</p> <p class="ql-block">想三五好友一起坐坐,却总说不太方便,过几天吧;想去看看亲朋好友,却总说工作太忙,等有空闲;想去一趟一直向往的地方,却总说脱不开身,另找时机吧……宁肯把时间花在迟疑、联想,彷徨上,却不愿把想法、计划付诸于行动。</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大的憾事,不是未获取到贪恋的功名利禄,而是错失了握在掌心的寻常幸福,辜负了良善的心意。诚如一位哲人所说,“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敬畏和珍惜所拥有的和被赐予的,善待万物众生,用行动去兑现所想,多年以后,不生愧疚之心,不发一声慨叹——那就足以。</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年轮刻画,岁序更替:岁月无情慢煮汤,酸甜苦辣一杯装。阴晴任尔从容过,我自逍遥细品尝。</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王耀亭,笔名,黄淮岸上,1959年生,</p><p class="ql-block">爱好:书本里讨生活,酌辞掂句,写作,小说,散文,新诗,通讯,曾发表省级,国家级书报杂志,网站。百度可查。百度索引:王耀亭散文献给四里店高中一班同学。</p><p class="ql-block">其次,登山。</p><p class="ql-block">性格:孤独</p><p class="ql-block">次性格:二杆子</p><p class="ql-block">三性格:信球</p><p class="ql-block">学历:大学</p><p class="ql-block">毕业学校;河南师范大学</p><p class="ql-block">曾职业,老十是乞丐,我是老九,教师四十年,躬耕杏坛,桃李不满天</p><p class="ql-block">人生感慨:</p><p class="ql-block">辜负年华时光。承蒙岁月不弃。</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