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4

梦中人

<p class="ql-block">1984年代,一个逝去的遥远的年代。那一年,我16岁。那是一个懵懂的年纪,我的人生轨迹就是在这一年转了一个弯。</p> <p class="ql-block">记得1983年那个炎热的夏季,我15岁参加了升高中考试,记得稀里糊涂地参加完各个科目的考试,在县城工作的二叔给我理了一个光头,我就回到了20公里之外老家农村。这是个炎热忙碌的夏季,正赶上农村的麦收季节,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和父母套上农家驴拉车,到五六里外的山上去收割小麦。在我的记忆里农家所有的活计最苦最累最煎熬的就是收小麦。夏天的早晨天气还比较凉爽,大家也不吃东西,急急忙忙就开始了劳动,赶八9:00左右已经收下了一大片。那时全是用镰刀收割,整个一个人四肢着地手脚并用,高手是不抬头一口气收割上去的,然后坐下来磨刀。这收倒在地的麦子平躺在大地上,还要打捆,集中堆放,这一切都是技术活。早饭的时候能休息会儿。所谓早饭,其实就是烙好的白面饼子。改革开放以来,能吃上白面饼子已经是奢侈的事情。休息会儿总是父亲带头干活,母亲紧跟在后,我拖拽着僵硬的双腿极不情愿地跟上。其实在农村妇女的工作量劳动量远远大于男性。男女平等了,妇女回到家里的话,做饭喂猪搞卫生,伺候老人拉扯孩子。唉!一言难尽。到了中午,毒辣的太阳挂在当空,山上一点风也没有,带来的水已经喝光,人倒在田里,四肢着地,感觉和死了没什么区别。我已经不能动弹了,父母还在田里匍匐着。最后,父亲把打好捆的麦子装车,捆扎、才返程。我的待遇是可以和母亲坐在装上车的麦垛上。闭着眼睛,顶着毒辣的大太阳,一路颠簸着回到家里。我到现在都庆幸自己命真大,没有从架子车上滚下来。</p> <p class="ql-block">那是这辈子想起来最难熬的季节。麦收后,继续参加农活。农村不管什么季节,总有干不完的活。锄地,放牲口,拔草,平地,放羊…</p><p class="ql-block">有一天,碰到了在村里面当民办老师的四叔父,他告诉我落榜了。当时我听后好似平静如水。后来,小姑来到家里和母亲说起来我考试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突然放声大哭,一个夏季,憋在心里面的委屈,此时此刻如洪水一样爆发出来。最后我在昏昏沉沉中睡了过去。</p><p class="ql-block">那又是一个漫长的季节。我一如既往的劳作,打草,放牧,除草,好似以后我的人生就定格在这片广袤贫瘠的土地上。秋后学校已经开学了,我已经初中毕业,没有了上学的机会。和城市里面的孩子不一样,不存在待业,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就是我的人生舞台。</p> <p class="ql-block">开学一周后,有一天大表兄骑着自行车来到家中,告诉我乡镇学校收补习生,然后我顺其自然地跟着大表兄来到了所在乡镇的学校,我又有学可以上了。我从心里告诉自己,我必须珍惜这个机会。</p> <p class="ql-block">贺圈中学初三共有两个班,补习的学生并不多,我算是插班生。从此,我开始了自己的复读生活。这一年,可以说是废寝忘食。第一学期住在小姑家,第二学期搬到学校住。校址在三友村,开始是小间住五个同学,后来住大通铺。所谓大通铺,就是教室里盘出一个土炕,土炕上铺一层麦秆草,家里拿来的羊毛毡铺上,在铺上被褥。冬天特冷,夏天蚊虫叮咬,何况几十个人住一起,环境卫生可想而知。学校设有两个灶、教师灶和学生灶。学生灶伙食很糟糕,整天黄米饭,山药蛋汤,汤水清的可以照影子。对于我来说,已经不在乎肚子了,学习学习再学习,我把一切精力放在了学习上,早晨四五点就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睡觉,手不释卷,节假日不回家。一年下来,体重不到八十斤。用母亲的话来说,面黄肌瘦,两只大眼睛深陷,憔悴不堪。后来医院体检的时候,我在怀里揣了一块大砖头。因为听小伙伴们说,体检不过关是要被淘汰的。果然体重加上那块大砖头,只有80斤。个头也不高,1米48,勉勉强强,和当年祖母的个头差不多。</p><p class="ql-block">时间已是1984年夏季,那是一个忙碌紧张的收获季节。当时中考分两次进行,先是预选,考取的人再参加中考选拔。期末,一身疲惫的我回到了农村老家。这个假期我是幸福的,因为假期我收到了师范录取通知书。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因为这意味着,,我以后就是城里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城市户口,可以吃商品粮,更意味着从此以后不用像我的祖辈们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讨生活了,我隐约感觉到他们在我的身上寄托着更大的希望。</p><p class="ql-block">1984年秋季,在75岁高龄的祖父陪伴下,我到了塞上名城榆林上学。从此,我的人生翻开了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几多风雨,几多怀念。我自己也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了安于现状心静如水的老头子,孩子们如我当年一样,一个个离开了我半辈子精心打造的“家”。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属于我的198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