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年 又 一 年

唐国众

<p class="ql-block">  进了腊月门儿,家家户户就开始置办年货了。虽然吾已步入老年,可依旧还有像小时候盼过年的那种渴望。</p> <p class="ql-block"> (家乡城子屯)</p><p class="ql-block">  现在“盼过年”倒不是为了想吃什么,只是想找回小时候“过年”的那种感觉。在民间,尤其是农村,人们从不把“新年”当“年”过,只有“除夕”那天才被看作是“过年”。在农村长大的我,这种传统观念更是根深蒂固。过了腊月十五“年味”就越来越浓了,随着年的临近依然还会有些兴奋在心头。可不知为什么,到了初一早上,确切地说是在除夕吃过团圆饭,特别是在吃了年夜饺子后,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p> (居延海日出)<div>  前一阵子,很多时间都是我独自一人在家。一天,在手机里偶然刷到了歌曲—《花又落》,听后感觉特别有意境,因而就特别的喜欢。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寓意人生就如同花开花落一样,令人回味悠长。它既能够使人激情澎湃,也会让人禁不住心生某种伤感,我的心弦被那美妙的旋律轻轻地拨动着,听着听着就被带进了人生的历史长河中。<br>  那悠扬的乐曲,激起了我脑海里记忆的波澜。回望一个甲子有余的人生路,那一幕幕生活(工作)画面就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br>  儿时,在妈妈的爱护下,那一幕幕温馨的生活画面,至今都还会让我常常想起。<br>  童年与伙伴们无忧无虑玩耍时的那一件件趣事,已然成为了我最美好的回忆。<br>  学生时代的快乐时光,那是一生的美好。而“农忙假”回生产队劳动时,似曾也有过对未来生活的茫然。<br>  参军后,唱着《解放军进行曲》和《战友之歌》等部队歌曲,唱得正值年轻的我们热血沸腾,十六载军营岁月是最值得我纪念的生活篇章。</div> (1984年5月在沈空后勤干部教导队学习时与战友留念) <p class="ql-block">  (1985年12月在空军海浪场站新兵连与连队干部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1989年9月16日与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迟浩田总长和沈阳军区司令员刘精松等在镜泊湖合影)</p> <p class="ql-block">  到地方工作后同事间相互支持帮助的许多往事,都会让我记在心间。</p><p class="ql-block">  所有这些构成了往日生活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在进入“爷爷奶奶的行列”后,进一步懂得了家庭才是生活的永恒主题。</p><p class="ql-block">  这些天待在家里,时不时地就要反复听上几遍《花又落》这首歌曲的音乐或不同歌者的演唱。每次欣赏都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那优美的旋律既会让我心生小小的伤感,也会让我振作精神迎接来日的美好,我深深地陶醉在了那歌曲的意境中。</p><p class="ql-block">  时光在不停歇地流逝,世间万物在不停地更替。我们从懵懂到少年、青年、壮年,而今又步入了老年。面对时光的流逝,虽有感慨,却也不必大惊小怪,人生就是在这一年又一年的轮回中不停地向前。值得我们庆幸的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曾留下过我的足迹。</p> (在内蒙古额济纳) 不惧叶的凋零,不叹花的飘落,人生旅途漫漫,仍需努力前行。春看百花盛开;夏听蝈蝈声声;秋赏稻谷飘香;冬观雪花飞舞。这当作为对待生活的态度,亦应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西藏林芝桃花沟) <p class="ql-block"> (夏日黄山)</p> <p class="ql-block"> (广西龙脊梯田)</p> <p class="ql-block"> (吉林通化四方顶子雾凇)</p> (云南罗平峰林油菜花) <p class="ql-block"> (安徽黄山光明顶日出)</p> 农历2023兔年即将和我们招手道别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祝华夏大地风调雨顺,愿黎民百姓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