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化城寺不远的通慧禅林由清初至九华山落发为僧,法号诵林的明末进士始建,以后多次遭磨难;1985年,再次由仁义师太进行复建,现为省级保护寺院。 通慧禅林与山水为邻,与花鸟为伴。建筑不多,主要有大殿、地藏殿和韦陀殿。其有名,是因为供奉着仁义师太肉身,她是我国第一尊比丘尼肉身菩萨。 通慧禅林大殿<br> 仁义师太肉身供奉于二楼悦殊殿 仁义师太是沈阳人,一生行医为善,1940年出家,抗美援朝时参军在前线救治伤员。1982年再次入戒,1983年到九华山。复修通慧禅林后,又赴冀晋弘法行医。1995年圆寂。圆寂前七天自断饮食,嘱咐弟子们不要火化,而是选择坐缸,于是弟子们便按照她所说的去做了。 三年后果真肉身完好,只见仁义老师太端坐在缸里,黑白相间的头发长出寸余,牙齿完好,皮肤毛孔清晰,身体还有弹性。手肘变为持针诊病状,堪称神奇。 旃(zhān)檀林在九华街上有两个门,西门正对的是大愿宝殿,东门正对是大悲宝殿。<br> 旃檀禅林,当地人习惯叫大悲楼,位于九华街西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背倚琵琶形山丘,面朝化城寺,全国重点寺院。 据传起初建寺时,采伐寺后山丘上的异香古树,这种树与南印度牛头山被佛家视为珍品的旃檀香木极为相似,香味醇和,历久弥香,故取寺名旃檀林。 1990年住持慧深法师深感寺院过于破旧,于是发心募建三座大殿并先后完成,现在旃檀林的大雄、大悲、大愿三座大殿均为宫殿式建筑,雄伟壮观,气势恢宏。 东面大殿是大悲宝殿,俗称“大悲楼”,古朴典雅, 1994年建成 宝殿前的石雕麒麟栩栩如生<br> 大悲殿供奉9.19米高四面千手观音菩萨樟木雕像 宝殿中间的是华严宝殿,2001年落成 华严宝殿内供奉的是华严三圣 西边的是大愿宝殿,1999年建成,坐南朝北,格调与大悲楼相似。<br> 大愿宝殿供奉9.9米高四面金身的地藏菩萨铜像, 四维供120尊1.4米高金身地藏菩萨坐像<br> 佛像背壁是巨幅海岛群雕<br> 大愿宝殿后身,旃檀林老殿平移至此,供奉明净肉身。(网上下载)<br> 明净禅师1984年于九华山天台寺出家。后入住旃檀林,明净和尚与仁义师太一样,都是九华山传奇式人物. 1992年在旃檀林安然圆寂,弟子遵其生前保留真身的嘱咐,将其坐缸存放。1998年12月开缸,肉身完好,颜面如生,遂建寺供奉。<br> 在去往月身宝殿的路上还需要爬一点山,路上还有几个小寺庙:龙庵、净土庵、净洁精舍和广济茅蓬,只是简单转了转。<br> 龙庵,始建于明代。1989年全面维修并重塑佛像。1994年比丘尼入居。<br> 庵内供奉1994年从化城寺请来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木雕佛像,相传为明末或清初所制。 龙庵院内有一座七层铜塔。佛家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也就是佛教文化中的佛塔。七级浮屠即七层塔,七层的佛塔曾经也是最高等级的佛塔。 净土庵始建于清末,1984年维修并陆续新建地藏殿、观音殿等建筑。<br> 宫殿式观音殿内供3米高观音立像 台阶上是净洁精舍,其址原为古百子堂。始建年代不详。<br> 1985年比丘尼常洁募款在旧庙基重建殿宇,更名“净洁精舍”, 1995年扩建为大殿。 中间供西方三圣,右边供华严三圣,左边供全堂小佛像。<br> 广济茅蓬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84年重修。1995年住持尼智华拆老殿重建大殿。 全国重点寺庙上禅堂,原名“景德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六年(1667)扩建殿宇,易名为“上禅堂”,意为九华街上面的禅堂。现存殿堂系清末徽派建筑。 上禅堂的山门与祇园寺类似,也是有意偏斜,歪置山门一为辟邪,二为朝向开山祖寺化城寺。山门上匾额由赵朴初题写。 上禅堂供奉一尊达摩祖师像,达摩祖师被奉为中国禅宗始祖。达摩祖师像上悬匾额“应无所住”,出自《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不能把自己所思所想当成真相,把有限的理性当成无限的真理。 经过达摩祖师像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由两厅堂并连,宽敞明亮。 穿过大殿,便是九华山著名的网红打卡地——上禅堂滴水观音,这也是九华山唯一一尊滴水观音像,滴水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种化身像之一 菩萨站立于莲花台上,端庄典雅,仪态慈祥。右手做法印状,左手拿净瓶做洒水状,向民间喷洒甘霖,有救赎众生,解除生者苦难的吉祥寓意。 观音像旁是金沙泉,泉水清澈见底、四时不竭。据说饮此泉沁人心脾,擦洗则耳聪目明。泉边岩石上镌有“金沙泉”三个大字,相传为唐李白手书。 禅堂还有两棵金钱柳(学名叫青钱柳),相传为李白沽酒的钱钞所化,与娃娃鱼(东方蝾螈)、叮当鸟并称九华三宝。金钱柳是仅存于中国的濒危珍稀树种。 从上禅堂沿山坡石阶上行,去往月身宝殿<br> 这座新颖别致的茶诗碑亭是2002年韩国茶文化协会捐资兴建的。 肉身宝殿,全称护国月[ròu]身宝殿,地宫供奉地藏菩萨化身金乔觉真身,是九华山最精华、最神圣的地方。 肉身宝殿北侧自下而上依次是山门、弥陀殿和地藏禅寺。其中地藏禅寺供奉慈明和尚肉身,弥陀殿供奉阿弥陀佛。山门为九华山佛殿山门规模之最。 灵官殿<br> 上81级台阶为月身宝殿<br> 月身宝殿转经 月身宝殿,全称护国月(ròu)身宝殿。地宫内供奉着地藏菩萨化身金乔觉真身<br> 唐贞元十年(794)金乔觉圆寂,三年后肉身不腐,僧徒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尊为金地藏,于是围着殓缸造塔,又在宽阔的塔基上兴建殿宇,殿顶与塔顶相接,形成了这座“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的殿宇,从此九华山名声远扬。<br> 肉身,又称真身、金刚舍利、全身舍利、肉身菩萨等,指已经得道的高僧大德在圆寂后不腐朽,被弟子信众供奉,继续教化人间的十分完整的遗体人像。汉传佛教早在晋代、隋唐和宋朝时就零星出现过肉身菩萨,到明清两代则更多,但迄今依然供奉的极为罕见,唯有九华山。自唐代开元年间,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人为焚毁七尊(其中有三尊道士真身),现在依然有6尊供信徒顶礼膜拜,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同时也为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br> 至此,上下两集《九华山寺庙》已介绍了九华山9座全国重点保护寺院中的6座:化城寺、月身殿、祗园寺、百岁宫、旃(zhān)檀林(大悲楼)、上禅堂,(甘露寺和慧居寺未去)接下来随我攀登天台,游览天台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