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正月正

剑雨.慈悲引

<p class="ql-block">  打鸣的公鸡躲过年前被炖的温柔一刀,卖着力气扯着脖子欢呼了好多遍“新年好”,根本唤不醒憨睡的孩子。墙上年画里抱着大鲤鱼的胖娃娃抬头见喜般笑个不停。罐头瓶子做的灯笼无精打彩的倒在墙边,灯笼里一根被叫成“磕头了“的蜡烛,看样子三十晚上真的是燃烧到了“磕头”阶段,孩子们才疯够了回家。</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大年初一。</p><p class="ql-block"> 在除夕夜,可以撒着欢玩儿,手提着灯笼和小伙伴们到处乱跑,甩个“摔炮”、放个“转圈乐”、“钻天猴”,走东家,窜西家,兜里揣着花花绿绿的糖块,还有几张皱巴巴的毛票被当作压岁钱,这些都撑起了孩提时代的虚荣。似乎大家在一起过年才叫快乐,一晚上都闹闹轰轰的,只有到凌晨才甜甜的睡去。</p><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早早的就起来了,父亲去“开财门”,把迎春的炮仗放得震天响。母亲在灶前把煮饺子的水已经烧了好几个滚开。“太阳快照屁股了,赶紧起来吧”。母亲唤了好多遍,我们还懒洋洋的蜷缩在被窝里。“快起来,快起来,秧歌都来了”。听到这句,躲在被窝里把耳朵伸长了细听,隐隐的似乎有锣鼓声、唢呐声从远处传来。这声音比任何召唤都管用,我们一骨碌就能从炕上蹦下来。</p><p class="ql-block"> 在吃饺子的时候,母亲就开始絮絮叨叨:“等会儿看秧歌的时候,离放鞭炮的远一点,防止崩到了”。我们答应一声,嘴里的饺子还没有完全咽到肚里,就撒丫子跑出了院子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时的大街上已是人声熙攘,欢天喜地。密密麻麻的“大地红〞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粉身碎骨,冲天的“二踢脚”驾着筯斗云,在高空中炸裂。“咚咚锵,咚咚锵……啦滴嗒,滴啦嗒……”随着鞭炮齐鸣,锣鼓震天,唢呐声也似乎在耳朵根子边打旋儿,踩着高跷的秧歌队由远及近的扭过来了。高跷过处,有雪的地面被踩出一个坑一个坑,有点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九宫八卦阵。</p><p class="ql-block"> 队伍最前头的一个人披着大氅,腰系红绸,手拿扇子,他与别人不同的是不踩高跷,不穿彩衣,因为他的身份是总指挥。四排队伍都要看着他的扇子,旁边的乐队也要完全听从他的号令。有人领着扭,队伍的整体协调性好,团队意识强,队员的精气神儿也被全部调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东北秧歌的伴奏曲牌有很多,一会儿是“句句双”,一会儿又变成“情人迷”。一会儿从悠扬的“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又转成了深情的“月牙五更”,起承转合非常自然,动作和队型会随着乐队曲牌的变换而变换。大秧歌扭的稳中带浪,浪中带艮,艮中带俏,俏中带逗。整体风格表现出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情感特征。你看,那阵容惊天动地,那气势排山倒海。男儿汉高跷打飞脚,大起大落,粗犷豪放,展示的是虎虎生威的阳刚之气;女人们扭动腰肢,挥舞彩扇,眉目传情,表达的是含蓄娇羞的阴柔之美。在队伍后面有耳戴红辣椒,耍着大烟袋的老媒婆,有手拿金元宝的财神爷,有逗得人人合不拢嘴的傻柱子,还有造型各异的唐僧师徒四人则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是跑旱船和老汉推车。划船的小伙子和驾船的姑娘随着鼓乐的节奏,好似在生活和工作中正在劈波斩浪,偶尔的深情对视也充满了甜蜜;而推车的老汉则戴着白胡须,拉车的娃娃梳着哪吒式的双抓髻,二人配合得维妙维肖,仿佛在秋收的季节刚从田野中走来,人群中欢笑声不绝于耳。有青春正好的男女,也在队伍后面不由自主的踩着节奏扭起来,长长的队伍组成欢乐的海洋,整个乡村被这种浓烈的喜庆气氛撩拨得如痴如狂。</p><p class="ql-block"> 挂钱、对联、窗花、红灯笼是春节的底色,而秧歌带给人们的欢乐则是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秧歌秧歌,先“秧”后歌。记忆深刻的是扭秧歌中间的唱段。扭到高潮的时候,四列队伍则变幻成一个圆型图案,围着一个又像唱歌又像唱戏的人打转转。演唱者手拿扇子都是唱些拜年话:“打起鼓来敲起锣,诸位乡亲听我说。五谷丰登今年好,明年再唱丰收歌……”唱一句,锣鼓伴奏就响起来一次,热烈中透着欢快。“唱一番来又一番,接接连连唱不完,先祝平安又如意,再祝你们合家欢……”唱词不一而足,是一种祝愿,更是一种祈盼!</p><p class="ql-block"> 在我小的时候,唐氏家族中有一位被称作才子的唱将,就连“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二人转,他也能成本大套的唱完。什么《包公赔情》《马寡妇开店》《穆桂英指路》等大戏,都是张飞吃豆芽___小菜一碟儿。</p><p class="ql-block"> 咱们村自己家办的大秧歌岂能不请这样的才子出山?据说他的唱词都是自己编的,朗朗上口之余有内涵,有意境。“你看那天空上没有月牙呀,站在此处不知道唱点啥呀?叫一声帅哥打鼓慢点打呀,听我唱上一段那叫《十针扎》呀。”这段珍藏版的《十针扎》被他唱的画面感极强。</p> <p class="ql-block">唱得是王二姐在绣阁望穿秋水,盼望进京赶考六年未归的未婚夫张廷秀早日归来的故事。王二姐香闺寂寞,张廷秀鞍马秋风。为表达对二哥哥的思念,王二姐正给情郎哥绣荷包。正所谓:小小荷包双丝双带飘,妹绣荷包挂在郎的腰。王二姐边绣边深情款款的唱:“一针扎万岁爷的金銮宝殿红墙碧瓦;二针扎二哥哥胸前戴着红花呀;三针扎金榜题名独中头三甲呀;四针扎御赐的尚方宝剑就在手中拿呀;五针扎四方的金印就在胸前挂呀;六针扎六里宴前英雄都把他夸呀;七针扎王府内外吹吹打打呀;八针扎二哥哥身穿蟒袍头戴着乌纱呀;九针扎衣锦还乡喜鹊叫喳喳呀;十针扎二哥哥回来呀请你们喝喜茶呀”。老腔老调,韵味十足。原汁原味,余音绕梁。一段唱,堪称经典。一份情,刻骨铭心。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一种回忆,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悠悠秧歌调,朗朗山河美。</p><p class="ql-block"> 秧歌扭出了年味,雪花飘来了吉祥。秧歌一般离离拉拉持续到正月十五。从正月初二开始,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合家团圆的时候;是走亲戚拜年,举杯共饮的时候;也是劳累了一年的人们玩扑克、打麻将放松身心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岁月的河静静的流淌着,眨眼间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来到眼前,这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天,天一擦黑,我们提着灯笼会跟在大人的后面去祖坟,为已故的亲人送灯,寄托着无尽的思念。小时候,将一根整蜡烛分成三、四段,再做成小蜡烛,在坟前的避风处点亮,烧些纸钱,磕头拜祖,放起爆竹和烟花,祭祀的仪式感庄重而热烈。</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里,爹和娘把平时舍不得扔的锯末子拌上柴油,点燃后用铁锹端着,一小堆儿一小堆儿倒在仓房、猪圈、鸡架、狗窝等处,这些地方都是灯火通明。尤其是从院门口开始,一路全点上小蜡烛灯,一直到房门口。此时乡村的夜晚到处张灯结彩,到处喜气洋洋。</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咱们村里的秧歌队开始闹元宵。扭秧歌的人们都精心准备了好几天,一只手里的扇子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花灯,一只手里的彩绸变成了鲜艳的塑料花。在白雪和红灯笼的映衬下,分外夺目。</p><p class="ql-block"> 锣鼓声声,唢呐含情。花如潮,灯如海,人们跟着秧歌的队伍,看表演者手中的灯上下飞舞:有吉祥如意的荷花灯,有舞姿婆娑的仙女灯,有翩翩欲飞的蝴蝶灯,有色彩鲜艳的孔雀灯……万盏华灯彰国运,一轮明月聚民心。鲤鱼跃龙门灯和凤凰展翅灯排在队伍的最前面,暗含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寄托,期待能有更多乡村的学子跃出农门,展翅飞翔……</p> <p class="ql-block">  “呼啦啦的关东风越吹越猛,滚滚的松江水日夜流不停,憨憨的爹和娘就爱这黑土地呦,火辣辣的那个红高粱说不尽这关东情。”这首歌最能代表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状态,还有淳朴、热烈、奔放、豪迈的性格,在刻苦奋发中创造着红火火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天涯明月春正好,梦里故园情更深。</p><p class="ql-block"> 心怀憧憬的家乡父老,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黑土地上,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征程中,自信满满的奔向更加灿烂的未来!</p>