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太史也疯狂

花非花 雨非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蛙与蝎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蝎子想要过河,求助青蛙:请帮帮忙,背我到河对岸去。</p><p class="ql-block"> 青蛙说:不行,要是你螫我一口,我岂不是没命了?</p><p class="ql-block"> 蝎子说:要是我螫你一口,我自己岂不是也会没命?</p><p class="ql-block"> 青蛙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驮着蝎子游向对岸。</p><p class="ql-block"> 游到河中央,青蛙突然觉得一阵剧痛,不禁大叫:混蛋!你怎么螫我?</p><p class="ql-block"> 蝎子可怜兮兮地说:对不起,我实在忍不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p><p class="ql-block"> 载其图法奔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夏朝太史名:终古,其职务:管理夏朝国家文书档案,将政事记录在案,还负责管理国家的天文、历法等事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夏桀是夏朝第十七代君王,也是最后一任夏朝君主,史载夏桀体挌强状,智力过人,头恼十分灵活,可惜这些才能没有用到国家的治理上,不理朝政,荒淫无道,酒池肉林。大臣关龙逢眼见国君夏桀这样为所欲为,横征暴敛,国家将陷入危机与动荡之中,冒险进宫劝谏夏桀、却遭夏桀以蔑视国君之罪,投进大狱,将其杀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太史终古得知夏桀杀害了朝廷贤臣关龙逢,他拿着国家的“图法”出示给夏桀看,并痛哭流涕向夏桀进谏,夏桀不但不听,还严历训斥了终古有蔑君之嫌疑,禁止终古进殿见君。</p><p class="ql-block"> 终古明白夏桀己不可救药,夏朝也就要灭亡了,他带着馆藏记录的夏朝史实,还有自己绘制的国家山河地理图、天文气象图和国家的历法文件,择日逃离夏朝,投奔到商朝。</p><p class="ql-block"> 终古这样一个掌管夏朝的太史,携带着夏朝国家的“图法”投奔到商朝,标志着夏朝在文化上的灭亡,也为商汤灭夏铺平了道路。</p><p class="ql-block"> 太史终古不知道,他的叛夏逃商事件,成为历代馆藏太史的楷模,导致馆藏大史集体疯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 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p><p class="ql-block"> 载其图法奔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向挚,商朝末年担任朝内史一职,负责管理王室各种典藉,这些典藉包括天文、历法、国家档案、典章制度、山川地理、法律文书、祭祀大奠等,代表着国家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商朝后期,商纣王无道,社稷有将亡之道,向挚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典藉,带着商朝馆藏的典藉投奔贤能仁德的西周周武王,这些典藉为周朝的治理,国家的兴盛,对华夏文明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也记住了商朝内史向挚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晋太史屠黍见晋公骄无德义</p><p class="ql-block"> 以其图法归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晋国太史屠黍长期在国家馆藏室担任馆长职务,屠黍具有卓越的洞察力和对时局的判断能力,他看到晋国内部混乱和晋公的骄奢淫逸的行为后,意识到晋国如果不改变其统治方式,将会面临衰败甚至灭亡的命运,为了予防晋国衰败。屠黍决定带着晋国所有的馆藏典藉,秘密逃离晋国,将晋国所有的典藉交给周朝馆藏收藏,自已回到周朝廷的中心居住,三年后赵、魏、韩,三家分晋,晋朝彻底灭亡,由于太史屠黍卓越的洞察力和对时局的判断力,从而将晋国完整的典藉图法保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周王子朝欲载典藉归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51年老子李聃21岁从家乡来到洛阳,应聘周朝图书馆藏室职务,负责管理周王朝图书典藉,37岁时因理藉录志不遂主管之意,被免职回到家乡读书,公元前530年因馆藏室需要,又被朝廷重新召回馆藏室工作。</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16年周朝王室发生内乱,晋国率领诸候护送周敬王回王城洛阳登基,登基5年的伪帝王子朝被迫下台降为大臣。</p><p class="ql-block"> 王子朝不甘心失败,有意投靠楚国,希望借助楚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推翻周敬王,重新回到周朝当政,史载王子朝将周朝朝廷馆藏王族的典藉、包括自中华民族黄帝以来尤其是夏、商的典藉、文物、周代玉玺、大鼎、编钟、列王的诰命、诸候各国信符奏章、古藉诗、词,以及各诸候国的地理、人口、风俗、祭祀、、文书档案资料全部提前打包整理,老子李聃当时是朝廷馆藏史,馆藏室最高领导,李聃无意参与朝廷的政治斗争,王子朝最后与老子李聃的对话被史学家记录在案:</p><p class="ql-block"> 王子朝`:“周室不幸,国人不明,诸候不正,周将亡矣!我欲效仿夏太史终古、商内史向挚、欲载典藉归楚”。</p><p class="ql-block"> 李聃:“子以为楚,将代周而兴?”</p><p class="ql-block"> 王子朝:“正是”。</p><p class="ql-block"> 李聃:“恐怕未必,我从西秦而来,楚难敌秦”。</p><p class="ql-block"> 王子朝:“如之奈何?可归于秦?”</p><p class="ql-block"> 李聃:“秦方崇武,视图书为草芥,归之即毁之。”</p><p class="ql-block"> 几天后王子朝带着跟随他投楚国的王公大臣,家眷亲戚、工匠商人,带着周朝所有的典藉图法,出洛阳城,沿宛洛古道投奔楚国都城寻求疵护而去,李聃用一头青牛驮上自已的行李、书藉,跟着王子朝南下楚国,沿途负责护送装满典藉、卷帛、竹简、的车辆安全,这一年李聃56岁,从此结束了在周朝馆藏室约35年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子朝投奔楚国,到达周朝与楚国边境河南南阳南召县时,闻悉楚国国内政局因继位问题发生动乱,导致王子朝率领的文武大臣、家眷亲戚、工匠商人及运载的周朝馆藏典藉等滞留在河南南召县境内,而这一滞留在召南县就是九年时间,直至公元前505年周敬王耽心王子朝会东山再起,派刺客在南召境内将王子朝刺杀至死,致使周朝王室的典藉从此下落不明,史学家将这一段历史判定为文化断层和空白区,是中华文明历史最不幸历史也是最大的一个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周朝王室典藉停留在河南南召县九年下落不明,或散失在河南南阳民间,中华文明缺乏明明确确的文献佐证,公元前516年前直至夏、商,呈现断层和空白,中华文明的准确记事年代不足3000年,目前的重大考古课题《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即是为了追寻中华民族更悠久,更古老的文明记录史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曾经背包河南自由行,到南阳拜访河南五位圣贤: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他们是中华文化中最璀璨夺目的明珠,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为何这么多圣人集中在河南南阳?郭沫若曾经称赞南阳“如此多的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亦所罕见。2534年前周王朝馆藏典藉抵达并流落在河南南阳一带,南阳属楚地,成就了“唯楚有才”和南阳人文荟萃的历史景观,王子朝奔楚造成了周王朝典藉的遗失,是社会的倒退,但也成就了河南南阳历史上的“世界史亦所罕见”的人文荟萃景观,这对南阳来说恰恰是可遇不可求的历史机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夏朝馆藏史终古、到商朝内史向挚、再到晋国太师屠黍,虽然官名不同,都担负着编篡夏朝编年史、商朝编年史、诸候国编年史的重责,在国家危急时刻,即使行为是疯狂且不计后果,为了馆藏典藉的安全投奔明主,方使中华文明能延续5000年。李聃是东周第一位馆藏史,官名柱下史,在馆藏室工作约35年之久,被历史誉为思想家、哲学家、道学家,最终因国家时局动荡,使收藏在周朝馆藏室上自夏朝、商朝、春秋时期的图书典藉,记载中华民族古历史、诗词歌赋、文化信息等大量珍贵的文字料随着时局变化而丢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至今下落不明,历史评价老子李聃工作上有重大失错,擅离职守,临阵脱逃,应该追究老子李聃渎职罪?李聃同为馆藏史为何不能为了馆藏史的安全,学夏、商、晋馆藏史的疯狂,将周朝馆藏交给周敬王?如果这样,此有今天的历史断层与空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曰: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短短的几百字,将思想家、哲学家、道德学家交待的不清不楚,最后老子李聃从函谷关,告别尹喜后就莫知其所终,自司马迁后以讹传讹,千律一篇都是如此记载,可见司马迁写史记的年代,对于遥远的老子李聃也只是根据传说而记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海莲花公寓 2024年元月九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